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10-19 16:51:47
三哥悄悄对我说彪子替李公子挡枪了。我点点头。我自然听的出老干部的弦外之音,那句狗眼看人低很有指向性。三哥又说,李公子给干部派烟是有等级的,秦所指导员武队是每天一包中华,其他的干部是芙蓉王一盒,老干部大概是因为这个发火。
这个做法又和之前柱柱的做法不大一样,柱柱是一视同仁,中国人始终对不患寡而患不均是有认同感的。李公子的做法自然也是经过思考的,他做每一件事都是经过思考的,但是他大概忽视了干部之间的同事关系,因为监区抽烟的干部都是号子里提供,所以当武队掏出中华老干部伸进口袋的手就有点羞于拔出来了。这件事应该对老干部有所触怒,但是我总觉得还有什么其他的事情。
李公子被调到我们监区的原因之一就是这里没有他的关系,但是短短的两个月监区里半数都成了他的关系,这其中钱的力量不可低估,会不会有这方面的原因我不得而知,但是我倾向于有。
李公子的本质是商人,这是我后来才领悟出来的,在商人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是有价格的,或许在他看来老干部的价格只是一盒芙蓉王。老干部自然不这么想,虽然号子里需要敏锐的商人头脑,但是还需要江湖气息,像老干部这样的老江湖,怎么能用商人的方式来打发呢。虽然收到的烟和以前的价格一样,但是其中蕴含的尊重减少了,这大概才是老干部暴怒的真正原因。
同样对李公子不满意的还有冰糖雪梨,这是李公子给一个同样姓李的爱喝冰糖雪梨的干部起的外号,在李公子的眼里,冰糖雪梨的价值也仅仅是一瓶冰糖雪梨而已。当他为管教干部标出价格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跟管教干部为敌了,这是他没有意识到的,也是我后来才意识到的。
李公子在还没有成为跑号的时候就经常就管教干部发表长篇宏论,其中主要的意思就是,干部和在押人员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比较纯粹的买卖关系,谈任何的感情都是天真幼稚。我个人是认可这个说法的,但是干部可以把在押人员当成买卖,作为在押人员的李公子如果反过来把管教干部也当做买卖,这就很危险了。而他偏偏就是这么做的。他还不止一次地表示,干部多为屠狗辈,逐利而已,只要在利益上得到满足就能为他所用。对于这种说法我始终存疑,逐利的屠狗辈在哪里都有,看守所也不少,但是把整个管教队伍统一定性于此我是不能认同的。我还是那句话,了解每个干部的性格,把自己的危险降到最低,这方面李公子肯定是想简单了。他以为自己看到了看守所和管教干部的本质,但是他错了,管教干部首先是人,有情感有爱有需要的人。
开始跑号的时候,干部们对李公子的认识还停留在舍得花钱,比较豪气,但是交往深了,意识到他思想里的这种对管教干部轻蔑的态度,不少的干部开始转向了。
老干部的两个嘴巴只是一个转向的风向标。
日期:2016-10-19 18:08:18
其实,我是个倾向于简单的人,曾经有一个同事的QQ前面是,把事情简单点再简单点,看过以后很受触动,对复杂的痛恨让我们成了很好的朋友。
但是,过渡号偏偏是一个简单不得的地方,上连着管教干部,需要时刻观察着干部善变的情绪,下连着号子,需要管控着整个监区的局面,需要对头铺们的思想动态有充分的了解。
也许这只是两句话,真正做起来可不会像上嘴唇碰下嘴唇那么容易。先说干部,现在一个班三个干部,加上秦所指导员,也就是说,李公子需要了解十一个人的性格和习惯,也许十一个管教都成就不了他,但是要毁他,有一个就够了。而李公子现在至少有两个不那么对付的管教,我都替他挠头。再说监区里的头铺,因为公开收地税,已经有两个头铺明确表示不再分账,七号和十一号买东西也由各自的包号干部带领完成。可以说,这个时候监区里的控制也到了最弱的时候,这种管控会不会继续弱下去谁也不知道。
把眼下这个不利局面全归咎于李公子的管理,也不客观。他所处的大环境远不如柱柱的区看守所时代,前面说过,二看的大所长是靠管理出色上位,其中一个特色就是对监区里的腐败和特权人犯的整顿。对于大多数在押人员都认为好的事情,一定会触及到李公子这个阶层一定是糟糕的很。一方面要支付成倍于之前的付出,下面抵制着不分账还能跟所里的政策碰到一起,那阵子的李公子也真够郁闷。
不过李公子不是那种遇到问题就投降的人,实际上,他想投降也没有人接受,他只能自己想办法,这个时候我又能看到他商人的本质。
在他自觉得管教干部问题解决以后,他开始着手自己的生意。先是电话生意,看守所对电话的严管是因为这里在押人员都没有定性,一个电话出去极有可能改变案子的性质。也正因如此,电话在看守所才值钱,崔哥说他打了一个电话花了三千,老陈说花了四千。李公子还许给我和三哥打电话跟家里联系,后来因为阿来坏事,这件事也就作罢。这事下一篇再说吧。这只是我知道的而已,下面的头铺一定也有,下面有点地位的在押人员一定也有。所以这是李公子长期稳定的收入,如果他能长期稳定地坐在跑号的位置上。
因为要手机要充电,所以白天一般手机会放在管教的更衣柜里,而这个管教一定是和李公子一损俱损的。打电话的时机也很重要,比如冰糖雪梨的班上就绝无可能,现在又多了个老干部。当然,李公子还别出心裁地把所里的高个儿医生拉进来充当他和外界沟通的工具,这相比于之前是一个不引人注意的创新。
医生是可以进入监区的,因为来来往往跟管教干部都熟,所以例行的检查到最后也没有了,而这个医生是李公子的又一个买卖,酒是我见过的一种,如果认为只此一种,那是我太过天真。
这些是需要背着人操作的,有一个买卖是可以在监区里不那么隐蔽操作的,所以监区的在押人员大都知道。这个买卖是面,可以是西红柿面也可以是炸酱面,总之仅是一碗面。
在看守所的伙食里是不包括面的,我能理解看守所方面的困难,在很多大食堂同样无法提供。这跟面条自身不能存放,不能批量煮食的属性有关。这给了跑号们一个很好的做买卖的机会,而且通常不会有干部为一碗面去指责跑号,哪怕明知是买卖,人之常情嘛!
李公子对吃面买卖的做法是包月,口头约定每个月提供几碗面,自然其中包括价格和支付方式。虽然暂时只有老贺和天贵两个家境不错的人参与,但这是个长期可为的项目,而且风险相比于手机买卖和酒的买卖小的多。在李公子的计划里,还有小灶,还有娱乐设备租赁,只是这些我没有机会看到他施行。
讲一下我感念很久的一碗面,这段算是番外了。相比于多数在押人员,我在看守所吃到的面食,不管是种类还是数量都算不少,但是其中大多数都是关系给别人送进来或者干部剩下的面团我们自己煮的,其中以李公子和李治保的面我吃得最多。属于我的那碗面是李公子半夜十一点端进监室的,他特意叫醒我把一饭盆的炒面递到我面前,说是秦所赏的。这是一碗蛋炒面,是看守所食堂的作品,鸡蛋不多白菜不少,但是我还是很为此感动,也许秦所只是表明一种立场,让我在号子里好过一点,对着这碗面我顾不得感触,叫起几个老汉以最快的速度干掉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