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微表情 从外在情绪解读三国人物》
第39节

作者: 陟云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3-05 18:04:55
  089

  下面来看一下有关于孙权笑的记载。孙权早年经常出门畋猎,乘马射虎,有时猛虎前突,甚至将前爪搭到马鞍之上。张昭时为车骑将军军师,为之变色,劝告孙权说:“将军何有当尔?夫为人君者,谓能驾御英雄,驱使群贤,岂谓驰逐於原野,校勇于猛兽者乎?如有一旦之患,奈天下笑何?”孙权当时向张昭道歉,说自己年纪太轻,考虑问题不周,但是过后依然做了一辆射虎车,上面开了方孔,前面有人驾车,孙权在里面向外射击猛兽。张昭虽然每每为此谏争,孙权却常常笑而不答。

  赤壁之战前,孙权与大臣商议方略,多数人都劝孙权迎接曹操,早做投降打算,只有鲁肃不言。孙权起身上厕所的时候,鲁肃从后面相追,孙权明白他有话想单独说,便问鲁肃方略。鲁肃说道:“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原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鲁肃的言论正合孙权之意,孙权于是叹息道:“此诸人持议,甚失孤望;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此天以卿赐我也。”因为鲁肃的力持,孙权坚持了抵抗到底的决心。赤壁之战获胜后,鲁肃先行赶回,孙权提前布置诸将迎接鲁肃。鲁肃将要入阁参拜的时候,孙权亲自起身迎接,并问鲁肃:“子敬,孤持鞍下马相迎,足以显卿未?”鲁肃的回答却大出众人意料,他表示目前这种盛况还不能让自己显扬。与座的诸臣听罢无不愕然,等到鲁肃入坐之后,他才徐徐举鞭说道:“愿至尊威德加乎四海,总括九州,克成帝业,更以安车软轮征肃,始当显耳。”这句话和鲁肃与孙权一见面就说的“成高帝之业”是一脉相承的,孙权因此大为高兴,抚掌欢笑,自此对鲁肃也更加器重。

  孙权对接任鲁肃的吕蒙亦曾有多次发笑。吕蒙年少时不爱学习,经过孙权的劝告开解始能奋发读书,并终成大器。他曾经因为部曲之事被江夏太守蔡遗举报,吕蒙并没有记恨之意,等到豫章太守顾邵去世之后,孙权询问吕蒙人选,吕蒙说蔡遗可以称职。孙权就笑言,问他是不是想做像祁奚一样“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贤人。而等到吕蒙平定荆州后,没多久就生了重病,孙权当时在公丨安丨,将吕蒙迎置内殿,对他采取最好的看护手段,并以千金赏格招募四方能治疗吕蒙疾病的人。当时要用针刺予以治疗,孙权听说后就面现惨戚。而他因为担心吕蒙病情,想要常常探视,又担心会影响病情发展,所以就在墙上钻了小孔,从小孔中观察吕蒙的状况。如果看到吕蒙能稍稍进食,孙权就高兴非常,并回顾左右言笑,反之则嗟叹不已,晚上不能安睡。吕蒙中途病情转好,孙权为此下发赦令,众臣都上表作贺。后来吕蒙病情加重,孙权亲自予以探视,又让道士在星辰下为他请命。吕蒙后来死在了内殿,年仅四十二岁。他去世后孙权哀痛不已,为之降损。因为吕蒙的功劳,孙权曾经赐给他钱一亿,黄金五百斤,但吕蒙当时就推辞不要,孙权没有答应。而吕蒙将这笔钱全都交付给了府藏,并告诉主事之人命绝之日就上还国家,孙权听说后更加悲痛。吕蒙和蒋钦都是孙权亲自指定培养的人才,但蒋钦似乎进益不大,吕蒙却大放异彩,因此也得到了孙权的重用和赏识。从孙权对吕蒙的多方照顾和表情变化就可看出孙权对于人才的看重,无怪他多年来能得到文臣武将的尽忠辅佐。后来魏国让邢贞拜孙权为吴王,邢贞面有骄色,张昭和徐盛等人都愤愤不平,徐盛更是涕泣横流,并说:“盛等不能奋身出命,为国家并许洛,吞巴蜀,而令吾君与贞盟,不亦辱乎!”邢贞听说后就对身边人说:“江东将相如此,非久下人者也。”张昭和徐盛若不是真心对孙权敬重,就不会有如此表现。

  日期:2017-03-06 20:52:52
  090
  孙权面对朱桓时也有一次大笑。朱桓出身吴之四姓中的朱姓,投身孙权帐下后累有战功,再加上江东豪族的出身,所以在孙权即位后任职前将军,领青州牧。嘉禾六年(公元237年),魏国庐江主簿吕习想要叛归东吴,请求大军援助。朱桓和卫将军全琮前来迎接,但事情败露未成,军队应该回程。全琮官阶高于朱桓,为军中主帅,孙权在这时又命令亲信偏将军胡综来宣传诏命,同时参与军中事务。全琮认为这次出军没什么收获,想要重新分配诸将对魏国实施掩袭。但是在讨论进兵的时候全琮就把朱桓抛开了,朱桓本来是个自视甚高的人物,对于会议的内容他又不愿去询问部属,于是亲自来见全琮。全琮也是个不厚道的人,见朱桓面色不善就将责任推给了胡综,说:“上自令胡综为督,综意以为宜尔。”别看朱桓已经六十一岁,肝火却仍是不减当年,他当即就起了杀心,命人召唤胡综前来,胡综到了军门的时候,朱桓对左右说:“我动手的时候你们不要管。”他身边有一个人就偷偷跑出去告诉胡综让他回去。朱桓到了军门的时候一看不见了胡综,知道是左右有人泄密,于是将此人抓出来斫杀掉。朱桓的佐军前来劝谏,朱桓又刺杀佐军。朱桓知道这下事闹大了,就托名自己狂病发作,到达建业治病。孙权也知道是怎么回事,只是碍于朱桓的功绩和他大姓的出身,没有怪罪他。孙权命令他的儿子朱异暂时代领部曲,而让医生对他加以调养,数月之后孙权命他重新返回中洲。孙权亲自出送,并对他说:“今寇虏尚存,王涂未一,孤当与君共定天下,欲令君督五万人专当一面,以图进取,想君疾未复发也。”朱桓回答说:“天授陛下圣姿,当君临四海,猥重任臣,以除奸逆,臣疾当自愈。”朱桓觉得自己以后也没有机会再见孙权,所以在奉觞的时候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请求:“臣当远去,愿一捋陛下须,无所复恨。”孙权就站到了矮几之前,朱桓上前抚摸孙权的胡须,并说:“臣今日真可谓捋虎须也。”孙权因而大笑。这件事情发生在吕壹案之前,朝廷中虽然江淮流寓士人和江东大族对立严重,但毕竟还未大打出手,若是在此之后那孙权的态度就很难说了。

  孙权对陆逊也曾会心大笑。在夷陵之战前,孙权任命陆逊为大都督、假节,统领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五万大军前往迎战刘备。陆逊出仕不到二十年,手下众将中有人是孙策时代的旧将,有人是孙权宗亲,这些人都不服陆逊管束。陆逊就将大家召集起来,按剑说道:“刘备天下知名,曹操所惮,今在境界,此强对也。诸君并荷国恩,当相辑睦,共翦此虏,上报所受,而不相顺,非所谓也。仆虽书生,受命主上。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这句话点明了自己受任的由来,为整段言辞的核心)各在其事,岂复得辞!军令有常,不可犯矣。”等到大败刘备之后,因计策多出于陆逊,众将对他才心悦诚服。孙权就问陆逊为什么开始没有将不听号令的将官名单奏报,陆逊回答说:“受恩深重,任过其才。又此诸将或任腹心,或堪爪牙,或是功臣,皆国家所当与共克定大事者。臣虽驽懦,窃慕相如(蔺相如)、寇恂(寇恂为东汉开国名将,执金吾贾复有部将杀人,寇恂杀掉部将,贾复深以为耻,寇恂援引蔺相如廉颇之事为之相避)相下之义,以济国事。”孙权为此大笑称善,知道陆逊宽宏大量足可担当大事,加拜他为辅国将军,领荆州牧,并由娄侯改封为江陵侯。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