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微表情 从外在情绪解读三国人物》
第40节

作者: 陟云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3-07 17:49:25
  091
  贺齐亦曾让孙权发笑。贺齐为会稽大族出身,在早年担任剡县县长时,曾以雷霆手段诛杀了与山越相互勾连的县吏斯从,而招致了一千多山越的围攻,贺齐率领吏民开门突击,大破山越。而后他又镇压了太末、丰浦等地的百姓暴乱,在山越之中甚有威名。等到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孙策平会稽郡时,王朗逃奔东冶,贺齐投靠孙策,被任命为永宁长。他先后平定了自称会稽太守的詹强和无上将军的张雅,又于建安八年转进到建安、汉兴、南平等地,在汉兴杀掉了反叛的洪明,又接受洪进、苑御、吴免、华当等人的归降。建安十年,贺齐又转讨上饶,并分上饶县为建平县。就在赤壁之战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贺齐仍在黟县和歙县讨伐山越。建安十六年余杭民郎稚率领整个宗族为寇,再次被贺齐镇压。贺齐一生的履历都围绕镇压山越展开,虽然名气不如参加外战的将领响亮,但是对于稳定东吴内部形势功莫大焉。孙权就曾对他说:“今定天下,都中国,使殊俗贡珍,狡兽卒舞,非君谁与?”孙权命令召见贺齐,等到他准备回到郡中的时候,孙权作乐舞象相送,赐贺齐軿车(带有帷幕的车子)和骏马,并让贺齐上车。贺齐推说不敢。孙权命左右扶贺齐上车,又让吏卒兵骑在前先导,和在郡中的礼仪相同。孙权望着他笑说:“人当努力,非积行累勤,此不可得。”孙权这番话是说给那些想要建立功名的人听的,意思是只有连续不断的努力,才能获得类似贺齐的荣耀。贺齐后来累积功绩升任后将军、假节领徐州牧。

  孙权亦曾对潘浚大笑。潘浚原是刘表的下属,先后担任江夏从事、湘乡令等。刘备领荆州后,潘浚为治中从事。等到刘备入蜀,潘浚又留在荆州辅佐关羽典州事。后来关羽事败,荆州大小官员皆属东吴,只有潘浚称疾不见。孙权派遣人抬着床到他家用舆车载他到自己面前,潘浚伏面着床,涕泣横流,哀痛得不能自已。孙权上前慰劳,并对他说:“承明,昔观丁父,鄀俘也,武王以为军帅;彭仲爽,申俘也,文王以为令尹。此二人,卿荆国之先贤也,初虽见囚,后皆擢用,为楚名臣。卿独不然,未肯降意,将以孤异古人之量邪?”孙权还让亲近人等用手巾擦掉潘浚脸上的泪水,孙权即拜潘浚为辅军中郎将,并授以兵马。后来武陵郡从事樊伷诱导当地少数民族,准备将武陵郡献给刘备,当地官员就禀告孙权请求派遣将领督率万人前来征伐。孙权没有听从,转身来问潘浚意见。潘浚回答说有五千人足够了。孙权问他为何轻视樊伷,潘浚就说:“樊伷是南阳大姓,惯会耍弄唇舌,却没有什么真才实干。过去樊伷曾经为同州的人准备酒席,等到中午的时候饭菜还没好,樊伷亲自起身督促了十多次,这就好像看侏儒一样,只要看到他身体的一部分就能估计到全身了。”孙权因此大笑,采纳了潘浚的建议,派遣潘浚率领五千人前往,果然平定了樊伷。原在关羽手下任职归降东吴的官员还有郝普、糜芳、士仁等,但只有潘浚因为其独特的眼光和才能而受到孙权重用,并且以太常之职平安终老。(郝普也曾担任廷尉,并盛称从魏国归降的隐蕃有大才,最终因隐蕃谋反见责而自杀,但潘浚提前看出了隐蕃有问题而重责与隐蕃交往的儿子潘翥,故此平安无事)

  日期:2017-03-08 17:29:52
  092
  在前文提到过的郑泉亦曾让孙权发笑。孙权以郑泉为郎中,并对郑泉说:“卿好于众中面谏,或失礼敬,宁畏龙鳞乎?”郑泉回答说:“臣闻君明臣直,今值朝廷上下无讳,实恃洪恩,不畏龙鳞。”后来有一次郑泉侍宴,孙权突然说要让有司治郑泉的罪。郑泉临出门的时候屡屡还顾,孙权就把他叫回来,笑着问他:“卿言不畏龙鳞,何以临出而顾乎?”郑泉反应很快,立即说道:“实侍恩覆,知无死忧,至当出閤,感惟威灵,不能不顾耳。”其实郑泉对于触怒龙鳞内心中一定还是害怕的,屡屡还顾当然是盼着孙权能中止治罪,但经他这么一番强辩,倒也能说得过去。孙权当然也无心治罪,只是因为天性喜欢开玩笑嘲弄属下,想让郑泉低头而已。

  在引发孙权发笑的诸多人物之中,才博果辩的诸葛恪绝对是不可或缺的。诸葛恪少有才名,有一次孙权大会群臣,因为诸葛恪父亲诸葛瑾面孔狭长好似驴脸,孙权命人牵入一头驴,上面标示“诸葛子瑜”。诸葛恪跪请在上面加上两字,孙权让侍从拿给他。诸葛恪在后面添了“之驴”二字,不独孙权开怀,在座的大臣们也都为之大笑。
  后来又有一次,孙权问诸葛恪他的父亲和叔父诸葛亮哪一个更为贤能。诸葛恪说是他的父亲,孙权细问其中原因,诸葛恪说他的父亲知道应当侍奉的君主,而叔父却不知道,所以从这点上看,父亲更为贤能。孙权听后又大笑。
  还有一次殿前落了几只白头鸟,孙权就问大臣们这是什么鸟。诸葛恪回答说说白头翁。当时在座诸人以辅吴将军张昭最为年老,怀疑诸葛恪用鸟来讥讽自己,便说:“恪欺陛下,未尝闻鸟名白头翁者,试使恪复求白头母。”诸葛恪的反应真不是吹出来的,他立刻举出一个反例:“鸟名鹦母,未必有对,试使辅吴复求鹦父。”张昭张嘴结舌难以回答,于是举座皆笑。
  诸葛恪与张休、顾谭、陈表等并称“太子四友”,同为太子孙登的亲近之人。有一次孙登就和诸葛恪开玩笑说:“诸葛元逊可食马矢(马粪)。”诸葛恪自然不能和太子硬顶,但吃亏又不是他的性格,于是他当着孙权的面说:“愿太子食鸡卵。”孙权就很奇怪,这两种东西也没有类比性可言,因此询问诸葛恪原因。诸葛恪回答说:“所出同耳。”孙权因此又大笑不止。后来诸葛恪在孙权的关怀下步步高升,继陆逊之后担任大将军之职,并成为孙权去世时五名顾命大臣之一,但是此人恃才傲物终至覆败,惨遭灭门之祸。

  日期:2017-03-09 17:35:38
  093
  孙权执政多年以来,也曾经发出多次喟叹。辅吴将军张昭每次朝见时都辞气壮厉,义形于色,他曾经因为违拗孙权的意思,很长时间没有进见。其后有一次蜀汉使臣到来,在孙权和东吴群臣面前大夸蜀汉内外修明,群臣都无言以对,孙权在这时想起了不服软的张昭,因而叹息道:“使张公在坐,彼不折则废,安复自夸乎?”(笔者按:此事发生在孙权即位之后公孙渊称藩以前,此时诸葛亮尚在人世,而当时出访东吴最多的是费祎,“以奉使称旨,频烦至吴”。)孙权第二天即派中使前去探视张昭,并请张昭相见。张昭避席而谢,孙权亦答礼跪拜,终止了他的道歉行动。张昭坐定之后,仰面对孙权说道:“昔太后、桓王(孙策)不以老臣属陛下,而以陛下属老臣,是以思尽臣节,以报厚恩,使泯没之后,有可称述,而意虑浅短,违逆盛旨,自分幽沦,长弃沟壑,不图复蒙引见,得奉帷幄。然臣愚心所以事国,志在忠益,毕命而已。若乃变心易虑,以偷荣取容,此臣所不能也。”张昭表示自己不会随着孙权的意思俯仰,孙权也知此老性格倔强,否则早就担任丞相了,故此在言辞间对他的行为也表示认可。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