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的故事——在悖论中前行》
第47节

作者: 江湖小片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8-27 09:32:23
  第四十四回:电子也可以是个波
  对于玻尔量子化轨道的理论,布里渊在1922年提出了一个新观点:原子核周围的以太会因电子的震动产生一种波,产生后的波互相干涉,只有在电子轨道半径适当时才能形成环绕原子核的驻波,因而轨道半径是量子化的,如果是这样,电子跃迁后,就不用别人告诉它该待在哪儿、该以什么速度运动了,更为关键的是不必担心电子因运动而辐射能量了(驻波没有能量损失)。
  新理论总是令人耳目一新,只是以太存在的观点太过腐旧。1905年爱因斯坦用相对论解决了光速不变的问题,以太这尊大神已经被无情地请出了物理学界,请神容易送神,送走了想请回来难上加难,所以布里渊的理论并没有火起来。然而年轻的法国人德布罗意(de Broglie,1892—1987)就在机缘巧合下看了一眼,却改变了电子的一生.
  1892年,德布罗意生于一个老牌的贵族家庭。往上倒腾,他的先祖就被法国路易十四封为公爵,由长子世袭罔替(欧洲一夫一妻制,没有嫡庶之分,所以没有嫡长子一说,只有合法和私生的区别)。公爵大约和清朝的铁帽子王差不多。第一代公爵又因战功赫赫,被神圣罗马帝国册封为亲王,而且家里每个人都有份,传到他的兄长是第六代,1960年兄长逝世后,传给了个他,所以他是“王七代”。虽说家族显赫,但是他却没有一点的傲气,很平易近人,据说一生从未与人红过脸。

  似乎他这辈子注定要对“波”结缘,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他在无线电部门服役了6年,对电磁波研究颇深,他的哥哥是一位实验物理学家,拥有私人的实验室,实验室装备精良,有事没事德布罗意就在此做实验,研究一下偶像爱因斯坦的学说。当他发现他爱上了物理学时,毅然决然的放弃了他心爱的历史学。
  大约从1922年起,德布罗意就萌生了既然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为什么不能将电子也看成是个波呢?只是一时间没有什么突破性的进展。1923年,德布罗意在攻读博士学位,正在准备论文时,他曾和布里渊探讨过,布里渊告诉他曾经的想法,他觉得也许布里渊说的对,只是再也不能提到“以太”,否则就太OUT了。既然没有了以太,那么驻波从哪儿来呢?他认为只能将波动赋予到电子运动本身,但是电子怎么才能成为一个波呢?

  从1922的萌芽到1923年的孵化,1924年德布罗意终于将相波的理论发表在博士的论文里,一举奠定了量子波动力学的基础。
  还在为推翻自己“能量子”而奋斗的普朗克看到德布罗意的论文后,表示对这位“90后”(1890后)失望之极,现在的年轻人一言不合就上天,要和太阳肩并肩,想当初老一辈是多么的谨小慎微啊.
  而德布罗意的老师郎之万(Langevin,1872—1946)对此不置可否,他把论文寄给爱因斯坦看,让爱因斯坦点评点评。爱因斯坦向来对物理学的对称性满怀信息,光可以是粒子,那么粒子也就可以是波,所以爱因斯坦却对德布罗意的想法赞不绝口,并称德布罗意“揭开了大幕的一角”。
  正所谓人微则言轻,人重则吐沫也能砸个坑。爱因斯坦的赞许让人们纷纷抛开偏见去看待德布罗意的论文时,发现别有洞天。1929年,德布罗意凭借着博士毕业论文获得诺贝尔奖,这是诺贝尔奖历史上十分罕见的。坊间一直有很多传闻,说他的论文东拼西凑,整个论文才写了一页纸,而“相波”的概念也不过是瞎猫碰到了死耗子,外加上贵族身份,很多人认为他获得诺奖水分太多。究其原因,可能是1922年德布罗意为物质波写了的三篇论文加起来才十页有关吧。实际上,德布罗意阐述相波的概念,写了不少的论文,第一篇毕业论文就长达100多页。

  在当时,认为相波概念是哗众取宠的诽谤者极有可能是出于羡慕嫉妒恨,就像哥伦布歪打正着地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当时也有很多人不以为然,在一次晚宴上,哥伦布清了清嗓门问道:“谁能把我手里的鸡蛋立起来?”众人哑口无言,只见哥伦布把蛋一头的壳敲碎立在桌子上,然后说:“我知道现在谁都会了,但我是第一个。”
  是的,第一很重要。常言道:风儿大了猪都能飞起来。却不知,第一个飞起来的猪才有可能是天蓬元帅,而后面飞起的猪,只能还是猪。
  日期:2017-08-28 17:04:21
  第四十五回:一个鬼魅的实验
  一直以来干涉与衍射现象是波动的专属,这个从牛顿时代就定下来的调调,却让德布罗意改变了,他预言也可以从微粒的角度去解释。如果将小孔的开的和相波的波长一样,那么微粒通过也可以发生干涉与衍射现象。

  1921年,美国物理学家戴维逊(Davisson)和孔斯曼(Kunsman)用电子轰击金属镍,电子从镍上返回时,会呈两个角度分布。那时还没有人将其和波联系起来,所以他们认为可能是原子中有电子壳存在。
  后来他们从玻恩的口中知道了德布罗意的相波概念。1925年戴维逊和革末 (Germer)重新做了实验,在观测屏上呈现了牛顿环一样的图案,这说明电子也具有波动性。
  两年后,著名物理学家老汤姆逊(电子发现者)的儿子小汤姆逊(Thomson,1892—1975)在剑桥也做了同样的实验,并记录和计算的电子的行为,成功地证明了德布罗意波的存在,更成功地证实了德布罗意波的波长,也就证实了电子和光一样具有波粒二象性。
  回头看看光的波粒战争,起先光被认为是种微粒、其后被认为是波、后来又被认为是微粒,到了19世纪初期,托马斯杨和菲涅尔等人的努力再一次改变了人类的“偏见”,最后由爱因斯坦等人证实了光具有二象性。但是电子与光不一样,光从开始就具备猜测的性质,而电子从进入人类视野的那一刻起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粒子,理由很简单,当人类发现它时它,它就是躺在老汤姆逊的显示屏上的:

  (图1)
  电子束打到屏幕上,呈随机分布状态,没有任何理由让人类不相信它是一个个粒子。然而在屏幕前面加入一个光栅的话,情况就不一样了:
  (图2)
  很明显发生了双缝干涉现象,没有任何理由让人类不相信它是一个波。然而更为蹊跷鬼魅的事情发生了:
  改变电子发生装置,让电子一个个地通过双缝,单个电子会随机的出现在屏幕的某一个位置;这时再释放第二个电子,它也以某种概率分布在屏幕上,依次释放下去,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屏幕应该和图1差不多,只是每条缝后面的电子要多一些,周围的要少一些罢了。

  可是出了意外,当很多这样的单电子通过双缝时,最终的结局与电子束通过时一样,发生了干涉。但是前后电子不可能发生干涉,也就是说,单个电子发生了自我干涉。
  如果电子是个波,自我干涉很容易理解,但到达屏幕时,怎么突然“探索”成一个点呢?如果电子是微粒,又怎能同时通过双逢而发生自我干涉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