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大宋朝》
第51节

作者: 诸葛仲亮i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10-22 20:57:29
  后院起火,兵退江南
  南唐在江北的门户大开,现在的形势可谓是一片大好,可柴荣下令退兵了。
  为什么退兵呢?
  这用无数条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机遇,怎么说扔就扔了呢?这一切的费解和疑难,很快就要被揭晓了。
  退兵的原因很简单,大周后院起火了。
  这个火的名字叫做----北汉和契丹。
  可以这样说,如果照这样打下去,南唐很快被解放也是说不准的事。可是后院起火,照实不是个小事啊。
  如果真是那样,柴荣老弟也不用忙着去解放别人了,别人都快把你解放。
  所以柴荣在权衡之下,觉得退兵了,就这么简单。

  李璟这次是真豁出去了,眼看打不过柴荣,送礼(求和)也被人轰出去了。
  兔子急了还咬人呢,何况人乎!这实在不是一句空话啊。
  被逼急的李兔子,还真找到了一条活路,这条活路也是一条外交联系通道----渤海海峡。
  渤海海峡位于黄海和渤海,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之间。

  海,就是海,那既然是海,就必须要且是唯一的交通方式---船。
  前面我们说过南唐人赖以生存的是什么,答:海军。南唐的海军有多么的厉害,前面我们也说过了,这里就不废话了。
  所以南唐人就开着游艇,轻而易举的突破了后周人的封锁,并且与契丹和北汉取得了联系。
  双方本着友好协商、共同发展的原则,进行友好国事访问,经过三方共同协商,到最后达成共识,大家一致认为,此时的柴荣想一方做大,我们大家必须共同抵制柴荣。
  于是柴荣忍痛割爱,放弃了刚刚到手的希望,现在必须马上退兵,返回自家后院拿起板砖去砌墙。

  猛人回家、小鬼都怕,各方的小鬼都消停了,也都不闹腾了。
  南唐、北汉、契丹,无论哪一个都算是弱势群体,和柴荣单挑都不是个,他们要是任何一方和两方扎堆,柴荣就不是个了。2比1肯定大,但是2和3那个大,你自己算算吧。
  所以,柴荣回到家之后,这帮三孙子们都消停了。
  再征南唐
  回到京城的柴荣,也没什么事了。耐不住寂寞的柴荣,于当年(显德四年)的十一月份,下令御驾亲征。

  柴荣亲率禁军南下,一路上势如破竹,所向披靡。不几日的功夫就来到了濠州外(朱元璋先生的发迹处)。
  走到濠州城外的柴荣,看到了濠州城的东北方向的淮河之中,有一个地方叫做十八里滩的。
  十八里滩这个地方,四面环水,这对北方来的旱鸭子们来说,是个很难产的事情。
  你要相信世界上有这么句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有心人柴荣这次不光是自己来的,他还带来了秘密武器。
  这个秘密武器的名字叫做----骆驼。
  对,你没看错,我也没写错,确实是骆驼。骆驼不光能在动物园供人观赏,叫人骑上去照个照片什么的。它不光能在沙漠中横行,更能在水上如履平地,在关键时刻还能当个骑兵连用用。
  接下来发生的这一幕,即将载入史册,成为中国古代战争史最奇葩的场景。
  赵匡胤带领着后周数百名重甲武士,骑着骆驼当船使。这主意虽然是馊了点,但却好使,轻轻松松的就破了南唐十八里滩的营寨。
  随后柴荣率领禁军进攻濠州,镇守濠州的守将叫郭延谓,郭延谓竭力死守,这个兄弟不但是个硬骨头,而且还是小心眼的人。
  这兄弟除了竭力死守,还结结实实的给来柴来了个“暗算”。你想想柴荣是什么人呢?形如烈火的柴荣暴跳如雷,小子你他娘的敢偷袭我,老小子放着好日子不过,来这里来找事,是不是活腻歪了。

  柴荣大怒,全副武装,重甲在身,持剑纵马杀入阵中,去和南唐军玩命。
  李重进、赵匡胤、王审琦等一帮大将,一看皇帝领导都玩命了,现在再不表现以后就没有机会了。
  郭延谓一看这阵势,这不是人啊,简直是一群精神病患者,自己都快被吓蒙了,郭延谓下令收兵回城。
  打热身的几位大将,将濠州旁边的军事重镇关城和一个水寨顺手牵了过来,还捎带手杀了几千多人,又烧了点人家的战舰。
  日期:2016-10-22 20:58:28
  猛人的脾气
  柴荣率领大军打的这么顺风顺水,下面就该是濠州城的圈城----羊马城(怎么起这么个名字啊!古时为防守御敌而在城外筑的类似城圈的工事。)。
  羊马城对于濠州来说是不是至关重要,而是非常至关的重要。虽然是很重要,但是顷刻间就被后周攻了下来,郭延谓见势不妙,立马上表请降。
  得到濠州之后,柴荣亲自下令,自濠州出发,命令赵匡胤为前路先锋,率水路大军,顺着淮河向东。
  向东,向东哪里啊,去到赵匡胤曾经创造奇迹的地方----涡口。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一个地方摔倒一次,不能说是笨,最多算是一不小心。如果摔倒二次的话,也不能说是笨,那是傻。
  史载,南唐又在涡口摔倒了一次。史载:大破淮贼于涡口。
  并创造了如下记录:
  斩首五千余人;
  收降卒二千余人;
  奇战船三百余艘:
  赵匡胤虽然是创造了如此的胜利,但也不敢有片刻的懈怠。立马又率军挥师东下,去扫荡残余的南唐溃兵,赵匡胤果然不负众望,一直追到南唐的另一个军事重镇----泗州(今江苏盱眙)。赵匡胤这一路可谓是硕果累累,赵匡胤一路沿淮河追来,南唐所有的城栅全都望风而降。
  现在的地球人是无法阻止柴荣和赵匡胤了。
  赵匡胤趁热打铁,挥手下精兵,来到了泗州,赵匡胤焚郭门、夺月城,打的泗州守将范再遇没有脾气。
  到了十二月份,被逼的走投无路的范再遇举城投降了。投降,是真的投降了,一是被赵匡胤折磨够了,二是实在是不想做第二个刘仁瞻。
  地球人也阻止不了柴荣和赵匡胤解放南唐的决心。
  连连得胜的柴荣立即下令,自泗州出兵东下。柴荣下令分率两路骑兵夹击淮河两岸的南唐据点。一路奔来很快到达了清口(当年庞师古丧命的地方),骑兵的速度不是吹啊,很快飞到了一个叫楚州(今江苏淮安)的地方,赵匡胤随手逮了个把人。

  这个人可不是普通的人,保义节度使、江北都应援使陈承昭。
  这兄弟活该点背,谁让他碰上的是赵匡胤呢?
  以下是赵匡胤此次战争获得的战果,特摘录余下:
  收战舰三百余艘;
  得降卒七千余人;
  从此,长江以北的淮河流域,再也看不到南唐军的水军了(我是没有亲眼看到,只是看到史书上是这么记载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