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也可以这样混的(匹夫夺志)一段从丛林传奇走向险恶江湖的故事》
第13节

作者: 守阳明
收藏本书TXT下载

  那三八大盖呢?当然也是来自毛瑟枪的设计,但,日本人无论学习什么,肯定不是照本全收的。肯定是要慢慢融入日本人自己的东西。比如为了防尘沙,在大栓上加了个保护盖,这也是三八大盖的由来。另外膛线的设计,非常精细,以至于三八大盖的精度远远超过汉阳造和后来的中正式,甚至比母本毛瑟枪还要优秀。
  这不光是日本人的性格决定的,还有一个因素就是资源短缺。日本岛上嘛资源没有,所以养成了他们不能浪费的性格,你枪设计的精密一点,战士训练的好一点,就变相的节省下了么,用相对少的物资,打赢你。另外我们比较一下两种枪的口径,汉阳造口径7·92毫米,中正式7·90毫米,而三八式6·5毫米。一发子丨弹丨要大多少?当然子丨弹丨的口径越大威力越大,但是首先你要打得中再说。

  日本人这个思路固执到什么程度呢?当坦克出现以后,战争理论已经发生变化,那就是步枪的射程不需要那么远,有效射程在400米就足够了,所以世界各国纷纷缩短自己枪的尺寸,但是三八大盖就是没变。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
  很多人可能笑话日本人轴,跟不上世界的潮流,其实他们就是那个苦衷,资源有限,没得浪费。我们看看定型以后的长度,汉阳造955毫米,不到一米这有点卡宾枪的意思了。中正式1110毫米,而三八式1275毫米。
  三八式的优势在于打得远,打得准,近身肉搏的时候枪长优势也大,一寸长一寸强么。那有没有啥缺点呢?缺点就是他的优点造成的。因为你的射程太远,太准,导致你的子丨弹丨稳定性太好,所以打中人基本就是一个贯通伤,也就是说一个眼,而射程没那么远的,不那么精准的,子丨弹丨出去没多久,就开始翻转,晃晃悠悠的就奔着人去了,打中人的时候破坏力特别大,基本前胸进去,后胸出来的时候很可能就是篮球那么大的创面了。

  比如AK47为什么那么有名,第一制造简单,不要求那么精密,皮实抗造。另外就是它的精准度和可控性都很差,也就是说发射的时候枪的震颤不好控制,而且越用越不靠谱,导致打出去的子丨弹丨怎么飞的都有,有木有子丨弹丨屁股冲着敌人飞过去的可能呢?如果距离远的话也不好说,所以一旦被AK47打中,不死也得重伤。从武器的技术指标来说很垃圾,不过对敌人造成的杀伤效果很是惊人,这就是理论和实际的差距。2800

  日期:2016-09-07 08:51:45

  第十三章 有是父有是子
  老爸喜欢三八大盖的原因就是它准,故障率小,也就是所说的好使。一个战士,当然喜欢一把精锐的兵器,虽然在两军对阵的时候,可以用密集度解决不精准的问题,但是对于老爸这种侦察兵,可是都是小规模战斗,很多时候甚至是一对一,比如狙击战,俩个狙击手对决,你的枪的精准度直接决定你的胜负。
  而打猎其实也是一种狙击战,只不过对手换成了动物,但是别小看打猎,对猎手的要求一点不比狙击手差多少,有时候也是相当危险。而汉阳造乃至后来3几年出的中正式和三八大盖比起来到底差在哪里呢?差就差在细节,总体比较你可能看不出谁优谁劣,但是这里差一点,哪里差一点,累加起来就是最后性能的差别,就是精准度不够。
  打猎也只能是偶尔,而且大多集中在冬天,因为冬天比较好追踪猎物。夏天也去,但是不如冬天有利,春夏老爸一般是在家周围,用在派出所借来的口径枪打鸟,这种枪叶南飞也不知道学名叫什么,只听老爸他们叫做口径枪,口径非常小,用的和小型手枪的子丨弹丨差不多。
  那时候枪械可没现在管理这么严,到了周日,有时候爷俩就在家附近打家雀(qiao)学名麻雀,老爸的枪法还是相当有一套的,毕竟是侦察兵出身,侦察兵也就是现在特种兵的前身。打家雀简直就是让一壮汉打一5岁孩子,太容易了。有一次打的太多,父子俩用家雀肉包了一次饺子,那真叫一个好吃啊,不像猪肉馅的还有肥肉,这纯精肉啊,只要胸脯那一块肉。古话说的好;脍不如肉,肉不如蔬,这里的脍指的就是加工过的牛羊肉,而这里说的肉就是指飞禽类的肉。

  很多爱心人士可能看不下去了,这也太残忍了。要说现在这个时代,倒是可以讨论一下环保和动物保护之类的,内个时代没这个问题,家雀是他老人家亲自定的四害之一,虽然定的很不科学,但是领袖的话就是真理,你不能怀疑,只要执行就是了。所以爷俩不但没心理负担,还乐此不疲,满足自己打猎欲望的同时,还为民除害,还有这么好的事么?
  据说,很多大城市为了除麻雀这害鸟,想出了最残忍的一招,那就是全城敲锣,敲盆,敲锅,目的就是不让麻雀落地休息,麻雀大伙都应该熟悉,这种鸟根本不能长距离飞行,它不是燕子,用不一会,麻雀连累带吓就死了。除害除到这种程度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全城麻雀活活累死。
  如果不在家附近,也可以在周围转一下,林子里的鸟类很多,什么野鸡,松鸭,长尾巴帘,蜡子,很多叫不上名字的小山雀。当然最好玩,最刺激的是老爸带着他去老家李屯去打猎。因为三叔后来搬家到宁家屯,所以奶奶也跟着三叔过去了,而李屯只剩下二叔在。宁家屯明显已经开发的差不多了,这种地方没有大林子,人的活动又频繁,不可能有啥大型动物了,相比之下老家李屯,几乎还是一片未开发的原始森林。

  李屯在往里已经没有村屯了,只有一条小路通往江边,屯子周边开了地,屯子人口不多,剩下前后山都是大林子,后山还好,主要是前面的大山和屯子之间隔着一片大甸子,也就是沼泽地,那时候还没有被开发成水田,当然后来是避免不了这个命运的,这座大山后来叶南飞查过,在地图上还真有名字,学名叫横截山,因为从哪个角度看都差不多,有点金字塔的感觉,只有向东是延伸出去的山脉。

  这座山海拔不高,但是站在屯子里看却非常的高大,因为这座山没有坐落在一片高原上。地势相对低。因为大,所以屯子里叫这座大山及其周边的森林为大旺,在往西就是丘陵或者平坦的深林地带,大伙称之为小旺。大旺山之大啊,叶南飞在东北其他地方还真是很少见,她是一个山岗,后面有一个高一点的山岗像是层层叠加似的一直到山顶,这样的山只有在画上见过。每条山脊都是一个个山岗叠加上去的,很是雄壮,苍茫。

  日期:2016-09-07 18:16:01

  这篇森林基本保持原始状态,第一;内个时候大家还没急着赚钱,也就没进山乱砍盗伐,全国都是以阶级斗争为纲,你干别的属于不务正业,你要是想创造点财富那是要犯错误的,也显得你太没追求了。第二交通真的不便利,这里应该是蒙江县和漂河县的交界,江的这面是蒙江县地界,那边就是漂河县了。往往两个行政区边界都是偏远地区。而江对面一直被称为江东,因为蒙江从长白山下来是由南边的长白山主峰,向北流的。相对于东北开发的晚的话,江东开发的更晚,江东在清末民初是韩边外韩家的地盘,韩家说白了就是山大王,土匪,不过由于江东有很多金矿,韩家不用靠抢劫绑票为生而已,他家有自己的武装,当年张作霖已经统一东北,不过还是默认韩家对江东的统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