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微表情 从外在情绪解读三国人物》
第31节

作者: 陟云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就这样过了四十多天,秦旦和黄疆等人商议说:“吾人远辱国命,自弃于此,与死亡何异?今观此郡,形势甚弱。若一旦同心,焚烧城郭,杀其长吏,为国报耻,然后伏死,足以无恨。孰与偷生苟活长为囚虏乎?”其他从人对此也深表赞同,他们定于八月十九日夜里发动政变,但是在当天中午就被参与计议的张松所告,太守王赞随即关闭城门,秦旦、张群、杜德、黄疆都逾城而走。当时张群因为发病膝盖受创,走起路来踬踬颠颠,赶不上同行诸人,幸赖杜德搀扶而行方才不致掉队。他们在崎岖无人的山谷中走出了六七百里,这时张群的创痛更加厉害,已经不能再行走动,他卧在荒草丛中,众人皆相顾悲泣。张群对他们说:“吾不幸创甚,死亡无日,卿诸人宜速进道,冀有所达。空相守,俱死於穷谷之中,何益也?”杜德说道:“万里流离,死生共之,不忍相委。”众人于是会推秦旦、黄疆前行,而留下杜德守护张群,依靠采摘野菜和野果充饥。

  秦旦等人向前走了几天,终于到达高句丽王宫,时任高句丽君主为位宫,秦旦等人向他和主簿宣告孙权所赐诸物被公孙渊所夺之情。位宫表示遵从诏命,又依据秦旦的指点找到了仍然在山中坚守的杜德和张群,在当年位宫派遣皂衣二十五人送秦旦等人返回东吴,并向东吴俯首称臣,而且还献上貂皮千枚,鹖鸡皮十具。秦旦等人见到孙权后,感觉恍如隔世,都悲喜不能自胜。孙权因为嘉叹他们万里折返,所以都任命他们为校尉。

  秦旦等几人大难不死尚属有幸,张弥等可就没这么幸运了。张弥、许晏与中郎将万泰、校尉裴潜等抵达辽东后,张许二人的任务是册封公孙渊,而万、裴则以交易军马为主,贺达和虞咨等人尚率领大众留在船上,并没有跟从前来。张弥等人见公孙渊分走自己部众,又迟迟不接受燕王玺绶,对此也起了疑心,公孙渊便驱兵围攻,张弥、许晏、万泰、裴潜都被斩首。随从张弥的东吴将吏都被公孙渊迁徙到了边城。公孙渊一不做二不休,紧接着又命令将领韩起等率领三军,驰行到贺达等人泊船的沓津预先埋伏,而让长史柳远设宾主之礼邀请贺达虞咨,还驱赶牛马到达船下表示要与他们互市。贺达见张弥等人迟迟不归心知有异,所以任凭柳远怎么劝说,他也只派了五六百人到船下与柳远交易。一来到船下,柳远等人登时翻脸,埋伏的韩起杀了出来,斩首三百余级,而被驱赶入水中淹死的也有二百多人。

  日期:2017-02-16 09:15:37
  072
  公孙渊自以为得计,在该年冬天命西曹掾公孙珩奉送孙权所假节钺、印绶、符策、九锡、什物,及张弥等人的印绶首级。公孙渊一面在奏疏中向曹睿摇尾乞怜,一面又倒打一耙,自称自己先前举动不过是引诱敌人,压根就没有叛国的意思。因为唯恐曹睿不信,公孙渊反复多次上奏,如“宿舒、孙综前到吴,贼权问臣家内小大,舒、综对臣有三息,修别属亡弟。权敢奸巧,便擅拜命。谨封送印绶、符策。臣虽无昔人洗耳之风,惭为贼权污损所加,既行天诛,犹有余忿”,“臣父康,昔杀权使,结为雠隙。今乃谲欺,遗使诱致,令权倾心,虚国竭禄,远命上卿,宠授极位,震动南土,备尽礼数。又权待舒、综,契阔委曲,君臣上下,毕欢竭情。而令四使见杀,枭示万里,士众流离,屠戮津渚,惭耻远布,痛辱弥天。权之怨疾,将刻肌骨。若天衰其业,使至丧陨,权将内伤愤激而死。若期运未讫,将播毒螫,必恐长来为寇害。徐州诸屯及城阳诸郡,与相接近,如有船众后年向海门,得其消息,乞速告臣,使得备豫”,类似表章有四五篇之多,总体意思无非是竭力洗清自己。

  岂料曹睿和魏国朝臣对他的举动都心知肚明,只是觉得辽东悬远不便征伐才一再优容。当时中领军夏侯献就上表说道:“公孙渊昔年敢违王命,废绝计贡者,实挟两端。既恃阻险,又怙孙权。故敢跋扈,恣睢海外。宿舒亲见贼权军众府库,知其弱少不足凭恃,是以决计斩贼之使。又高句丽、濊貊与渊为仇,并为寇钞。今外失吴援,内有胡寇,心知国家能从陆道,势不得不怀惶惧之心。因斯之时,宜遣使示以祸福。奉车都尉鬷弘,武皇帝时始奉使命,开通道路。文皇帝即位,欲通使命,遣弘将妻子还归乡里,赐其车、牛,绢百匹。弘以受恩,归死国朝,无有还意,乞留妻子,身奉使命。公孙康遂称臣妾。以弘奉使称意,赐爵关内侯。弘性果烈,乃心於国,夙夜拳拳,念自竭效。冠族子孙,少好学问,博通书记,多所关涉,口论速捷,辩而不俗,附依典诰,若出胸臆,加仕本郡,常在人右,彼方士人素所敬服。若当遣使,以为可使弘行。弘乃自旧土,习其国俗,为说利害,辩足以动其意,明足以见其事,才足以行之,辞足以见信。若其计从,虽郦生之降齐王,陆贾之说尉佗,亦无以远过也。欲进远路,不宜释骐骥;将已笃疾,不宜废扁鹊。原察愚言也。”公孙渊将张弥等人的首级送到洛阳后,曹睿也给了公孙渊一个面子,册封其为大司马,乐浪公,持节、领郡和旧时一样。

  日期:2017-02-17 14:16:34
  073
  孙权不意自己一时疏忽,居然被公孙渊所算,大怒之下他骂道:“朕年六十(孙权时年虚寿五十二岁,此处为约数),世事难易,靡所不尝,近为鼠子所前却,令人气涌如山。不自载鼠子头以掷于海,无颜复临万国。就令颠沛,不以为恨。”看他的意思,竟是要亲自跨海去征讨公孙渊。

  上大将军、右都护陆逊时在武昌,听说后急忙上疏劝止孙权的不理智举动,他先是痛骂了一通公孙渊:“渊凭险恃固,拘留大使,名马不献,实可雠忿。蛮夷猾夏,未染王化,鸟窜荒裔,拒逆王师,至令陛下爰赫斯怒,欲劳万乘汎轻越海,不虑其危而涉不测。”然后则是对孙权赤裸裸的吹捧:“方今天下云扰,群雄虎争,英豪踊跃,张声大视。陛下以神武之姿,诞膺期运,破操乌林,败备西陵,禽羽荆州,斯三虏者当世雄杰,皆摧其锋。圣化所绥,万里草偃,方荡平华夏,总一大猷。今不忍小忿,而发雷霆之怒,违垂堂之戒,轻万乘之重,此臣之所惑也。”最后才点出阻止孙权的理由:“臣闻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图四海者,匪怀细以害大。强寇在境,荒服未庭,陛下乘桴远征,必致闚窬,戚至而忧,悔之无及。若使大事时捷,则渊不讨自服;今乃远惜辽东众之与马,奈何独欲捐江东万安之本业而不惜乎?乞息六师,以威大虏,早定中夏,垂耀将来。”

  尚书仆射薛综则从帝王的尊贵地位和在国家行政事务中所处的特殊位置出发,着重阐释了孙权不能轻易犯险的原因,而后他话锋一转,论述辽东的形势:“辽东戎貊小国,无城池之固,备御之术,器械铢钝,犬羊无政,往必禽克,诚如明诏。”接着他陈述辽东不可伐的三个原因:“然其方土寒埆,谷稼不殖,民习鞍马,转徙无常。卒闻大军之至,自度不敌,鸟惊兽骇,长驱奔窜,一人匹马,不可得见,虽获空地,守之无益,此不可一也。加又洪流滉瀁,有成山之难,海行无常,风波难免,倏忽之间,人船异势。虽有尧舜之德,智无所施,贲育之勇,力不得设,此不可二也。加以郁雾冥其上,咸水蒸其下,善生流肿,转相洿染,凡行海者,稀无斯患,此不可三也。”薛综在论述中将重点放在了“中国一平,辽东自毙”之上,所以竭力劝说孙权放弃这一危险的举动。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