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远山(成长励志、校园情感,寻出版)》
第24节

作者: 北国长风999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你追问道:“我怎么了,你讲啊。”

  宋歌“嘿嘿”地笑道:“嗨,我这人没脑子,说话前从不知过滤一下的。你别上心啊,没啥儿。”接着,她推说家里有急事,便慌里慌张地出了教室。临走,她把你的笔记本也带走了。
  看着宋歌一路小跑地远了,你心里还在回味着她刚才说过的话。你真的纳闷了,不知宋歌对你的真实评价是什么。若自己就是宋歌所说的那种人,到底是好是坏呢,宋歌又是否喜欢这种人呢。转念一想,你反倒不自在了。自己是怎样的人,碍着别人什么事了,非得叫她评判干什么。
  日期:2017-05-10 09:09:03
  QQ:395431275 邮箱:caohuapeng111@163.com
  【七】(3)
  正这么胡思乱想的时候,教室门被“嘭”地推开,宋歌怀抱着杂志和笔记本又站在了门口上。
  你问:“怎么又回来了?”
  宋歌撅起下巴,朝侯德金的座位上示意道:“刚才忘了说,天冷了,你穿的太少,冻着就不合算了。我爸有件旧大衣,都几年不穿了,放着也是浪费,就给你拿来了。”
  你才明白,那件大衣是送你穿的。甚至你都敢肯定,宋歌是特意跑来送大衣给你的。至于杂志一类的说辞,不过是牵强的借口。你推脱说:“也不冷的,你还是拿回去吧。”

  宋歌挑起眼角上下打量了你一下,说:“是啊,是不冷,就是脸色铁青,跟瓦片一个模样。”
  你笑笑,说:“我是在东北长大的,冬天比这儿冷多了。我都被冻出来了,觉不出有多冷。”
  宋歌嘲笑道:“是嘛,清鼻涕都过黄河了,还嘴硬呐,真是的。”
  你忙用手抹去鼻尖上滴出来的清鼻涕,不再强辩。你抱起桌上的军大衣,要还给门口上的宋歌。

  宋歌见状笑了笑,转身朝外跑去。她还不放心地说:“冒子,那里面还包着录放机呢,小心摔了。你要是强装硬汉不想穿,就是瞧不起我,可别怪我翻脸啊。”
  那件大衣是纯正的军大衣,衣襟里印有暗红色的部队标识,里面果然裹着那台录放机。其实,军大衣并不很旧,除了袖口上有些磨损外,其他地方完好无损,颜色也还新,估计都没过过水。
  你把大衣披在身上,立时感到一丝暖意。你挺放肆地在教室里大摇大摆地走了几个来回,撞得课桌板凳乱响,觉得自己就像电影里的将军一样威风,精、气、神一下子全来了。小的时候,你就特崇拜当公丨安丨的或是解放军,这崇拜的根源,就是来自那身制服的诱惑。你总梦想着有朝一日也能穿上一身制服,过过瘾。没想到,今天竟是宋歌让自己实现了这一心愿。
  那个星期六晚上,你披着那件军大衣,跟着录放机学到了下半夜,也没觉得劳累和困倦。若不是担心第二天上午宋歌要给你补习英语,你肯定不会在听到鸡叫后才睡觉的。

  这个夜晚真好,好得让你久久不能入睡。
  日期:2017-05-10 22:07:27
  QQ:395431275 邮箱:caohuapeng111@163.com
  【八】(1)

  星期天一大早,宿舍里相继回来了几个高三的学生。
  他们不敢像其他年级的学生那么放松,呆在家里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自由自在得要死。高考就如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再有几个月就要准时落下来。自己会不会被斩落尘埃,全靠这点时间了。
  他们一踏进屋门,无一例外地被那件军大衣吸住了眼球,也都不由自主地张口询问军大衣的来处。有俩人还轮流穿上它,在宿舍里转悠了几圈,羡慕得要死。你当然不会说出是宋歌的,就含含糊糊地回说,是借穿的。
  随着校园里返校学生越来越多,你身上这件扎眼的军大衣就吸附上了更多羡慕加嫉妒的眼球。这让你略显狼狈,愈有如芒在背之感,就有些后悔自己轻易接受了宋歌的好意。
  下午,教室里坐了近半的学生,有大半的眼球围着军大衣乱转,只是没人上前追问来历罢了。你觉出,这种情形会有着不妙的前景。

  快到吃晚饭的时候,你惶惶地奔出教室,逃进宿舍。恰好宿舍内空无一人,你将大衣脱下,整齐地叠好,又鬼祟地溜进老周头的屋子。
  相处了这么长时间,你跟老周头的关系一直很融洽。他是个很有趣的慈善老头,一直以“五百年前是一家”的身份待你。
  有一回,是个“胜利大逃亡”的晚上,你从周易的厂里吃完饭后,回到学校。刚到大门口,见老周头的房里还亮着灯,临时起意进去坐坐。老周头还没休息,坐在床沿上听收音机,收音机里正播着刘兰芳的评书《岳飞传》。你也喜欢她的评书,就竖起耳朵听书。
  评书播完了,老周头说:“听刘兰芳的评书,就像喝清凉的山涧水,滋肺润喉,就是单缺了点儿余味。要是在大集上听书,就跟喝浓汤似的,有滋有味,只是不够爽快。”
  你笑问道:“是听收音机里的书好,还是听大集上的书好?”

  老周头想了想,回道:“各有各的味儿吧,就跟你现在似的。是东北那地方好呐,还是远山这地界好,你说说看。”
  你笑笑,不置可否。
  那晚,老周头的谈兴很浓,想是没有了学生的校园寂静如古墓,也让他感受到一份孤单与寂寞。
  他说,他是青岛人,当年响应国家号召支援革命老区,就稀里糊涂地到了远山。那个时候,远山人烟稀少遍野荒凉。来时,远山正缺少教书的先生,他便被收编到这个学校里教书,一教就注定了一辈子的命运,再也没挪过窝,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远山人。虽然儿女们都回到了青岛老家工作生活,老伴也于三年前故去了,他依旧不想离开。退休后,他主动要求看起了大门,一看又是数年之久,到现在也还没有离开的想法。他说,刚来时,他也不喜欢这个地方,荒凉又愚昧。后来,才渐渐喜欢上了这个地方,虽然土地贫瘠,但民风淳朴,人虽愚笨却充满了人情味儿。

  说这些话的时候,老周头不动声色,说出的话就像淌水一样自然而然地流出来。其实,你心里明白,他是有意说给你听的。好像他钻进过你的心肺里,知道你对远山有着难以消除的隔阂与违和感。从那以后,你和老周头的关系也在无形中拉近了许多。从心里讲,老周头渐渐成为你在远山最为信赖的人之一。
  日期:2017-05-12 10:31:19
  QQ:395431275 邮箱:caohuapeng111@163.com
  【八】(2)
  老周头正在听收音机,蜂窝煤炉子上的铝锅热气腾腾,猪肉炖白菜的香气溢满了不大的屋子。

  见你进来,老周头招呼你和他一起吃晚饭。你当然不会吃,谎称已经吃过了。老周头虽有些不信,也未勉强。
  他问你,“不穿上大衣,抱着干啥呀。天这样冷,冻着就不合算了。”
  你说:“这是别人的大衣,让先放在这儿,下晚自习课后就来取。”
  老周头“嗯、嗯”了两声,说:“就放桌子上吧。”他又问你学习上的事,知道你的成绩不够理想,就鼓励你多用功学习。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