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坡一天也不愿意坐在办公室里,因为枯燥乏味色彩单一的工作对他的吸引远不如生动有趣五颜六色的自然对他的吸引。他最愿意到下面检查安全生产工作。他可以借助检查工作之便,到全市自然风光最好的地方摄影,对了,有个优雅、专业的行内术语,叫做采风。
苏北坡检查安全生产工作的时候从来不事先通知,总是突然袭击。安监工作检查包括的范围很广,既包括企业的安全生产检查,也包括森林和草原防火,国有煤矿、个体煤矿的塌方、透水、瓦斯爆炸预防检查等等。大吉普走到哪儿吃到哪,金壁辉煌、一尘不染的星级大酒店吃得理直气壮、心安理得;蚊蝇乱飞、脏乱不堪的农村小饭馆吃得饶有兴致、津津有味。苏北坡从来不挑吃饭的环境,也不挑吃什么。对他来说,那些都不重要。但是无论在反差多么大的环境下吃饭,必须得有白酒。
苏北坡敢做敢为,经常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突击检查,处理事故铁面无私,抓安监工作成果显著,几年来联合有关部门处分了一些不注重安全生产工作甚至造成重大事故的单位领导,也震慑了一些单位的领导,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有所改观。苏北坡和安监局也因此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肯定。一些存在安全隐患的单位领导纷纷托人求情,让苏北坡高抬贵手,网开一面。苏北坡尤其对全市小煤矿的安监工作卓有成效,没有安监部门的安检合格证,谁家的小煤矿也开不下去。因此,小煤矿的小老板们既害怕苏北坡,也离不开苏北坡。
有时,一些地方和单位领导听说苏北坡要来检查安全生产,匆忙启动“应急预案”,紧急完善安全设施,以应对苏北坡的突击检查。甚至有时,一些单位跟踪苏北坡行踪的对话,苏北坡在大吉普里都能听到。这时,苏北坡总是说:“既然他们有准备,不让咱们突击,就不去他们那儿了,去别的地方。”
工作的自主,时间的自由,也使苏北坡有更多的自由和时间去大自然采风。
每次到所属市、县检查安全生产工作,苏北坡都对邓建国说:“你慢点儿开车,不着急。看看道路两边儿有没有什么好地方,如果有,立刻告诉我。”
邓建国心领神会苏北坡说的好地方是什么地方,但是他不敢边开车边向道路两边儿看,所以,二十公里过去了,也没有发现一处让领导满意的好地方。
苏北坡对他大发雷霆:“你是不是没注意看哪?一定要注意看!我睡一会儿,有好地方马上叫我。”
邓建国不敢不注意看好地方了。注意看好地方,对前方的观察就不能全神贯注,有一次因为注意力不够集中,差一点儿和对向来车相撞。
苏北坡又埋怨邓建国说:“你开多少年车了,还能出现这样低级的危险?你既要观察周边的好地方,又要躲避好对向的来车。不能因为怕出危险,就不观察好地方了;也不能因为观察好地方,造成危险!”
有时,大吉普正在高等级公路上急速行驶,苏北坡会突然对邓建国说:“从这个岔道拐进去。”邓建国立刻一个急煞车,然后倒车,拐进岔道。
进入这些岔道,多数是驶入歧途,是断头路,不可能是什么好地方。有些是运木材时修筑的临时公路,国家不让采伐木材了,路也就荒废了;有些是农民运送粮食蔬菜的泥泞的农村田间土路,已经被洪水冲毁;有些是非法开采的小煤矿修筑的运煤小路,小煤矿已经被炸毁或者关停,小路也和小煤矿一起废弃了;有些则是放羊、放牛人踩出来的羊肠小路,是通向草场的,只能原路折回。在这种情况下,邓建国有时不费力气地开进去,费很大力气才能开出来;有时是费力气开进去,费很大力气也开不出来了。
有一次,大吉普开进了湿地出不来了。本来大吉普车排量很大,而且四轮驱动,越野能力是很强的,但是前后轮子都陷进泥里,无论前后四轮如何加力,车也出不来。恰似一头深陷在泥沼中的蛮牛,再有力气也只能是无能为力地喘着粗气了。邓建国本想找一辆农用拖拉机把大吉普拉出来,走了很远的路也没找到一个村子。最后租坐一台过路的小型农用三轮车,再到更远的地方找到一个林区灭火部队,低声下气地说了很多小话儿,人家才用灭火坦克把大吉普从泥潭中拉了出来。
有一次,大吉普误入歧途,意外地找到了一个让苏北坡满意的好地方。他们恰如武陵之渔人,溪行至世外桃源。一条清澈的小溪淙淙流淌。溪畔,雾霭朦朦,幻若白云起处,一块飞来之石宛如美丽的仙女妹妹从天而降,轻挽裙裾,在清溪中濯洗玉足。小溪两侧的山坡上,草色青黄,如同经过精心剪裁的地毯,衬托着春天初放的达子香花,一片片红红的、粉粉的晚霞般耀人眼目。
正当昨夜的倒春寒,达子香花四周冰霜闪烁,如宝石一样晶莹剔透。璀璨的达子香仿佛盛开出了扩张的野心,要吞掉所有残雪和初绿,成为世界的主宰。远远望去,眼前似真似幻的景色仿佛笼罩在仙女轻盈的裙纱之下,既绰约朦胧,又真切动人,给人以无与伦比的美感,又似神仙妹妹在天上的香闺,或者是她精心伺弄的一个花园。
苏北坡被陶醉了,也许这正是他梦中追求、现实寻觅的最佳审美意境。此刻,他好像不是为眼前的美景拍照,而是在为一个仙女般窈窕动人的初恋情人拍照……
苏北坡的爱情经历是不顺利的,也是不幸的。他成熟得比同龄人都早。上初中,当苏北坡第一次意识到女孩儿美的时候,他朦朦胧胧地爱上了一个同班的女同学,叫何畔。何畔本是很普通的农家女,但是在苏北坡的眼里却比西施还美丽。也许这正是心理学所说的,爱的放大效应吧。上高中一年级的时候,他在魏小仁的鼓动之下,鼓足勇气向何畔递上了一封情书、也是他有生第一封情书,却遭到了她的直言拒绝。苏北坡痛苦了好长一段日子。他发奋学习,一九八二年,他考上了省理工大学机械制造系。何畔则高考落榜了,开始在家务农。大学一年级,苏北坡不但没有改变对何畔的爱恋,反而有星火燎原之势。他经常想,大学生是天之骄子,他的地位比何畔高了,再居高临下地追求她,她肯定会欣然接受的。等他大学毕业后留在省城,再把她接到省城,共享爱情幸福。像苏北坡这样的农村孩子能考上大学,的确如同稀有的凤毛、独放的奇葩。于是,他又给何畔写了一封二十多页的情书,再一次追求何畔,并向她描绘了他们俩未来在省城的美好愿景。然而,他献给何畔一颗纸包纸裹的真诚赤热跳动的心,却被何畔当作一个漏沙子的破布口袋,再一次无情地踢了回来。苏北坡的心在流血,恰似破布口袋里流淌出来的沙子。苏北坡的心理受到了最沉重的打击。
处于人格形成关键时期的心理是脆弱的。苏北坡简直承受不住如此沉重的打击。他的心理有些扭曲变形,开始封闭自己,把自己埋在书堆里,整天呆在图书馆,有时连课都不上;他形单影只,和同寝室的同学都很少往来;他性格变得古怪,脾气变得暴躁。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