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多利亚也会经常讲起她的过去,十几岁时曾经在美国上过学,但是却没能留在美国。第一任老公去世,然后再婚,现在有三个女儿,很难想象如果当时她留在了美国,生活会是怎样,在美国就算是吃低保总比在尼日利亚这个国家强吧。只是那时她还小一是不懂选择,二是可能也是没有的选择。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估计婴儿肥的维多利亚会打着滚哭闹着也要求留在美国读书,当她老爸捧着维多利亚泪流满面的小胖脸用坚定的目光直视她的眼睛说:大闺女,乖,跟我回我们伟大的尼日利亚帝国,国家需要你,孩子!估计维多利亚会回他一句,去你的尼日利亚。维多利亚生性有些高傲,总是认为自己高公司的其他黑人一等,也确实,她是公司的老员工,我们对她也是另眼相看。这也造成她总是不分缘由要为黑人争取一些利益,也许在她的脑海里自己已经化身为黑人员工利益的代言人,让很多中国员工对她处理事情的不能中立的立场颇有微词。司机阿布都就是维多利亚的忠实粉丝加马屁虫,为维多利亚接孩子,为她买东西,为她那啥,为她洗车,而且洗的非常的干净。那天我看见这个马屁虫又在为维多利亚洗车,外面都清洗的很干净了,也许是发现驾驶室还有点灰尘,于是用一个毛刷很仔细的在清洁维多利亚的车,我看了他很久,也许是太过专心了,他并没有看到我在观察他,小小个子的阿布都坐在驾驶位上,趴着身子,黑黑的小手,拈着一个毛刷很认真的驱赶着仪表板缝隙里的粉尘,那么的专心,那么的心无旁骛,认真的小黑真美!以至于我看了他有五分钟,竟然没有抬脸看我一眼,问:你瞅啥!我心里就想,这些小黑干自己的活时很认真,为啥一干公司的工作时,就尼玛马虎的不行不行的了呢?!
日期:2017-11-08 03:11:22
尼日利亚的味道
人对于外界事物的直观感受,除了视觉上和听觉上的,就是嗅觉和味觉了。对于旅居尼日利亚的中国人,没有几个人喜欢吃尼日利亚food,如果究其原因大概是中国人的胃比较的挑剔,最爱的还是中国菜。我记得看过一篇文章,意思是思乡之情,无外乎尝一口久违了的味道,估计作者也是一枚吃货。
如何形容尼日利亚food呢?简单、质朴,无论是在阿布贾还是拉各斯,想品尝一下当地的风味,进入到他们的餐厅,除了牛排、沙拉、等西餐以外,尼日利亚本帮菜永远是那么几样,pepper soup,suya,还有一种叫不上名字用鱼做的一道菜。和我们国家的饮食文化那简直就没得比,尼日利亚菜相当于幼儿园水平,我们大中华菜系都研究生毕业了,绝对不是一个等级
pepper soup 直译就是辣椒汤,里面有羊肉和辣椒掺杂着其他的香料,我唯一的感觉就是太他妈辣了,如果用当地的一种饼混着这种汤一起吃,感觉还可以。有一次我请老Y去吃饭,来到一个黎巴嫩人开的餐厅,老Y一口气吃了两碗这个东东,一头的汗水大呼过瘾。我却是浅尝则止,太辣了,胃有些受不了。
suya就是烧烤,烤鸡翅膀,烤牛肉,烤鱼肉的统称。如果非要和中国的撸串比,除了食材上占据小小优势以外,剩下的不值一提。但是也有例外,就在原来我们租住别墅的附近,有一个小黑烤的羊肉,鲜嫩可口。一个切开的油桶(200升的那种),拦腰截断下面是燃烧的木柴,上面一张铁丝网,铁丝网上覆着一种类似于牛皮纸的东西,烤熟的羊肉就摆在上面,油汪汪的,冒着香气,当然旁边少不了飞舞着的几只嘴馋苍蝇。这个小黑烤的羊肉,一大特点就是嫩,羊肉咬在嘴里,羊肉的香味,伴随着咀嚼渗入口腔,那叫一个香。所以有段时间我们经常光顾他的小摊,买上刚刚烤出来,滚烫的羊肉,吃的是唇齿留香,而且尼日利亚的羊肉,有个优点没有膻味。不像有的小黑烤出来的羊肉,黑乎乎干巴巴的,一看就没有食欲。不过唯一的缺点就是卫生状况堪忧,先不要说不停飞舞的苍蝇,光看这烤羊肉上偶尔出现的羊毛,就让人怀疑这样肉有没有被洗过。我又是一个肠胃适应能力不是很强的一个人,经常是今天吃了,第二天就会泄泄不停。关于这个羊肉,我们还发明了一种吃法,就是买上一种薄饼,卷上羊肉和生菜,也可以浇上一些沙拉酱,味道也非常的好,又香还不油腻。只是拉肚子多了,就想戒了算了,口腹之欲相比于健康,还是健康重要。
上个星期天,大家又开始怀念起这家的烤羊肉来,经不起味道的诱惑,买了几千奈拉的回来。由于去的比较晚了,只剩下最肥的一块了,仍旧买了回来。这羊肉虽然比较肥,但是却香糯可口,肥而不腻,于是乎大块吃肉,大口喝酒,好不过瘾。
第二天,果不其然泄泄不停,唉。
日期:2017-11-08 04:04:16
有一次去从阿布贾去拉各斯,定的机票正好赶上午饭的点。本以为早餐吃的多,忍忍到拉各斯再吃算了,没成想飞机晚点了,飞机晚点在尼日利亚很正常。我还试过一次都登机了,又被赶下来,因为乘客太少,和下一班的乘客一起二次登机,由于有些票的座位是重的,所以只要有空位座就是了,突然让我有了一种早年在国内赶大巴车的感觉。
肚子空了,胃开始抗议,候机大厅的尽头有一家小小的快餐厅,我点了一份炒米饭和两段鱼,一瓶饮料。这份炒米饭,散散的,干干的,略微带点辣味没什么亮点。到是那两块鱼肉,做的比较入滋味,从口感上应该是鲅鱼,味道有点像国内做的熏鱼,鱼肉很新鲜,让人很是惊喜。
总体上说在非洲饮食上还是非常的单调,哪怕是去中餐馆,由于大多是黑人厨师,炒出来菜,总是让人感觉少了些什么。我觉得这就是中国菜的精妙之处,黑人完全照着中国师傅的样子炒出来的菜,竟然会缺少精髓,用料一样,但却没有了你想象中的滋味。
但是在拉各斯有一家香港人开的餐厅,完全按照中国式的酒楼设计。最出名的就是港式早茶,有肠粉,油条,皮蛋瘦肉猪粥,叉烧包,水晶饺,蒸排骨,凤爪等,但是并不是每天供应,只在周日是才有的吃,而且每位7000奈拉的消费,也着实不低。这家的港式早茶却做的味道一流正宗,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办到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