《风生云起,步步为营,一条坎坷的仕途路》
第14节作者:
过马路的小白 一百多号村民都集在祠堂,哭声响彻云霄。
突然一声尖叫:罗大婶不见了!
干部模样的人指挥所有年轻人分头寻找,赵筱军一惊,也跟着跑了出去。
他们发现罗大婶在水溏里拼命挣扎,大家手忙脚乱地把她捞起来,罗大婶拼命地赖着不想来,一问:她要自杀,没脸活人。
罗大婶是刚才坐在地哭喊的农妇。
这时,赵筱军拉住一位年轻村民问:“这是怎么回事?”
年轻村民眼泪还在眼眶里把转,气愤地说:“这个不脸的,让她去死了算了,把我们的村支书给害死了,她自己来想活。”
赵筱军不解地问:“牺牲的是你们村支书,村支书是怎么牺牲的?”
年轻村民哭着指着自己的胸膛,加重了口音说:“是我们的好支书,是贴心的那种支书!”同时用疑惑的眼神多看了赵筱军一眼。
干部模样的人把所有的妇女集起来,命令式地叫大家晚不要休息,为了安全起见,分成三批:一批寸步不离地看住瘦削身材的少丨妇丨,不能再出现意外;一批寸步不离地看住罗大婶;一批烧热水清洗牺牲的村支书。
所有男村民在祠堂集结待命。
赵筱军走到干部模样的人身边问:“你好,你是镇里的干部吧?”
干部模样的人说:“是,我是包村干部李小宁,今天台风太大了,镇里的领导还没有到,你是?”
赵筱军说:“我们是市委宣传部的,我想了解一下这里的情况。”
李小宁握着手,睁大眼睛不可思议地说:“你好,你们是怎么来的?”
赵筱军说:“我们走了一半,车被洪水卡在路,我们两个跑步来过的。”
李小宁说:“难怪,我们镇里的领导到现在还没办法过来呢,你们这样很危险。”
赵筱军说:“这是怎么回事?村支书是怎么牺牲的?”
李小宁满脸悔恨痛心的样,说:“是呀,我都后悔死了,我有责任,我有罪呀,我没有保护好他们,别提了。”眼泪唰唰落了下来,哭不成声。
赵筱军不敢再提什么了,除了伤心悲痛,还是伤心悲痛。
赵筱军想,李小宁是一个好干部,敢于担责,承认错误。
村支书一定是个好人,不然怎么会引起这么大的共鸣?
赵筱军和小缪也在祠堂里度过了人生难忘的夜晚。
第二天早晨,风力小了,但雨量还很大,赵筱军很想知道村支书是怎么牺牲的。
大家忙碌准备村支书的后事,赵筱军来到村口,他拦住一个村民想了解一下情况,可所有的村民都义愤填膺地说:“你去问那个狗娘养的。”他们指的是罗大婶。
赵筱军想,村民的情绪还很激动,现在是问不到什么东西了。
在这当儿,几个干部模样的年男子从村口匆匆忙忙走过来,根据职业敏感,赵筱军知道这应该是市里、镇里的领导。
李小宁带领着村干部快步迎了去,领着他们走进了村委办公楼会议室。赵筱军和小缪跟在后面走进会议室。
他们基本是流着泪在汇报。
听着听着,赵筱军也落下了滚烫地泪水。
赵筱军猛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
第十五章生命的一推
赵筱军心里一惊,女一号怎么这么快也来了?
许日晴边说话边从会议室外面走进来,另外还有两个人陪同她一起进来,一个是都京市委宣传部常委副部长陈恩惠,一个是都京市委宣传部报道组组长阮增勇,他们两个赵筱军都认识。
坐在会议室间的体态微胖男子先站了起来,跟许日晴握手问好:“许组长,你好!”
许日晴说:“王副市长好。”
坐在边的镇丨党丨委书记薛祖明也站了起来,跟许日晴打招呼。
许日晴用眼睛扫了所有人一眼,发现赵筱军坐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全身还有淋湿的痕迹,眼睛红肿,头发凌乱。许日晴眼里放出了认可的目光,并用一种怜意的眼神认真地看了看他。
坐下来后,大家继续听李小宁的情况汇报。
李小宁说:“发生这个事故,我有一定的责任,我挂钩三个村,本来想,西点村有罗海书记在,我很放心,他是一个非常负责的书记,没想到事故发生在他身。昨天午1点多,我正在外壳村组织群众转移。台风带来的倾盆大雨下个不停,雨量非常大。西点村里排涝系统堵塞,低洼地带全部被水淹没,罗书记带领村党员干部进行排查时,发现罗大婶还在自家的猪圈里,她正在驱赶快要被水淹死的母猪,母猪是她的命根子,她家全靠这头母猪生崽卖钱生活。所以,罗大婶不顾生命危险去赶这个母猪,母猪像是被惊吓似的一动不动,是不从猪圈里出来。被洪水冲荡的猪圈土墙摇摇欲坠,随时可能会倒塌,罗大婶没有发现危险在眼前。
罗书记排查过程正好路过发现这一险情,说是迟那是快,罗书记健步如飞冲过去大咆一声:“危险!”纵身跳起,用尽全力把罗大婶推开。同时,“砰”一声巨响土墙倒塌了,只见罗书记和母猪被压在土墙下,罗大婶安然无恙。现场的党员干部以及赶过来的所有村民用工具扒去水的泥土抢救罗书记,可是已经晚了,罗书记已经没有生命体征,牺牲了。”
李小宁汇报完,一直在哭泣。
赵筱军听完汇报,心灵深处有一个东西被拨弄着,震颤着,敲击着。新时期,一位普通的基层***员,关键时刻挺身而出,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毫不犹豫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自己却永远的倒下了,这是什么精神,这是……
罗书记这种死而后已的精神不是一蹴而的,而是长期锤炼的结果。
于是,赵筱军亮出自己的身份,对村民进行深度采访。
采访,所有的村民都是流着泪水接受采访的,他们失去了一位心目的好书记。
罗书记为村民办好事、办实事历历在目,心甘情愿为村里当着“大管家”,修村公路,建民房,解决村民干净自来水,帮助村民种植、养殖等等,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有事找罗书记,成了村民的一句口头语。
老人罗义干得了急病,昏迷不醒,罗义干家里人马跑去找罗书记,罗书记两话没说,领着罗义干的家里人,背罗义干连夜送往医院。
村民罗营历养了几千只鸭子患了禽流感,当他把药买回家时,却傻眼了,谁都不知道怎么给鸭子打针,有事找罗书记,罗书记二话没说,跟罗营历一起边琢磨边手干起兽医的活,三天没停没歇给鸭子打完了针。
72岁的罗卫忠老泪纵横地说:“我的孩子都在外地,罗书记的电话号码是我打的最多的,有事都找罗书记,现在罗书记走了,我怎么办?罗书记的电话号码我是永远都不会删除的,想再听听他的声音。”
罗书记你走了,明年春运,谁去接送返乡的村民啊?村民的劳保谁帮助交呀?到了交水电费的时间,谁帮大家去乡里办呀?村里的孩子们还不知道,多少个下雨天都去接送他们的罗书记,他们再也见不到了!
罗书记,那么多你曾经关心、帮助过的乡亲呐,都舍不得你走……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