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到底丢失了什么?(一)霸下篇》
第14节

作者: 教你说人话2016
收藏本书TXT下载

  小义小公的行为之所以走向结党,就因为他们的行为基础,无一不是建立在维护一己利益之上的。因此,他们在选择阵营时,就不是以是非对错为标准,而是以维护集团既得利益或欲得利益为标准。显然,当小公利益与大公利益发生冲突时,“小公”的概念已然向“私”转化了。
  是谓结党营私。
  凡结党者,必营私!
  结党营私者,指的并非人的主观意愿,而是以小义害大义,以小公害大公的客观事实。在这个客观事实面前,个体是没有任何选择余地的,稍有怀疑违抗,便被视为背叛。因此,为了强化群体的凝聚力,消除成员的怀疑背叛,小义必须使自身行为大义化,使小公形象大公化,所以就特别需要格外强调其行为合理与合法的完全正确,及对方行为的不合理与不合法的完全错误。于是,就逐渐产生了只强调一己主张无比合法无比正确的理论基础——

  主义。
  是故孔子有言:“巧言令色,鲜矣仁!”
  巧言,就是能把不合理的说成合理,不合法的说成合法,不正确的说成正确。令色,则是心里明知是错的,面上却一本正经,庄严肃穆,慷慨激昂,让人不敢怀疑,不敢不信。而这样的东西从古至今,手拿把抓,车载斗量,扔一砖头就能砸趴下几个,可又有几个的行为言论,是仁怀天下,真正有利自然世界,有利人类社会的呢?
  主义者,一己主张之有限小义也。
  日期:2016-12-23 09:55:14

  这就是义面对“社会”这个概念时产生的正负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而义面对社会之所以会有“正负”两种态度,就因为义来于感性。而感性产生的基础,则是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在生存需求面前,个体为“自身”生存产生的行为,曰“本能”,为“他人”生存产生的行为,则曰“义”。
  本能,是所有动物及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
  义,则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及发展的基础。
  义,来于本能,是动物性本能在社会学上的感性升华,是人与兽的分野。但这个分野,并非人类的主动建设,而是被动的接受,这就使得义在代表人性与兽性的抗衡中,总是因感性所感知范围的局限性而迷失前进的方向,从而不是被兽性利用,就是倒退回动物性的本能。
  即如凿齿、修蛇、封豕、九婴、大风及十日这些族群,在连年大旱生存受到威胁之际抢掠他族的行为,就是动物性本能。这个只知一己群体利益,就是本能驱使的感性所感知的有限范围。但这个动物性本能发生在个体身上时,其个体目的再有限,其对一己群体的无私态度,也属于义的“公利”范畴。这就是以生存本能为基础的有限之义,面对社会产生的负面态度。
  而羿为了天下安定,率领一己族群征伐这些抢掠之族的行为,则是面对社会的正面态度。

  羿——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上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并勇于为社会承担责任义务的史诗英雄!
  然而,对这样一个声名远播的大功臣,尧帝为什么没有培养他为接班人,而选择了名声业绩远不如羿的舜呢?
  就因为这个正面态度,因义的缺乏理性,则极有可能向负面转化——如果羿因功而被尧帝选为接班人,把天下的管理权交给羿,羿就极有可能会以天下族群的大恩人自居,并在管理过程中,也肯定会因经验、性格、习惯、知识、心态等各种原因出现各种问题,引起天下一些族群的不满。而羿面对这些不满,更极有可能以天下的当然代表自居,采用武力强制服从方式,迫其就范。同时对支持自己的人或族群,则格外关照。从而使大义转为小义,大公转为小公,正面态度转为负面态度,重蹈结党营私的覆辙。而这个覆辙此时对天下的危害,将远比此前凿齿、修蛇、封豕、九婴、大风及十日这些族群严重得多!

  这就是尧帝为什么不把帝位禅让给羿的原因。
  当然,任何人都可以说羿完全可能不以天下的大恩人及当然代表自居,继续保持大公无私的正面态度。但却没有任何人有任何把握保证羿的正面态度不向负面转化——这就是义的不确定性,或曰不稳定性。
  这个义的不确定或不稳定性,就是“过”。
  显然,要想消除个体面对社会的负面态度,就必须让个体从小打下仁的基础,站在人类大社会的角度上面对天下一切生灵,才能使义永远保持稳定的大义大公方向,而不走向以小义害大义的结党营私,小公害大公的党同伐异。

  那么,先人又是用什么为个体从小打下仁的基础呢?
  建立人性。
  日期:2016-12-23 15:24:27
  后羿与现在这个羿,不是一代人,中间还隔着尧、舜、禹、帝启四代人,太康是帝启的长子,之间最少也有二百余年。有穷氏到后羿这,就彻底灭族了。可惜一代史诗英雄!
  日期:2016-12-27 10:10:00
  9、从骡子为何不生崽说起
  据说,骡子原本是能下崽儿的,只是因为尧帝要把两个女儿嫁给舜闹的。按说,姐姐娥皇理应为大夫人,妹妹女英理该为二夫人。可女英从小被宠得又娇又刁,事事占先惯了,说什么也不愿做小夫人!尧帝没办法,只好让两人比赛,说谁先赶到舜的家,谁就为大。结果,女英因为不谙畜道,错把一头怀孕的大肚子母骡当壮脚力,弄得半道早产误事,一气之下,女英就命令骡子今后再不许生崽!

  从此,骡子就再不敢下崽……
  女英确实霸道了些,可这事要从根上究起,还得怨尧帝,他要是不弄这个比赛,骡子哪里能遭这个难。尧帝也知道委屈了骡子,但事出无奈,要说女英两句,却也为难。
  尧,祁姓,名放勋,尧是他死后的谥号。自从他派羿诛凿齿、断修蛇、杀封豕、服九婴、缴大风、射十日登上帝位后,一干就是七十年。这七十年可不容易,先是连年大旱,后是连年洪灾,大家推荐一个部族领袖鲧去治水,水却越治越多,灾越治越大,这可是尧帝一个不小的失误。想想到底是老了,应该趁着还能四处走动,为天下选个合格的接班人,便问四岳谁能接这帝位。

  岳,指高山,四岳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代表四方水土,用于社会管理,则这个四岳就是指代表尧管理四方族群的领袖,是“一天下”最高权威的主要助手,也是我们目前能知道的政治管理的最早期形式。所以,尧在帝位七十年之际,才向他们询问哪位愿接自己的班。但四岳都说自己德行不够,不具管理天下资格,还是让您的儿子丹朱干吧。尧帝摇摇头,说这小子不行,一天到晚就知道吹牛皮,摆臭架子,搬弄是非。你们对下面的情况,毕竟比我清楚,还是不分身份地位推荐一下吧。尧帝身边的乐师就说,浦坂(今山西永济县浦州镇)一带的虞族,有个娶不上媳妇儿的大龄青年叫舜的,听说很不错呢。

  虞,有两个指意,一是掌管山林草泽鸟兽的官职,一是娱乐的意思。这里指后者,应是负责教授乐器舞蹈的官职,后人便以此为氏立族,史称有虞氏。而在上古,学习乐器的,一般都是盲人,称“瞽”,故各族群都将瞽童送到虞族去培养,学成后作乐师,身份地位可是很高的。所以,尧帝的乐师,对虞族的人事才比较了解。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