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下之罪:顺治帝的情爱往事》
第4节作者:
汉风HF
日期:2017-04-11 18:08:39
准备这一切,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多尔衮死得突然,一切都来不及准备。大小车舆尚未检修到位,扛棺的杠夫来不及选拔,卤簿的队伍也还没开始训练,因此停灵的时间势必不得不延长。但此时年关将近,小出殡的日子若不提前到除夕之前,那就得延后到年节以后了。时间尴尬,究竟何时出殡,成了一件难事。宗人府、太常寺与钦天监的官员聚在一起商议了许久,还是争持不下,没有找出一个折中的处理方法,因此只能上报福临,请皇帝亲自定夺。
按照规矩,在停灵乾清宫的这段日子里,宗室每天至少要派出四位宗亲负责守灵掌灯、抄经祈福。因此梓宫停灵时间的长短,直接关系到宗亲们陪夜次数的多寡。若是真的放到新年之后,那么这个年节里,大家恐怕都过不安生了
日期:2017-04-11 18:09:08
多尔衮入殓之后,陪了一夜的王公贝子、公主福晋们,都巡例回家斋戒,等待守灵名单地颁布。而各部院大臣及官员也在吊唁后,按照规矩离开,回本部衙门中去留宿斋戒去了。一时间,原本热闹的乾清宫中突然冷清了下来。除了多尔衮的养子多尔博、继福晋李氏和独生女东莪守着灵位外,就只剩下福临、博果儿、硕塞等至亲的子侄小辈仍陪在一旁。
太后孝庄由于伤心过度,唯恐失态,因此只勉强支撑到入殓仪式结束,就由苏茉儿、塔娜等人搀着,一路呜咽着回了自己宫中。只留下自己的亲侄女、福临名义上的未婚妻孟古青替她守在灵前披麻戴孝,为多尔衮抄经诵佛。
多尔衮膝下无子,虽有养子多尔博,但作为“嗣帝”,福临还是有许多仪式需要亲临灵前主持。对福临而言,此时初掌大权,正是一个身旁需要有人陪伴的时刻。孟古青作为未来的皇后,能在这时担起一国之母的职责,本本分分地陪在他的身旁,在他看来,也算是明白事理、顾全大局的。
日期:2017-04-12 20:43:26
古人云: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原本,在福临眼中,孟古青虽然貌美,却并非皇后的最佳人选。她的外向奔放、桀骜不驯,实在令他不满,让他压根儿没有想要娶她为妻的念头。若不是迫于科尔沁方面的压力,他也懒得理她。但通过这次的丧礼,他对她的印象,倒是改观不少。
俗话说得好:若要俏,一身孝。女子穿上纯白的孝衣、头戴白色绒花的模样,总显得格外娇俏纯情。若是脸上还梨花带雨、楚楚可怜,那就更惹人怜爱了。孟古青本就美得出尘,这回去了发饰、只撂一个单辫用青头绳扎着,又完全不施粉黛,更是显现出了一种铅华洗尽后的淡雅脱俗来,成了灵前一道清新秀丽的风景线。
日期:2017-04-12 20:43:56
此刻,她正专心致志地趴在灵前的小桌上抄经,手中的毛笔也仿佛是有生命似的,在纸上轻轻蜿蜒舞动着,留下了一行行工整娟秀的经文。都说认真的女人最可爱,这话的确一点儿都不假。小桌前,长明灯的火光淡淡的笼罩着她,透过她那修长卷翘的睫毛,印在她秀气美丽的侧脸上,显得既静谧又柔和。在那个瞬间,一切都是那么圣洁美好,就连时光,在她的笔下也仿佛一齐定格了。
福临与钦天监他们刚在偏殿开完会,出来转头就看到这样的画面,不由一愣,睁着眼呆呆地望着她出神。陪坐在一旁的博果儿见了他这模样,心中不免起了担忧,忙找了个话头,起身上前拉了拉他的袖管,轻声道:“皇兄,臣弟方才听宗亲们在议论,说还有十天就除夕了,不知这回十四叔的小出殡,皇兄是打算安排在年前还是年后?”
日期:2017-04-12 20:44:29
博果儿原本是想转移福临的注意力,不想却落了空。福临听了这话并没有回答,反而仍望着孟古青出神。只见他眸光微沉,眉头皱起,正看着她不知在想什么心事。直到博果儿叫了他好几回,他才回过神来,侧过头问道:“你方才说什么?朕没听明白。”
“皇兄,一定是你这几天太过操劳了,可要当心身子才好。”博果儿见着情形,心头更觉一沉。一种不祥的预感猛然向他袭来,让他暗叫不好,顿了顿才平静地答:“臣弟方才是说:宗亲们都想知道,十四叔的小出殡您打算安排在年前还是年后。”
“这件事,朕自有主张。十四叔劳苦功高,总不能草率出殡。这个年节,大家就朴素一点过吧。”福临叹了声气,简短地答道。他心里深知,多尔衮把持朝政多年,势力盘根错节,扎得极深。自己想要取而代之,必先稳住他的党羽,然后再图后计。而要稳住他们,替多尔衮风光大葬是必不可少的。
日期:2017-04-12 20:45:16
福临心里事多,也没顾上去想博果儿问这些问题的初衷。他看了看正忙前忙后的硕塞,接着对博果儿说:“博果儿,你是朕的亲弟弟。如今十四叔新死,人心未定,朕在前朝万事缠身,十四叔的丧事,还要靠你和硕塞哥哥多盯着些才是。常言道:打虎亲兄弟。这里的事情,交给你们,朕最放心。”
多尔衮一死,福临言语之间立即多了一份王者之气。博果儿一听,不敢怠慢,立即俯低了身子,双手作揖道:“皇兄放心,十四叔的后事,臣弟定当尽心竭力,努力把事情做好。”
福临见状,满意地伸手拍了拍弟弟的肩膀,接着便撇下他,直往孟古青身边去了。
日期:2017-04-14 21:50:02
此时的孟古青,盯着经书,正抄得入神,压根儿没有注意到身边的异样。因为,佛家抄经,最讲究的就是心神合一,制心一处。只有这样,修行才能有所精进。
孝庄这些年早已皈依了佛门,按照佛家传统,逢家中有人过世,信者可以抄《地藏王菩萨本愿经》和《僧迦吒经》来为逝者回向、增加福报。如今她痛失挚爱,饱受打击,终日神思昏沉,哪还有那个心神体力去抄?可为了寄托哀思、给多尔衮增加福报,抄经又是势在必行的,为此,她只得将这样的“重任”委托给了孟古青。
原本孟古青是不信佛的,可后来遭遇了和福临的那些个事,便渐渐也信了命。再加上之前寄住在孝庄宫里时,她每日看见姑姑礼佛,又时常陪着孝庄听宫外请来的高僧大德们讲经。天天这样耳濡目染,时间久了,她自然而然也就有些信了。如今,她虽还没有皈依,但也已经成了信众,每每抄起经书来,也是煞有介事,就如入定一般,旁若无人。
日期:2017-04-14 21:50:36
福临看她这样虔诚恭敬,也不忍心打扰。侍立一旁的其格其见他来了,忙俯低身子,想要提醒自己的主子,结果却被福临用眼神制止了。
只见他有意放轻脚步,悄悄走到她的身后,弯下腰仔细去看。竟发现她居然在用正楷汉字抄经,不由大吃了一惊。他看她的汉字,写得工整清秀,更觉得刮目相看,忍不住出言夸赞道:“表妹,你的字倒是比从前清秀了许多!”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