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生云起,步步为营,一条坎坷的仕途路》
第13节

作者: 过马路的小白
收藏本书TXT下载

  接下来,赵筱军计划带着孙春梅利用了四天时间到转变机关效能做得较好的县(市、区)跑一遍,为写系列报道准备第一手资料。
  可是,计划不如变化快,刚跟孙春梅跑了两个县,市里通知组织环保世纪行活动,活动5天时间,作为新闻报道记者要全程参加。
  第一天,由市分管领导、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在人民广场开始全民参与的主题活动,市分管领导作一个动员讲话,在主要公园广场制作宣传图版,在主要路口分发宣传单,电视台全天侯进行环保世纪行活动的宣传。
  第二天,进行环境大清除,动员驻江部队、机关、学校、工厂等单位对公共场所、护城河等处进行卫生清理。

  第三天,走进千家万户,动员社区广大群众行动起来,对房前屋后进行大扫除,对张贴的小广告牛皮癣、交通护栏等进行清洗,共同保护自己的家园。
  后面两天,由有关部门参加的实地调研活动,主要是找问题,进行整改。
  让赵筱军没有想到的是,张景丽也参加了实地调研活动,赵筱军一看调研计划内容,有一项是现场查看护城河河床生态环境的状况。转头一想,噢,她现在是河道管理科科长,理应参加这项活动。
  到了护城河,张景丽成为主角,对参加调研的领导和相关部门领导的问话她是了如指掌,并做到随声附和。对如何时保护河道,制止乱采沙、乱堆放、乱排放,讲得头头是道,领导听后非常满意。
  赵筱军作为随行记者,站得远远的看到这情景,心里在想,以前从来没有听到她讲过一句工作的话,今天看起来,她的业务很精,态度谦恭,呈现出不一样的面具。但她为什么对家庭、对我这样不负责任,赵筱军越来越感觉不认识她,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了十几年,对这个女人真的很陌生很陌生。她的全部心思难道都放在工作?那怎么还会跟别的男人开房呢?这又怎么解释?一个大大的问号立在心里面。

  紧接着,台风季节到了,据省气象局报道,今年是台风最多的一年,每年的这个季节,赵筱军都要到现场进行采访报道,把干部群众在一线抢险救灾真实情况、精神面貌展现出来。

  今年的7号台风登陆以后,表现出了史无前例的强悍和遒劲,到达南江境内后,风力不减,并挟带大量雨水。领导高度重视,全部精力压到一线,台风来临前,赵筱军下到乡村报道真实情况,各地所有力量都在组织低洼地带群众转移、水库堤坝除险、物资转移等。
  突然,赵筱军接到许日晴一个电话,问:“你在哪里?”
  她这个时间段打电话过来,一定有急事!
  第十四章为英雄落泪
  由于前一段时间赵筱军良好的表现,许日晴对他放松了几分,赵筱军原形毕露地现出了原来的淘气本色,在电话调皮地说:“报告我们伟大的女一号,我脚下踩在丽都县马蜂乡来越村土地,正在跟县、乡领导一起,组织疏散群众,这边的风大雨量大,你有什么指示?”
  许日晴说:“你现在赶到都京市洋坑镇西点村采访,有紧急情况,市里报告说,西点村一位……”由于风大雨水声音大,电话信号不是很好,赵筱军只听到洋坑镇西点村有紧急情况,后面说什么没有听清,电话信号断了。

  由于台风采访的点多,这次孙春梅没有跟着赵筱军,她到另外一个点去了。
  天空下着倾盆大雨,赵筱军开着采访车能见度只有十米以内,雨刮器起不了什么效果,车速特慢,到达都京市已经下午5点了。
  来到都京市委宣传部报道组,一问,他们暂时没有收到洋坑镇西点村有什么情况,打许日晴的电话一直是忙音,赵筱军想,许日晴怎么得到这个情况的?
  赵筱军叫报道员小缪直扑洋坑镇。
  7点多钟,洋坑镇办公楼灯火通明,大部分人员到点去了,剩下的都是留守人员,镇长王志能坐镇指挥。
  赵筱军对王镇长说明情况后,王镇长心情沉重地说:“西点村支部书记为了抢救群众,壮烈牺牲了。”说完,眼泪同时掉了下来。
  赵筱军心里一沉,职业的习惯让他很想早点赶到现场,顾不吃晚饭,抓了两块面包,坐车前往西点村。
  因为路况不熟,镇里到村里的机耕路窄小,王镇长派了一个驾驶员同去。
  到了一处低洼地带时,洪水把路淹没了,两边的水稻全部被淹,变成一片**,驾驶员转头问赵筱军:“前面水淹太深了,可能没办法强行通过,怎办?”
  赵筱军问:“到西点村还有多远?”

  驾驶员说:“还有五公里。”
  赵筱军下命令似的:“强行通过!”
  驾驶员持怀疑态度说:“万一车到路间熄火了,怎么办?”
  赵筱军想,是呀,万一熄火了,卡在路间,前进不了,倒退不行,那糟了。
  雨量一点也没有减。
  报道员小缪说:“我们走路过去吧。”

  赵筱军想,走路倒没有关系,人肯定会淋湿,风大雨大,怕摄影设备淋湿掉,赵筱军平时像爱护自己的眼泪一样爱护这套设备。
  赵筱军问驾驶员:“这条路直通西点村吧?还有叉路口吗?”
  驾驶员说:“没有。”
  驾驶员话刚落,赵筱军开着车门,边冲出去边说:“我先去,你们雨量小了再过来。”小缪也跟着冲了出去。

  赵筱军把摄影设备丢在车,拉着小缪深一脚浅一脚趟过了低洼地带,全身湿透往西点村方向跑去。
  赵筱军赶到西点村时,已经到了深夜11点了,很多人往同一方向来回跑,赵筱军随着人流来到现场,现场哭声、噪杂声、风声雨水声混成一片,所有的人全部泡在雨水,一个干部模样的人在指挥着,大家七手八脚捞起倒在泥水的村支书。
  赵筱军挤了进去,只见一位五十岁左右的农妇坐在水里,哭天喊地咆哮着:“大兄弟,是我害了你,该死的人是我,你不能走,我造孽呀,我悔呀,我痛呀,不要呀,天哪!”
  赵筱军拉着边一位流泪跺脚的年村民问:“怎么会这样?”
  年村民用手一拨,不理赵筱军,继续流泪跺脚。
  可能是受到感染,赵筱军眼泪也在眼眶里打着滚。
  一位年轻男子指着坐在地哭喊的农妇伤心欲绝地骂道:“你是人吗,还我们的村支书,雨这么大,水这么深,你还顾忌那头猪,该死的是你,该死的是那头猪。”年轻男子骂着还不解恨,突然用脚踢向哭喊的农妇。赵筱军急忙抱住年轻男子,怕他有进一步的极端过急行为。
  今天每位村民情绪都很激动,这么大的风雨,雨具起不了作用,所有的人都变成了落汤鸡。
  大家把泥水的村支书抬到了祠堂里,村支书已经没有生命体征,脸部被硬物砸得变了形,手脚被水浸泡肿大,两眼是睁着的。
  赵筱军站在村支书遗体边,发自内心地落下热泪。
  边站着一个瘦削身材的三十岁左右的少丨妇丨,眼泪哗哗地直流,没有哭声,大家都对她说着安慰体贴的话,引起了赵筱军的注意,心想,这位少丨妇丨应该是村支书的家属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