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鉴扶君上青云》
第13节

作者: 正行天下2016
收藏本书TXT下载

  江湖恩怨何时了。话分两头说。我们再来看看韩国前大夫严仲子和相国韩傀的恩怨起因。大家还记得我在第四节《老实人不是好惹的》中提到赵襄子即便有五个儿子,也没有立自己任何一个儿子为太子,而把大哥伯鲁之孙赵浣立为太子,赵浣继承大权后就是赵献侯。赵献侯上台后果然不负赵襄子的重托,在他的英明神武的领导下,赵氏家族与韩、魏两家一道,最终废除了有名无实的晋国国君,正式确立了三家分晋的格局,战国七雄中的赵、魏、韩三国从此诞生。而这其中的韩国正是当年曾经保护过赵氏孤儿的韩厥的后代,在三家分晋不久,国内就出现两股势力你争我斗,闹得水火不容,这两股势力的带头人正是韩国的相国韩傀与大夫严仲子。据史料记载,严仲子年轻时就是一个乐善好施的大好人,曾经在韩傀最穷困潦倒之时帮他度过难关。然而随着世事的变迁,韩傀当上相国后,成了韩国的贵族,又是韩烈侯的叔父,仗着位高权重和强硬后台,狂妄自大、飞扬跋扈,特别是看到严仲子深受韩烈侯的器重后,羡慕生出嫉妒恨,不但不知恩图报,反而与严仲子经常争风吃醋,严仲子也不是善茬,自然不服软,两人便恶脸相向,经常发生口舌之争甚至肢体冲突,并最终导致两人结下仇恨。这在《战国策》中就有记载:“韩傀相韩,严遂重于君,二人相害也。严遂举韩傀之过,韩傀叱之于朝,严遂拔剑趋之,以救解。”严遂就是严仲子,从这点看出,严仲子和韩傀的矛盾是庙堂之上高官之间的争斗,严仲子觉得韩傀是在以相国的位置排挤他,遂心生怨恨,发下毒誓一定要将韩置于死地。

  千两黄金也遭拒。说来真是“巧他爹打巧他娘——巧上加巧”,聂政不远千里从魏国躲到齐国本以为可以安安稳稳过完下半辈子,可谁曾想因得罪相国韩傀的大夫严仲子也千里迢迢来到了这里,而且他正在苦苦寻觅一个人,说白了就是一个能杀人的刺客,而这个刺客起码要具备以下条件:一是会功夫,最好武艺高强,以一挡十甚至可以以一挡百;二是讲义气不重名利,不能轻易被人收买;三是无后顾之忧,这样可以勇往直前绝不后退。就在严仲子按照这样的条件四处打探苦苦寻觅后,终于听人说起聂政这个名字,他又经过明察暗访才逐渐摸清聂的真实底细,据说严仲子知情后高兴的好几天睡不着觉,因为聂政太符合他想找的刺客的标准了。你看看,一是聂政功夫不错,而且还杀过人,真正实践过;二是聂政讲义气,喜欢打抱不平,又不重利;三是聂政是黑户,没有后顾之忧。每每想到这里,严仲子就觉得是不是苍天有眼,有意派聂政来助自己一臂之力一雪前耻呢。当然高兴归高兴,但严仲子也很清楚,人虽然找到了,但人家帮不帮他还是一回事,即使答应帮他最终能不能杀得了又是另一回事。所以“八字没一撇”,不能高兴太早,先想个法子把聂政的人心收买是最重要的。后来经过多方调查研究,严仲子发现聂政有一个弱点,就是特别孝敬母亲,他就在这上面做文章了。在聂母过生日当天,严仲子以晚辈的身份携带用百镒(yì)黄金打造的生日蛋糕去聂政家为聂母祝寿。在这里我要解释一下,镒是古代重量单位,古代一镒等于24两或20两,就按20两计算,那么一百镒黄金是多少钱呢?按照现在一克黄金258元左右算,百镒黄金就是2580万人民币,俺的天呐!如果换成现金,要用拖拉机才能拉得过去。说句实话,面对这么大的一笔黄金,即便放在现在人面前,不动心的人又有几个?可当放到聂政面前时,他竟然连看都不看一眼,直接连人带蛋糕推出门外,甚至都没等让严仲子唱上一句“祝大妈生日快乐”。要知道严仲子可是一国之大夫,相当于现在省部级官员,而聂政此时连平民都不如(没户口),就是一罪犯或乞丐,一个省部级官员给一个“乞丐”送礼结果被拒之门外是什么概念?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换作谁能受得了?然而,严仲子却受得了,不仅受得了反而特别高兴,为啥?因为在严仲子看来,虽然他一直坚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但他更希望看到一个不太看重金钱的人。这话乍听起来这么别扭呢?其实不然,严仲子深深明白一个道理,今天我用金钱能买通的人,明天他韩傀也能买得通,一旦有一天“东窗事发”韩傀用更多的钱把原本的“自己人”买通会不会把自己咬出来呢?作为“一省之长”的严仲子如果连这点问题都考虑不到的话,那他智商也太低了吧?所以他更想通过“重赏”来检验聂政的品质,当然这次他的确没看错,聂政面对重金表现出 “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气魄让他着实又惊又喜。同时,我们也从侧面看到聂政虽然是个穷杀狗的商贩子,却不是一个见钱眼开的人,抛开孝心先不管,就只说聂政的一身傲骨,就是非常令人钦佩的,同时也证明聂政并不是一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人,这也是作为一名刺客必备的条件之一。(待续)

  日期:2016-10-28 17:14:45
  剩女难过“美男关”。
  虽然通过严仲子的这次考验证实聂政就是自己想找的那种刺客,可如何才能打动这样一个“视金钱如粪土”的人为自己卖命,便成了摆在严大夫面前的一大难题。他冷静下来认真分析了一下聂政全家人的需求:“此时对聂老太太来说,丈夫早早过世,现在儿女都已长大成人,赶紧给儿子娶个媳妇给女儿找个婆家,让他们结婚生子延续香火才是最重要的。而对姐姐聂荣来说,母亲和弟弟就是她的一切,她的唯一,是任何钱都换不了的。对聂政来说,赡养母亲安度晚年,让姐姐有一个好的归宿,才是最重要的。”想到这里,严仲子突然灵机一动,禁不住拍起手,喊道“有了”,他想出了一计,常言道,“英雄难过美人关”,那么对于聂政的姐姐聂荣这样一个“剩女”来说,此时正需要一个“帅哥”,如果帮她找个婆家圆这个梦想,既了却聂母一桩心愿,也让聂政不再愧疚,还让聂姐有个归宿无暇再为聂政牵肠挂肚,这岂不是“一箭三雕”?而且严仲子作为一个国之大夫,相当于一省之长,手底下别说男人就是“高富帅”也不计其数,随便物色一个不是“小菜一碟”?于是严仲子利用手中权利派人很快找到一个很有权势的帅哥李某,聂荣见过李某后就征求母亲意见,聂母一看小伙子,又得知他的身世,高兴地合不拢嘴,当即答应了这门亲事,据说聂荣在出嫁后过得很幸福。当然这事最高兴的不是聂老太而是聂政,因为他觉得不再愧对姐姐了,同时他也清楚这都是严仲子的大恩大德,必须由他来偿还和报答。

  精诚所至金石未开。
  如果说严仲子只因为帮聂政的姐姐找了个好婆家就能买通聂政为他拼命的话,那么聂政的命也太不值钱了,当然聂政也不会这么答应,为啥?因为在聂政心中,虽然姐姐的终身大事很重要,但有一点比这更重要,就是孝敬母亲。我想此时此刻如果让上节我们的吴起大将军知道这事,一定后悔在母亲去世之后为何不回家为母守孝,连一个狗贩子都把孝道看的如此重要,可他吴起却是那样冷酷无情,与他的大将军之职如何相配?我们还是回头说聂政,现在姐姐的终身大事已经解决,摆在他面前的唯一一件,也是最重要的事就是如何孝敬母亲一直到老去,这个事可不是一两句话或短时间能搞定的。据资料可查,古代人平均寿命多在40岁左右,所以都早婚早育,在战国时期一般男子20-30岁结婚,女子15岁就结婚,这样算来,当时聂母至少35岁左右,可即便这样,我们也不能断定他究竟还能活多少年,正常再活个4-5年就“入土为安”了,可如果不正常呢?如果身体健壮来个“老不死的”再继续活个十年二十年也不是没可能,如果等这么长时间的话,估计不等聂母死,严仲子和韩傀提前都“挂了”,这样还谈什么报仇雪恨了?可严仲子绝非常人,他仍然选择的是等待,耐心的等待。毕竟总不能把聂母找人直接“咔嚓了”或用“鹤顶红”送她归西吧?如果真这么办,不等他派刺客杀韩傀,有人提前就把他脑袋搬家了。所以严仲子不但耐心的等待,而且平日里也不游山玩水了,大夫也不做了,脱下华贵的深衣式袍服换上粗布圆领衣,放下架子给聂母当干儿子尽孝心,并且还帮着聂政抓狗杀狗扒狗皮卖狗肉。大家想想看,一个省部级官员放着大官不做去摆地摊当商贩,是不是太不可思议呀?可这就是严仲子。开始时聂政也感觉怪不好意思,这么大一个领导也不嫌脏亲自下手帮自己拔狗毛,聂也不知拒绝严仲子多少次,可是严仲子脸皮就是厚,打死也要帮聂政卖狗肉,不但自己帮,而且他还让众多小弟帮着买,帮着宣传,帮着招揽客户。再加之严仲子的人脉也广,都召集过来买聂政的狗肉。没过几天,聂政的门铺前已是人满为患,挤得水泄不通,好多人为了买到聂政的狗肉排队等了一天一夜,生意自然不用说,可谓如日中天。说实话,在那个人们思想单纯、等级森严的时代,能够有一个出身高贵的人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待聂政这样的狗肉贩子兼逃犯,不仅让聂政的左邻右舍羡煞双眼,更使聂政一家也摆脱了以前抬不起头让人戳脊梁骨的境况。天长日久,即便再铁石心肠的人也受不了这种待遇,何况聂政又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更是感激涕零。所以聂每次跟严仲子喝起小酒时,总是泪流满面地说:“严大人对我全家的大恩大德我聂某终生难忘,不管您日后有啥事,只要‘吱’一声,即便上刀山下火海,俺也义不容辞”。严仲子每次都笑笑说:“没事没事,咱两是兄弟,你母亲就是我母亲,你姐姐就是我姐姐,举手之劳何足挂齿?不谈这些,来,喝酒喝酒”。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