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洲人胆大包天的故事》
第30节

作者: 李百万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从那时观众开始认为《新闻联播》不再是大而化之的代名词,也开始关注百姓身边的小事情。
  宏大的叙事和碎碎念的社会新闻并举。
  它不仅宣传着国家的声音,并传播着天下大小事。
  外交,访问,国事会议以及视察活动,思想教育短片,国内各领域的进步,人民大众的精神面貌,神州大地的风采,国际新闻,体育新闻的简讯。
  那时候才开始真正成为信息量大、报道面广、形声并茂的重要新闻舆论心。让观众看完新闻能及时了解天下大事。
  看了一会新闻,李均感觉现在的新闻太无味了,索性关了电视准备早点睡觉。
  房东家里很多东西都是现成的。
  洗漱之后。
  李均再次摸了摸包里的国库券,还在,心里踏实了下,再床。
  这天他睡得很早。

  梦里,他梦到了自己的老婆王瑶。
  那个是他整个世界的女人。
  他对她有着很深的执念。
  像是对着财富同样的执念。

  梦里他们相濡以沫。
  幸福美好……
  第二天,李均不太愿意醒来,他在梦里和王瑶缠绵让他更多地体会那温馨时刻。
  然后再不知觉的情况下二次梦-遗了。
  李均醒来,发现自己裤裆湿了一地,真是无语啊,这十七八岁的身体,还真是……老男人有点脸红爬起来,换掉。
  老年人的心,荷尔蒙的身体,他没控制住。
  “王瑶,王瑶,老婆,我在沪海赚钱了,我去找你”一个昔日宠妻狂魔的老男人在心里呐喊。
  将国库券用衣服包好放在包里。
  李均锁出租房,踏魔都沪海之旅。
  再次在路边叫了一辆菲亚特桑塔纳出租车。
  “师傅,去安澜码头,今天我船。”
  “好嘞!”
  繁华的码头,依旧是人头攒动。
  无数的人为一张船票排队,为一张软席,硬席票争破头皮地排队插队。
  温洲到魔都那艘民主轮船二号船正在码头矗立着,这里是那样的欣欣向荣和热闹。

  但是李均却是想到了后世,在2016年这个繁华的海运公司温海破产了,这个曾经几乎与华夏国同龄的温洲本土国有航运企业,在经历过辉煌之后,最终迈入历史。
  码头变成了道路的一部分。
  温洲老一辈的人们只能矗立江边,凭栏凝思之际耳畔仿佛又飘来当年客轮离岗发出的“呜——”长长的轮船汽笛声。
  他们喃喃道:以前我们去魔都沪海的那艘船,咱温洲人可是为了买票几乎要挤破头皮。
  没有火车的温洲,看看现在码头这样大的人流量,是多么的鼎盛,这条航线如今运客是年九十多万人,是全国最繁忙的海黄金航线之一。
  温洲人四处做生意,其他地方坐火车,但是出去回来都只能坐这温沪航线的轮船,到了1990年温洲民航开通,出行方式才开始有了新的选择。

  时代在飞速的发展,温洲人四处闯荡,这些年积累原始资金,这里人后世将会成为华夏闻风丧胆的炒房军团,他们买房如卖葱!
  人山人海的,李均抓紧自己的藏着三万多国库券的包,这么多人,自己这包可不能被扒手扒去了。
  排队经过验票区。
  李均走了民主二号轮船。

  航向他的财富之海。
  轮船的乘务员大声地在说道:“软席票的乘客走一号过道,硬席票的走二号过道,统舱票的走甲板……”
  统舱是能容纳许多乘客的大舱。
  李均是统舱票,从甲板走入船舱,统舱很大,密密麻麻的座位。
  李均找了票标号的座位坐了下来。
  不一会儿,他身边也坐了一个人,来人分的发型,很白的皮肤,他对着李均笑着坐了下来,那个人对着李均笑,像是一个坏人模样,不是说他长得像是坏人,而是他的笑,带着邪气的笑。
  两边嘴角扬,那叫微笑,咧嘴露出牙齿,那叫憨笑,而只是一边嘴角扬的笑,那是不言而喻的坏笑。

  他对自己那么笑干嘛?
  自己又不是女人,因为只有女人才喜欢那种不可言喻的坏笑,猥琐,色“密”“密”的。
  来人在他的左手边的位置坐下来。
  “小兄弟你怎么把包捂得那么紧啊,你是不是身怀巨款呐,你这样可不行,你这样是在此地无银三百两,你这是要给扒手发送信号吗,小心扒手先照顾你哦!”

  李均这才发现,自己确实过度紧张了,不过三万的国库券,在这个时代本是不菲的,他是小心过头了,这个坐在自己身旁的人悄悄地对自己提醒,这让他意识到自己真是过度紧张了。
  对于别人的好心,李均小声地谢谢了一声。
  不过这人,虽然对自己好心好意,但是他的笑,似乎更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对方说要小心扒手,他似乎很像扒手啊!
  李均对扒手更提高了一份警惕之心,不如说是对刚进来坐在自己左手边的这个汉奸发型的男人提高了警惕之心。
  这时候李均右边座位也坐下了一个人。

  李均诧异,又见到一个大佬了。
  温洲这个年代有六百多万人,重生之后,他已经见过资本大鳄黄大伟,他现在在卖眼镜。
  现在这轮船又遇见了温洲的“电器大王”郑源忠。
  这。
  还真是巧了。
  李均作为研究经济学的副教授,当然对温洲经济的一些代表人物是知道的详细,但是面前这个人,说起来跟他还有着渊源。
  李均后世任教于温洲大学,这个老郑可是温洲大学的杰出校友,他曾经接待过他,这个老郑是一个传人物。
  首先他是温洲八大王之一,当年的温洲大八大王平反之后,当年的八大王已经在几年后渐渐复归于平静,这些人短短的一生,有那样大的挫折,对每个人的影响都是深远的。
  八个传人物,只有两位再江山再起了,其他六位吓怕了胆,缩手缩脚,怕够了,都走向了平庸和平凡。
  从人的主观来说,虽然“八大王“每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与自己对挫折的不同的心灵体悟,也由此而选择了自己的另一种人生,这是别人所不能决定的。
  然而,“八大王“的大部分之所以没有在他们原有的事业奋进乃至如日天,其实更大的因素取决于整个社会大气候,他们在1982年都是年富力强的三四十岁,都有一番雄心,而挫折把他们的机会夺走了。因为,当年他们正遭受苦难进,另一些精明的温洲人正开始努力奋进,当“八大王“经过几年的喘息后,那些后来居者已是一帆风顺,直线而,故此,他们当一些人只有选择平凡或走向平凡。

  好歹历史不会忘记他们,人们也不会忘记八大王这些曾经付出勤劳与智慧的先行者!
  面前的人,在他们那一批人多数人泯然众人矣,而他是江山再起的两人之一。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