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的100位重庆人。。。(长期忆写中)》
第1节

作者: 王老大哥2012V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12-22 11:42:51
  六十多年的人生与重庆,脑海里一直蕴藏着许多的人与事;
  回忆,并不一定是轻松愉悦的平静感觉,却似乎又是一种义不容辞的淡定责任。
  或许,回忆即反省。

  军人生涯12年,国企钟表厂16载,民营宗申的14个春秋;
  退休而厮守在“天涯重庆”的论坛上,竟然也有五个年头了。
  仅仅是说起知道见面能认识的那些曾经的同事、朋友、战友,乃至亲戚熟人们,男女老少,肯定能有数百人之多;
  然而,能有深刻印象似乎终生不会忘却且可用笔墨来记忆记录的那些人们,要聚齐一百位,绝非易事;
  到底是用一百个文字章节来素描简写那些忆起的人物,或是将关于一百个重庆人的忆写融汇在一定数量的章节中,我既不清楚也无把握;

  另外,在天涯论坛这个平台上写就这样另类的工程帖子,会持续到何年何时而最终完成,我同样是心中无数的,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了;
  当然,我能肯定的一点则是,我所认识的这一百位人,都是重庆人,都还生活、打拼在我们共同的这个城市里;
  唯一的例外,是这个帖子最开头所要叙述的这位与我同龄的重庆人,他已不幸地离开人世近两年了;
  他是我最知已的朋友及战友,我有一种莫大的人生悲情要来追忆他,这个有质量的章节会较长,我会把它分成数十个小段来发布;
  侧隐之心,希望网友们能有些耐心,给逝者一份应有的尊重。
  在最初的几个人物章节中,我会用上他们的真实姓名,余后的则只是用上他们的姓而已;
  既然我公开地叙述了对100位重庆人的记忆,我自然会尽量把握好一定的涉及隐私的尺度,并且我承诺文责自负,不会让重庆天涯受到什么牵连的。

  日期:2017-12-22 11:58:16
  朋友,一去不复返……。
  (1)
  2016年1月15日凌晨;
  那天,我这辈子最知心的知己朋友战友聂尊贤,在与胃癌病魔挣扎较量整整一年后,于重医一院不幸离世,享年仅62岁……。

  噩耗传来,我已淡定;
  我比他大一岁,一天半前也就是他与我同一生日的这天,我去重医病房里与他见了最后一面,也记住了他最后对我的最简短的两点人生感慨及嘱托……。
  这辈子这些年来最震撼我心灵的亲人朋友的生离死别有两次;
  一是2012年年中,我的85岁老父亲勤劳俭朴一生后,因心脏心力的衰竭猝然去世在自家的家门口;
  其二就是这位与我同为两家兄弟姊妹之老大的同辈知已了;

  2015年年初的那天,他在回应我妻子关于提供给他的一种治胃病的中药方子的疗效的手机通话中,异常平静地说道,他已得了胃癌了,那药方用不上了;
  妻子顿时无语失色;
  一旁的我,则砰然一惊立身,当头一棒的懵感觉:
  一个人的整个世界,即将轰然倒塌!
  “生死之外,皆是闲事”,……。
  日期:2017-12-22 13:59:16
  (2)
  生命止于62岁的聂,本有一个让人称道且能自豪的职业事业生涯;
  2013年1月刚从重庆市国土局下属的重庆土地房屋勘测设计院以书记、院长、顾问的处级及副厅级干部身份退休的他,后来又成为了江北观音桥一家小型测量事务公司的三个合伙人之一;
  这正应了他这个勘测院创始人,在自己的六十岁生日聚会上,向来宾们致辞时所提及到的那段意气风发的话:
  “当兵五年搞的是测绘;
  回到重庆桂花园的国家测绘总局川测二队干了十二年仍是搞的测绘;
  1987年调入新成立的重庆国土局至退休还是在搞测绘;

  而今退休了,仍然是要搞测绘。”
  身高1米75的聂,一副帅气沉稳的瘦削面孔,一贯是少言少语而敏捷行事的风格;
  二十多年来,他一直领导着最早创建的土地测量大队及后改名的勘测院(含其下属的一个“房地产测量事务所”)这个三百来人的半事业单位;
  一路见证了市国土局,在重庆这个中国最捉摸不定的大城市大农村的种种开拓运作;

  历经了重庆各种商品房从无到有的每一幢;
  尝识了房价从一平米数百元至数千元数万元的起起落落……。
  日期:2017-12-22 19:26:29
  (3)
  在聂最后一次住院的那两个月里,局里院里的那些领导及朋友同事,以及重庆测绘行业的那些相关人士,络绎不绝地来看望过他;
  桂花园那个有着二百来人的国家测绘总局驻渝测量队,凡是老资格的员工也都来了;
  而年青时一同在成都军区测绘大队当兵一同在西藏高原野外作业数年的那些重庆籍战友,则主要是由我来安排通告其中的那些主要者,让他们陆续赶来见了聂的最后一面。
  其实,聂当兵时真实的年龄是还差一月满16岁,其父母亲故意将其年龄报大了一岁,乃至他几十年后退休时实际上只有59岁。
  然而,在一帮战友朋友中,面对以聂为中心所形成的甚密交往几十年最要好的两个四人帮朋友圈,我却一直有一种别样的惆怅感慨;
  在桂花园测量队所形成的那个四人帮,那三人都是当兵晚一年于聂及我的知青兵;
  我郁闷不解的是,他们三人在得知聂患上胃癌后的整整一年里,竟然只去看望了一两次而已,远不及聂未病之前那些年份他们的来往次数多。

  当年从大坪总后渝办一同当兵时,我与聂赵苏三人自然地形成了一个朋友四人帮,并且我比他们三人都要大一岁。
  我们四人的父母亲都是部队职工,住家在一个大院里亦算是邻居了。
  然而,世事难料,人生命运莫测;
  当我们四人都达到60岁的退休光景后,已是三种截然不同的际遇,这颇让人有些淡泊惆怅……。

  日期:2017-12-23 11:52:13
  (4)
  聂的断然离世让人万分遗憾无比。
  矮个且已秃顶的苏,从2004年就从土地房屋勘测院内退出来做测量生意;
  十多年来,虽曾风光过,至今却是一只有百余万元业务款没收回来,而他则欠了各种的私人及银行款项高达二百余万元的串串老赖破产小商人;
  聂患绝症的这一整年里,苏仍在忙碌着他的那些所谓生意,竟然只是去匆匆地看望了聂一两次而已;

  并且,最为可恨的是他在多年前借了聂的二万元钱,等到聂在病床上电话催问时,他居然还是拖着;
  直到我与赵两次逼上门严厉教训了他一番后,离了婚的他才通过与他同丨居丨的小他17岁的那个女人借来钱还了这债;
  至于他多年前欠我及赵各自的几万元钱至今也没还完还清。
  聂是有恩于苏的;
  1975年初,聂当兵五年回到重庆桂花园那个测量队站稳脚跟后,第二年苏亦复员追随聂也来到了测量队。
  八十年代中期,当聂调入国土局继而又组建起土地测量大队时,并无业务真本事的苏,则又投机性跟随聂,进入了国土局的公务员序列里,从此在这个红火的行业里为自己挣下了一个铁饭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