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法器》
第49节

作者: 水哥
收藏本书TXT下载
  “好吧,那先回去吧……”
  第二天早六点半,唐晨准时醒了过来。
  而王东旭也打完了太极拳,准备让人去叫唐晨了。
  “王大师,要这么早去吗?”唐晨有点不解地问道,他刚刚洗漱完,看了看时间,还没到七点。
  王东旭解释道:“南(nan)海区离禅(chan)城区还是有点远的,今天又不是周末,要是遇到班高峰塞车更慢了,提早点出发较好……”
  唐晨点了点头,也没说什么,待王东旭换下了功夫装后,穿了一套较休闲的衣服,才招呼唐晨车。
  果然如同王东旭所言,南海市的人醒的非常早,哪怕他们提前了一个多小时,也不过是堪堪才赶到行运楼前。
  停好车后,王东旭和唐晨并排进入了行运楼,当即有服务员过来询问:“先生,请问几个茶位啊?”
  “我们来等人的,不知道他到了没?”
  王东旭也捉摸不透,毕竟张元富一贯喜欢早到。

  恰在此时,王东旭的电话响了。
  “张老板……你到了啊?怎么好意思呢!哦哦,好,我这来!”
  唐晨环顾了一下四周,发现这行运楼古典装饰,阁楼流水,国画古琴,装修典雅。而且来喝早茶的人大多较斯,也不会大声喧哗,环境非常不错。
  “靓女,我们要去xx包厢……”
  “好的,两位先生请跟我来。”
  唐晨点头称赞道:“这里的建筑很有韵味!”
  “那是,看到门前那对石狮没?嘿嘿,南海狮王亲手雕刻的,单单是那对狮子,价值不菲了。这里面的装修,听说是天然老材料,斥资不下两百万。建筑风格,则是传统粤式民居的格式,很多老一辈人都喜欢来这里喝茶。再加地段好,不用半年,他赚回本了。”王东旭也有点感慨地说道。

  “两位先生,是这里了。”
  “好的,多谢你了靓女……”王东旭轻轻地敲了敲包厢的门,然后才扭了一下按钮,走了进去。
  “张老板真是早啊,我们来得迟了!”王东旭见到张元富已经煮好了开水,准备泡茶了,连忙赔笑道。
  张元富微微一笑,说道:“现在还不到八点,王大师你还没迟到,快请坐!咦,这位是你的弟子吧?昨日见了,都忘了请教王大师了……”张元富见唐晨年纪轻轻,也存了以貌取人的心思。

  王东旭怕唐晨不喜,连忙说道:“张老板,我要是收了这样的弟子,做梦都会笑醒啊!不瞒张老板,这位是唐晨唐师傅,别看他年纪轻轻,眼力着实了得!我自认眼力不够,才请唐师傅来相助的。昨天能在青坑村有点发现,还是唐师傅看出来的。说起来丢人啊,我去了青坑村五次,五次都是空手而归。唐师傅只去了一次,发现了好多东西……”
  听到王东旭对唐晨赞不绝口,张元富也收起了轻视的心思,认认真真地打量了一番唐晨,恭恭敬敬地说道:“失礼了唐师傅!”
  唐晨微笑道:“王大师夸大而已,我哪有这般厉害!不过是刚刚出道,王大师给我外公脸面,才这么说的。”
  张元富心念一动,问道:“唐师傅是家传风水?”
  “是啊,唐师傅家承高(gao)州林德大师,是林大师的外孙,一身风水术不同凡响,但制作法器更为精妙,不乏精品。如果张老板有这方面的需求,大可向唐师傅定制,包你满意!”王东旭也懂得投桃报李,帮唐晨张罗起生意来。“张老板,你看看唐师傅胸前那块黑曜石观音,气场内敛,但招财辟邪化煞的功效一点的都不输其他法器。”
  唐晨一愣,他现在才知道,林超送给他的这块挂件居然是黑曜石材质的。要知道黑曜石是佛教制作佛珠和工艺品的宝石之一,在国传统民俗,通常采用黑曜石结合貔貅制成各种饰物和摆件用于佩戴以及安置家用于招财辟邪和镇宅。怪不得这块观音有如此气场,想必是经过了某个高僧开光了。

  佛道殊途,唐晨的引气的手段,大抵接近佛道,也难怪不能为这块黑曜石观音挂件再晋升一个档次,气场都冲突了。
  张元富虽然不懂法器,但他相信王东旭的眼光,再也不拿唐晨当一般年轻人看待了:“唐师傅年纪轻轻,已经有如此本事,果然是后生可畏啊!来来来,喝茶,喝茶,尝尝这正宗的铁观音……”
  王东旭是品茶大家,双手接过茶杯后,抿了一口,细细品味一番,感叹道:“汤色金黄透亮、滋味鲜爽、茶韵芬芳口味醇厚、香气高长纯正、回甘生津,应当是特级观音王了。”他轻轻地放下茶杯,拿起那袋没有标识的茶袋,抖出几片茶叶来看,更是证实了自己的判断:“条索肥壮、匀整重实,砂绿乌油润,错不了!”
  张元富笑了笑,他自然不会说这可是极品观音王,市面可以卖到几千块钱一两。但在他这等富豪眼,几千块钱的东西和几毛钱的东西一样,都是不值钱的。“王大师,唐师傅可知道,‘叹茶’(粤语喝茶的意思)也有段‘古仔’(古仔,粤语故事的意思,讲古是讲故事,相当于北方的说书)?”
  唐晨不熟悉这个,当即摇了摇头。
  张元富来了兴致,也没有急着问他们在青坑村发现了什么,啜了一口茶水,才缓缓地说道:“叹茶,其实源自南海。在清朝咸丰年间,南海出现了一种叫‘一厘馆’的食肆,门口挂着写有‘茶话’二字的木牌,内部设备很简陋,木桌板凳,供应糕点,为客人提供一歇脚叙谈、吃东西的地方。后来‘茶话’改成‘茶居’。‘居’的意思大概是想适合化人或有闲人士的情趣,给他们有个消磨时间的好去处。后来,生意做大之后渐渐改名叫‘茶楼’。但一般小市民想要叹茶,却又不起茶楼,所以出现了一种叫‘二厘馆’的茶馆,也供同样的点心,满足了星斗小市民所需。当时年,‘二厘馆’的茶资只需二厘钱,茶楼的茶资却要三分六厘钱,相差足足十几倍,故当时流行‘有钱楼楼,无钱地下蹴’的讲法……”

  唐晨恍然大悟,原来粤省人喜欢喝早茶是源自这里,还有个这么有趣的典故。
  “王大师,唐师傅,你们想吃什么,随便点!”张元富自然看不那几百块钱的差费,非常大气地说道。
  “凤爪、虾饺、肠粉、流沙包、百花肠、姜汁糕、榄菜青瓜饺、桂花椰汁糕、灌汤包、红糖松糕、生滚粥、金钱肚、紫薯流沙球、鲜虾干蒸、XO酱萝卜糕……这些都是粤菜早茶经典菜式,张老板,唐师傅,你们看这些怎么样?”王东旭知道张元富想尝一尝家乡菜,专门挑了好几个经典菜式出来。
  唐晨自然无所谓,能吃饱行。
  张元富更是击掌叫好:“王大师不愧是南海人,知道南海人的口味,是这些了,不够再点!”
  在粤省喝茶,包厢和大厅是不一样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