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到底丢失了什么?(一)霸下篇》
第9节

作者: 教你说人话2016
收藏本书TXT下载
  在鲁迅笔下,小农阿Q进城,鄙视城里人把“长凳”叫做“条凳”,鄙视城里人蒸鱼时加上葱花——他以小农文化为标准来衡量城市文化,发现城市处处比不上他所居住的未庄。他连对喝过洋墨水的海归派也歧视,觉得“假洋鬼子”不如他自己高明。
  小生产者见笑于大方,反过来嘲笑大方之家,颠倒了先进与落后的等级秩序。
  在当今人才市场,不贤不争者只能被淘汰,找不到工作,就会连房租都交不起,谁还会相信不贤不争的道家教条呢?
  ***********
  阿Q的问题,不仅是小农意识的问题,而是奴性问题。而奴性问题,则是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共同问题,仅以条凳、长凳和葱花来代表小农文化,就抹杀掩盖了中国社会根本性问题。这才是典型的小农浅薄意识。

  至于找不到工作,可绝非不贤不争的问题,而是都贤都争的僧多粥少问题,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不是小农意识的问题。
  日期:2016-12-11 19:39:29
  今人不听从老聃的小农文化思想,古人亦然,春秋末叶,铁制农具出现,生产力飞速提高,自礼乐征伐出自诸侯后,各诸侯国相互争逐,大贴招贤榜。
  墨家治国尚贤,儒家治国主张选贤任能,儒墨两家尚贤的政治思想成为天下的千里马哲学。天下大势迎来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尚贤导致正当竞争趋向可能,不贤则因导致贫穷落后而使灭绝人性的争夺更趋于可能。
  ***********
  这个就更风马牛了。

  正是因为尚贤,因为争,才有了春秋战国的战乱,民不聊生,只有那些所谓的贤者们大得其利,百姓只能充当炮灰。
  别家争鸣是文化繁荣吗?
  那正是文化的崩溃!
  日期:2016-12-11 19:40:11

  而不重视难得之货,这是抑商拒商的小农哲学,更是野蛮无知的强盗逻辑。
  国家无商不富,天经地义。国家不重视难得之货的生产、买卖和消费,不仅不能抑制强盗,反而陷入“贫穷生盗贼,不贤更争夺”的逻辑怪圈里,盗贼无贵货可偷,必定会去盗窃便宜货,偷米偷油偷菜偷衣之类的小偷小摸现象在民间司空见惯。
  令老聃意想不到的是百姓是否沦为盗贼,与商业没有任何关系,与此相关的是道德和法律问题。
  在原始氏族社会,没有商品交换,没有难得之货,但仍有偷盗现象,人类便产生了道德来制约包括偷盗在内的恶行,但道德太柔软了,起不到强制性的作用,法律随后兴起,治理偷盗,只能靠德法双制,而不是不重视难得之货。
  重视难得之货是商业文明,而不使民为盗是德法文明,社会的进步在于既重视商业,生产难得之货,又重视道德教育和法制建设,使民不为盗。
  故尚贤能,使民正当竞争,重视难得之货,使民尊德守法不为盗。
  ***********
  抑商不对吗?
  历朝历代到今天,你见过哪一个商人不是利己而损人的?
  今天的商业社会,哪个国家的钱不是集中在少数商人手中?
  财富集中少数人手里,民众只能作商人的牛马苦力,尚不能温饱,他们当然要去盗了!

  日期:2016-12-12 09:04:30
  有穷氏这才顺着原路返回中原。为防止九黎返回并镇压其支属,颛顼命应龙族留居在今淮河古渡口寿春一带。
  共工则在拼死掩护九黎渡过汉江后,因被颛顼大军死死咬住,无法渡江,只得且战且退,沿着汉江一路向西、向西、再向西,辗转、辗转、再辗转,最后一直退到传说中的八百里昆仑山……
  但他们却被一座高耸入云的直上直下的大山挡住去路,左面是怒水滔滔的大河,右面是白雪皑皑连绵不绝的高山,没有过去的路……

  按颛顼的意思,恨不得灭此朝食,一战置共工于死地,戮其尸,灭其族,永除后患。可他的人却越追越没了心气。首先是长期作战,疲惫已极;其次是远离家乡,归心似箭;再次是越往西走,气温越低,单薄的中原衣衫,越来越难以适应温差的巨大变化。而气温越低,环境就越荒凉,人烟就越稀少,粮草难继,已成问题。
  但颛顼不管这些,力排众意,执意追下去。于是,就齐集人马,召开动员大会,反复向大家讲了彻底消灭共工巨大而深远的历史性意义,要大家继续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优良传统,将共工彻底消灭在昆仑山下!众人虽不情愿,可看着颛顼那付慷慨激昂,势不罢休的样子,又不敢说什么,只好意意思思的跟上去。
  面对绝路中的共工,颛顼仰天大笑——“哈哈哈哈,共工啊,连天都不放过你!知道这是什么山吗?这就是传说中的擎天柱‘不周山’啊!我看你今天是能爬过去,还是能飞过去!”
  共工也仰天大笑——“你就拿这么个破**玩意儿当擎天柱啊?瞧你那点子出息!有本事,咱们两人单打独斗,不要仗着人多,拿他人作垫背,怎么样?”
  颛顼哪敢单打独斗,被共工激得面红耳赤,禁不住恼羞成怒,拔剑命部下冲过去——谁想恰在这时,突然山摇地动,飞沙走石,日月无光……
  地震了!
  但那时的人,不懂什么地壳运动,冰川融化,对所有的自然现象,都以为是神明的意志。而如此空前大地震,显然是神明对颛顼意志的彻底否定!颛顼的人吓得抱着脑袋,俯伏在地,闭眼一个劲的哆嗦……
  大地终于恢复了平静,人们心惊胆战的睁开眼,惊异的发现那个一峰直插云天的不周山不见了,唯见乱石填满了山谷与河川——而共工长须飘飘,犹如天神一样,在他的部族簇拥下,迎风屹立在他们面前……
  颛顼起身大喝一声,命令部下冲上前去,杀光对方——但人们却闻令一哄而散,转身就跑……
  颛顼无奈,只得跟在众人后面,恨恨的返回中原。
  而此时的中原大地正闹洪水,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大战之后遇大灾,先前还可归罪共工,现在则只能归罪战争,自然怒气渐指颛顼。而那场大地震,便在人们的口口相传中,逐渐演义成了共工西走昆仑,被擎天巨柱不周山挡住去路,一怒之下撞过去,竟一头把这擎天柱撞折了,遂致天蹋东南,地陷西北,天河水直泻人间,泛滥成灾——
  这显然对颛顼很不利。
  因为,他虽然打败了共工,但战败的共工却变成了神,他则仍是人。神当然比人有权威,有号召力。

  他又睡不好觉了。
  于是,又半夜三更的召集起了会议。
  “现在下面思想混乱,人心浮动,已经到了非抓不可的地步了!”颛顼恨恨的说。
  “是!”一个部下马上附和道:“陛下说抓谁,我们马上就去抓!”
  “我不是让你们抓人,而是抓舆论宣传!”颛顼皱起眉头教训道:“为什么一件事会传得变了样呢?舆论宣传工作没到家嘛!即如那场地震,为什么会传成头撞不周山呢?没重视舆论导向嘛!因此呢,这事要说成是共工贼心不死,被打到昆仑山下了,还不望破坏生态环境,一心要把擎天柱不周山‘挖’倒,把天下万族统统砸死!你看,一个‘挖’字,性质就变了嘛——”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