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股市大鳄的成败史》
第11节

作者: 碧云寺外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09-11-15 14:14:28

  龙头深发展
  当时,要数深发展在深市的权重最大,影响力最大。
  禹国刚找到了深发展的副董事长谢强。禹国刚为谢强拟定了一石三鸟之计,首先,深圳发展银行如挺身救市,将成为稳定深市的第一功臣;其次,深圳发展银行此前不久为了获取经济效益而放弃了大量股权,若能趁此机会捡回来,既能保住控股的优势,又能分股市之忧;第三,深圳发展银行以这么便宜的价格吃进股票,就是坐吃利息,也比信贷的利益可观。
  谢强听了后,向禹国刚提出了两个问题:其一,回购深发展的股票,这在法律上算不算犯法?其二,如果不犯法,允许买的话,深发展能够买多少?
  禹国刚回答:“目前回购自己公司的股票,国内法规尚未作出规定。也就是说不能算犯法。不过要是借鉴香港的法规是不允许回购自己股票的,但是到1991年4月,香港也另做了规定,即公司在必要时有权回购自己发行股份的10%。”
  回答的真有水平,拿香港说事,连回购量都说清楚了。
  9月7日,深圳市政府筹集2亿资金,开始绝密救市。当日,深发展股开盘价仅13.70元,最低时跌到了13.40元。收盘时,深发展股价被托到13.85元。
  9月8日不营业, “救市”中止一天。
  9月9日,周一开市。深发展股价保持在13.7元上下,收盘上涨到13.9元。
  9月10日,深发展又回落到13.7元。
  9月11日,深发展以13.85元,跳空高开。

  9月12日,深发展在不声不响中爬上14.5元的高位。
  9月13日虽然有些波动,但到收市时深发展股价仍然居14.5元。
  从9月14日到9月29日,证券市场再也没出现过过去的大起大落。
  9月29日,是1991年国庆节前的最后一个营业日,发展股已经恢复到14.95元/股。
  国庆大反攻
  10月3日,深发展一开市,就挂出了每股14.95元的价格。许多先前对证券市场丧失信心的股民们,又一次杀回了证券市场,10月3日当天,深发展股票的最高价曾经冲到16.10元/股。
  10月4日发展股的开市价曾达到15.85元/股。看到市场走势越来越稳,越来越多的股民信心恢复,重新杀了回来。

  10月7日一开市,买盘蜂拥入场,当日五种股价的算术平均涨幅为15.04%。
  10月8日,证券市场温度更高了,买盘像怒涛汹涌而至,股价狂升,当日成交金额为3685万元,创下1991年全年最高纪录。
  10月9日,成交量猛增到5378.28万元,刷新了深圳证券市场的历史纪录,打破了1990年11月23日的5195.80万元的最高成交纪录。持续下跌了10个月的原野股价,也开始回升,成交股数高达96万。
  10月上旬,深圳股市全部冲出底谷。深发展涨幅为50.68%,万科涨幅为74.47%,金田涨幅101.55%,安达与宝安涨幅也都分别达到了67.09%和63.38%。
  到11月14日,深证指数创下收报136.9点的当年最高记录,日成交金额也于11月13日达到1.1亿元的新记录。

  插播一句,中国股市多年来一直具有相当的长假情结,总是在一个长假之后,决定性的涨跌几天,这种长假现象很是有趣,集中反映了长假期间投资人的心理。1991年的国庆,怕是中国股市长假情结的第一案例吧。
日期:2009-11-16 13:44:30

  B股出生
  1991年,中国股市还迎来了B股市场。
  时任上海市副市长庄晓天回顾这段历史时,曾表示,股市推出来后,港澳台华人积极性都很高,都想要买内地股票,但是没有身份证,不好买。 另外一方面,企业很需要资金,光靠到外地引资,解决不了问题。考虑到对侨民与企业都好,所以推出了特种股票,就是B股。

  当时主要考虑的是境外投资者投资内地股市的金融安全问题。境外投资者很有经验,当时考虑到了金融安全问题,担心他们兴风作浪,把股市炒得很高然后逃走,所以把A股、B股分开,他们可以投资B股。
  时任上海计委副主任兼物价局局长的裴静之在回忆时则表示,当时发行B股还有一种作用,就是中国的证券市场要逐步与国际接轨,发行B股的上市公司管理者的素质、企业的会计报表、国际准则等方面与实体经济都是不同的。
  B股的出现,为中国股市增加了一抹新的特色。
  春天的故事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
  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什么是伟人?“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定乾坤、净社稷、指航程、明方向,邓公南巡一席话,万千争论化云烟,向左向右归结为向前看,市场经济高丨潮丨再度来临。
  也就是在邓公南巡后,中国的实体经济、虚拟经济都进入大幅增长阶段。现在在商场上,经常可以遇到“92一派”,也就是在聆听了***南巡讲话后,慨然下海的一批企业家,股市也是一样,经过南巡讲话后,证券、股票市场全面发展。

  在1992年1月南巡时,小平同志说:对办特区,从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担心是不是搞资本主义。深圳的建设成就,明确回答了那些有这样那样担心的人。特区姓“社”不姓“资”。从深圳的情况看,公有制是主体,外商投资只占1/4,就是外资部分,我们还可以从税收、劳务等方面得到益处嘛!多搞点“三资”企业,不要怕。只要我们头脑清醒,就不怕。我们有优势,有国营大中型企业,有乡镇企业,更重要的是政权在我们手里。有的人认为,多一分外资,就多一分资本主义,“三资”企业多了,就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就是发展了资本主义。这些人连基本常识都没有。

  小平同志说,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不冒风险,办什么事情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万无一失,谁敢说这样的话?一开始就自以为是,认为百分之百正确,没那回事,我就从来没有那么认为。

  小平同志还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关,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怕什么,坚持这种态度就不要紧,就不会犯大错误。

  小平同志的这段话被证券业多年来一直奉为护身之宝。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