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客户信任的拜访技巧:信任五环》
第60节作者:
寒崖蚀骨 日期:2009-11-12 20:55:49
----《信任五环》49原来是这样----
刚才老宋不合时宜的离去,更让小杨从努力营造的状态中分离出来,老魏也很难再回到当时的状态。幸好,小杨记得刚才老魏的话,便问:“哦,魏部长,刚才您说不要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您说的简单指的是……?”
老魏又亮出了招牌式的微笑,咧着嘴,说:“呵呵,也没什么。其实采购就那点儿事,供应商不就那么些嘛,我觉得现在的管理也挺好,没必要上什么信息化卡管理。你说供应商之间要是把卡换来换去,搞乱了,不更麻烦吗?”
“魏部长,其实每个卡给供应商,可以结合密码加密或识别技术的,不会搞乱的!”一听说老魏有这样的担心,小杨觉得太幼稚了,怎么会这么想呢,再说这也是最基本的应用。
小杨一张嘴说话,老魏像受了什么指令,立即闭上了嘴,笑着看小杨。
老魏一没动静,小杨突然反省过来,坏了,老毛病又犯了!
他看了我一眼,不露声色地尴尬了一下,然后低头想了几秒,然后抬起头看着老魏,问:“魏部长,你的担心我理解,也曾经有很多企业有过这样的担心。除了你担心他们换来换去,还有什么担心吗?”
老魏脸上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僵持,紧接变回原来的微笑模样,说:“也没什么,都知道信息化的手段,是可以帮助企业规范管理的。不过管理这个东西,可不是信息化能够解决的!”
要放在平时,小杨一听说信息化解决不了管理问题,肯定有一大堆说服的理由,什么“信息技术是手段,服务的就是管理”、“您的管理思想,我们用技术手段帮您落地”等等,那些话一出,等于又给客户嘴上贴了封条。
这时候的小杨没有立即接话,而是紧闭着嘴,强忍着说话的冲动,一边静静地看着老魏,一边还在慢慢地点着头。
老魏沉默了一下,接着说:“你看,美国的兵器装备再先进怎么样,仍然斗不过中国人的脑袋,他们怕的就是中国人的脑袋!有些事情是可以靠技术手段提提速,但有些事情,还是要靠人来判断!”
听到这里,好像有些明白老魏这家伙在想什么了,或许他不是拒绝用系统管理,可能是担心那些“靠人来判断的事情”,具体是什么呢?
日期:2009-11-12 23:08:46
----《信任五环》49 原来是这样----
听到这里,好像有些明白老魏这家伙在想什么了,或许他不是拒绝用系统管理,可能是担心那些“靠人来判断的事情”,具体是什么呢?
小杨也听到了这个意思,这时候的小杨,用了一个合理的回应,说了问:“比如说呢?”
“呵呵,比如说,现在我们要付给两家供应商货款了,假如用了那个什么卡,规定只能先付给第一家,第二家在后头排着。可现有的款给第一家不够,给第二家又用不了。你说怎么办?如果说第二家这次供的货质量特别好,合作历史也好于第一家,你说是优先考虑第一家,还是优先考虑第二家呢?”魏部长说完,看着小杨,好像在将小杨的军。
这时候的小杨说什么都是错,他能做的,就是保持沉默,倾听,再配合一点皱眉更好。
“当然啦,按说这事儿现在用不着我们操心了,可我以前管采购的时候,没少为这个费心!”魏部长感叹了一句。
小杨听完,扭头看看我,眼睛里的信息极其复杂。
我也一样,没想到魏部长说出这句话,并且还是主动说了来的。小杨一定是被这个信息刺激到了,他即惊喜,又有兴奋,还有些担心,他觉得这个魏部长不是那么好对付的角色。
我这时也在想,要是魏部长真的做过采购的话,他和现行的陶部长关系怎么样呢?按说前后任不可避免地会有什么矛盾和冲突,这是很正常的,可这个老魏,为什么要和小杨说这番话呢?
“魏部长,那您是内行,找到您,我们算是找到老师了!”小杨复杂心情下,思路也失控,说出了这么一句话。在我看来,这句话,并没有延续老魏的思路,而是掺杂了小杨内心深处的想法,他“做销售”、“做成单”的冲动又冒头了,这表面听起来是恭维,实际主语是“我们”,意思是“我们找到你,我们的销售可就有机会了”。
老魏摆摆手,说:“我算什么老师,搞IT,你们是老师!”
小杨也感觉到了有什么不妥,迅速调整自己的思路,接着问:“魏部长,除了您刚才的担心,还有哪些?”
老魏皱着眉想了想,说:“其实我这些担心也是多余的。关键这个问题不是经营部的问题,而是要涉及到财务部,还要涉及到生产车间,他们之间扯皮,都把会扯到企管上来!”
这次小杨有些明白老魏的初衷,他是怕扯皮麻烦、连累到他这里吗?如果真是这样,老魏又期望什么呢?
日期:2009-11-13 01:27:07
----《信任五环》49 原来是这样----
“魏部长,是担心将来用了一卡通管理,很多业务并不能按照系统中规定的流程和制度处理,并因此带来很大的协调和管理成本,是这样吗?”小杨问了一个确认类问题。
“嗨,这也没什么,毕竟是经营部和业务部门更麻烦了,我倒没有那么担心。”魏部长顺口回应。
正在小杨边听边思考、原来准备来个态度类的问题征求一下老魏的态度时,老魏看了看陷入沉思的小杨,突然问到:“对了,你们做过我们这样的企业吗?”
“做过!”小杨下意识地回答。
“都做过哪些啊?”老魏开始问,因为这种老油条知道,谁发问,谁就掌握了沟通的主动权。
“我们做过不少类行业的企业,比如上海的海硅光电、深圳的凌海电子,也包括著名的台资企业普宏光电、韩资企业朝飞仪表、日资企业日硅电子……”小杨开始如数家珍。
老魏迟疑了一下,打断小杨接着问:“北方的电子企业做过吗?”
“做过,北京也有。”小杨没有迟疑。
“哦?”老魏反应。
小杨觉得老魏有些感兴趣,或许他想了解更多呢,不过现在一两句话也说不清楚,便使出了销售贯用的招数:“魏部长,你要是方便的话,我们可以安排您到我们做过的企业去参观考察!”
“嗯。”老魏未置可否。
小杨趁机追杀,说:“您看什么时候方便,我安排一下。下周怎么样?”
“这个嘛,我最近事情比较多,估计不好安排。再说了,这个事情主要是陶部长和宋主任他们在负责,你到时候请他们参观就行了。”老魏又打起了太极。
小杨眼看到手的机会又要溜走,便有些关键地说:“要不这样也行,接下来,我们安排一下我们做过类似项目的顾问,专门针对您关心的问题做个交流,您看怎么样?”
“我还是那话,主要是业务部门的事,你们和他们多交流吧!”老魏好像总有一种跟自己不相干、想推出去的感觉。
“哦。”这时候,小杨的子丨弹丨打完了,也不知道还能用什么招数,不得已从书包里掏出了公司的方案说明和案例集,递给老魏,说,“魏部长,这是我们做过的一些同行业企业的情况,供您参考!”
老魏伸出一只手接过来了,翻了两下,嘴里说着:“好,好,我有时间看看。”说完,他把资料放在一边,又抬头问小杨,“你们和其他公司相比,有什么优势啊?”
小杨一听这句话,吓出一身冷汗,莫非魏部长还了解其他公司?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