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话,一直在激励着王鹏飞。
中学要毕业的时候,田野放进王鹏飞书桌里最后一本书是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集》,崭新的。王鹏飞只喜欢看小说和散文,不喜欢诗。他翻了两页,似乎平淡无奇,就不想再看了。王鹏飞从内心感激田野,在他极度渴望读书的时候,是她让他贫瘠的思想、荒凉的心灵得到那么多知识的滋养,对他人格的成熟、知识的积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本想借助奉还《十四行诗集》的机会,对田野表示衷心地感谢。然而,田野突然莫名其妙地离开了学校。王鹏飞只好将《十四行诗集》精心地收藏了起来。
后来,听说田野随她的爸爸妈妈回南方了。她走得太匆忙,连全班毕业合影中都没有留下她的倩影。再后来,听说田野考上了美国的一所名牌大学。
王鹏飞考上省府大学后,在上欧洲文学史课程时,老师讲到了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王鹏飞在从家乡带到学校的书籍中,找出了田野借给他的那本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集》。他才发现书中夹着一张白纸,上面抄录了两行诗集中的诗句:“天天都是黑夜一直到看见你,夜夜是白天当好梦把你显示。”王鹏飞一眼就认出是田野清丽的字迹。很明显,这是田野向王鹏飞含蓄地表达她埋藏在内心深处的情感。那个时候,中学生不懂爱情,也没有谈情说爱的,有多少纯真美好的感情如同被压抑在沉重的泥土下面的种子,没有发芽的机会。
从那以后,王鹏飞开始喜欢诗了。
大学毕业后,王鹏飞写了一篇怀念田野的散文——《远方的田野》,发表在《北方文学》上……
高中毕业后,同学们纷纷上山下乡,接受再教育。王宏翰到他爸爸单位下属的青年点劳动锻炼。王鹏飞也想上山下乡,接受再教育,因为家里只有他和姐姐两个孩子,姐姐去妈妈单位下属的一个果树场接受锻炼了,爷爷、奶奶不同意他再下乡,他只好留在城里。
开始,王鹏飞在爸爸单位下属的一个残疾人福利厂瓦工队干临时工,给瓦匠师傅当小工,和灰,推砖,递料。每天都是满脸灰尘,浑身脏乱。和王鹏飞在一起干活的都是残疾人,他们互相尊敬和同情。那时他没有自行车,每天上下班要走十多里路,加上一整天干活的劳累,即使强壮的身体也感到疲惫不堪。看到路上那些上下班的年轻工人,骑着自行车,洋洋自得地吹着小调儿。王鹏飞非常羡慕他们。再看看他自已,满脸满身都是灰尘,立马产生一种浓重的凄凉感和孤独感,不禁流下几滴酸酸的泪。什么时侯,他能当一个正式工人哪?
后来,王鹏飞到黑水电子设备厂当合同制工人。那时找工作非常困难,也不知道妈妈爸爸托了多少人、费了多大劲才为他找到了这份工作。李大雨的爸爸在市电子局工作,他也来到这个工厂当合同制工人。
王鹏飞、王宏翰和李大雨的共同爱好,一是看书,二是体育锻炼。但是,他们的运动项目是不同的。王鹏飞除了喜欢体操、拳击,偶尔也游泳,不爱好球类项目。王宏翰就喜欢打篮球,在中学时是学校篮球队的主力。李大雨则喜欢拳击、体操、篮球和游泳。
进入工厂之后,王鹏飞和李大雨做了一付单杠、一付双杠。干活休息的时候,他们利用单杠、双杠锻炼身体,也经常给大家做单杠、双杠表演。工厂占地不大,不可能有标准的篮球场。李大雨在王鹏飞的帮助下,在一个狭窄的场地安装了一个用角钢、钢筋焊接成的篮球架子,并制作了简易的篮板和篮筐。休息的时候,李大雨除了和王鹏飞玩单杠、双杠,就是和几个工友打篮球,也经常和王鹏飞以及爱好游泳的工友一起到黑水河游泳。那时的黑水河水质清澈,水量浩大,也经常有人溺水。
王鹏飞和李大雨干活是认真的,也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有一次,他们十个人做一种给高温粘度计配套的高温炉子——马腐炉。干了两天,王鹏飞和李大雨每人做了四个,其他工人有做两个的,有做三个的。下班前,技术员检查质量,只有八个马腐炉合格,其中有七个是王鹏飞和李大雨做的。
厂领导发现了王鹏飞的才气,经常让他给厂里写大字块,出黑板报,设计宣传栏,给书记、厂长写各种文字材料等等,成了厂里的活跃分子……
全国高校统一招生开始后,全国的有志青年开始全力以赴地参加高考。王鹏飞、王宏翰和李大雨平静的心再也不能平静了,车间和青年点的狭小天地再也装不下他们鸿鹄一样振翅欲飞的心了。
日期:2017-05-08 10:45:42
于是,王鹏飞和李大雨一到休息的时候,就到工厂一个堆满废机器的小角落里,开始偷偷地走向唐宋八大家和魔幻现实主义,走向安第斯山脉和非洲四极角,走向亚里斯多德和大卫·李嘉图,走向荷马时代和贞观、文景时代……师傅们也很照顾他俩,尽量给他俩安排一些很快就能干完的活儿,好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在那个小角落,他们纵横古今,驰骋世界,有时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别人都下班走了,他们还流连于密克罗尼西亚的风景、沉迷于马里亚纳海沟的深度呢。
王鹏飞、王宏翰和李大雨共同经历了“十年动乱”的年代,畸型的教育,培养了他们畸型的知识结构。他们的共同缺点,也是考大学的不利因素,就是学习严重偏科,语文、历史和地理是一马平川、一路顺风,数学是一知半解、一筹莫展,外语则是一无所知、一窍不通。王鹏飞和王宏翰文科基础好,只走马观花,大脑中便装进了一张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一条完整的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脉络,几本语文书和政治书。李大雨的理科基础较好,但是他深受王鹏飞和王宏翰影响,也毅然绝然地复习文科课程。他们都准备报考文科院校。
王宏翰从青年点请假,回家复习功课,全力以赴准备考大学。他们三人经常在一起研究复习中存在的问题和高考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也谈人生,谈文学,谈远方,有着和孙髯翁“数十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一样的感慨,也畅谈国家和世界政治经济大事,大有“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凌云之志。
一九七九年,王鹏飞、王宏翰和李大雨参加了高考。他们三人考得都不理想。王宏翰接到了黑水师范学校大专班的录取通知。李大雨接到了省丨警丨察学校的录取通知,当丨警丨察是他从小就开始的梦想。王鹏飞的数学只得了十五分,但是总成绩比王宏翰和李大雨高三十多分,本应该考上一个普通大学。和他分数一样的同学,都考上了吉林财贸学院。他度日如年地等待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然而,王鹏飞落榜了。他躺在炕上直打滚,无声地凄苦着,无助地痛悔着。他没有眼泪,心里一片空白,整个世界忽然变得异常陌生,身体仿佛是飘荡于地球引力之外的一片枯叶……
王鹏飞的高考志愿没报好,最后,只接到了黑水师范学校大专班的录取通知书。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