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到底丢失了什么?(一)霸下篇》
第7节

作者: 教你说人话2016
收藏本书TXT下载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故者,先人之迹也。对比先人走过的道路,可以知道今人所走之路的是非对错,是谓以史为师!而今人所倡、所导、所走的路,究竟对不对,只要看看今人对“社会”概念的解释,就知道了——
  “以一定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总体。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存在的基本条件。”
  对吗?
  对。
  物质生产与物质资料合称,就是“生产资料”。而以生产资料为基础组合的社会,当然是谁占有它,谁就是社会的主宰。人与人的关系,也就成了生产者与资料占有者的关系。这就是今天的“商业”社会形态。
  错吗?
  错!
  上古先民的生存条件非常恶劣,独立的个体根本无法生存。大家到一起,不是谁求着谁,谁恩赐谁,而是共同的生存欲望,使大家必须团结在一起,根本就不存在和自己没关系的事情——谁都离不开谁,才是“社会”形成的基础。

  而抹去了“人人需要人人”这个社会形成的基本原则,无疑就把人人依靠人人的“社会”关系,变成了人人依靠生产资料占有者的“人身依附”关系。
  人身依附,在社会学上的定义,就是奴。
  因此,在一个以“人人”为基础、谁都离不开谁的社会中,人的生产行为是“自觉”的。在这样的社会中,当某个个体单独猎获、渔获、采获到“资料”时,他感到的除了“获”的兴奋,更多的是“获”的荣耀。这荣耀来自他可以对自己的社会有所“贡献”,而且是他个人单独完成的!此时此刻,他的思想里绝无一丝一毫个人占有的概念,也没有这种行为“很高尚”的感觉。
  而以“资料”为基础的社会,恰恰相反,人的生产行为是“被迫”的。因此,社会成员的所有行为,都以“占有”资料为目的,捞足占足以后,捐点、献点、拍点、照点,一副社会楷模,高尚典范的派头,不仅有获的兴奋,也有获的荣耀,但就是没有廉耻。因此,当自觉的生产没有“资料”时,人人可以自觉的共患难、共命运,因为没有“责任者”;而被迫的生产没有“资料”时,人人自然将归怒、抛弃责任者,重新寻找依附人——

  这就是社会革命。

  而以一个错误的社会概念指导下进行的社会革命,其结局也只能是革命者以革命的名义,成为社会新的依附人。
  可见,当孙猴子打上天庭,大闹天宫,自封“齐天大圣”的时侯,它确实不愧一个追求自身解放,追求平等自由的平民英雄,一个真正的革命家。但当它以齐天大圣及英雄革命家的身份,用金箍棒敲打土地神,一口一个“土地老儿”的时侯,则显然已和玉皇大帝及王母娘娘一样,也把“社会”置于自己的权威与暴力之下。
  这可真是人妖不分,正邪难辨!
  因此,就算这妖猴儿真的革命成功,改天换地,对“社会”来说,也不过是换了一个新的“依附人”而已。
  而已……
  日期:2016-12-10 09:10:58
  5、从愚公移山的原型说起

  颛顼的使者一路磨磨蹭蹭,最终还是不得不硬着头皮来到共工部落。
  共工昂然立在部落明堂前,沉声问道:
  “来干什么?”
  “传、传令……”
  “什么令?”
  使者战战兢兢的背起来:“查、查共工不敬天、天地……不不、不恤民生,自任任、任职以来,到处毁山断脉,破坏生态环境,惹、惹怒各路神明,降灾不止,旱涝不定,民不聊生,遍地哀、哀鸿……故令共工向天下谢罪,自缚帝都,听侯处理!否、否则,帝将代、代天行罚,悔之晚、晚晚……”
  “放屁!”众人齐声一吼,吓得使者尿一裤子……
  共工部族原在太行山边的今河南辉县一带,因土地近山,高低不平,高则缺水,低则湿涝,极不适合耕种。共工不畏艰辛,带领大家铲高填低,开渠引水,陆续平整出了大片耕地,受到黄帝高度关注,正好他又是炎帝姜姓嫡裔,便任命他为共工,从土地工程方面推广农耕文明。

  故,辉县古称“共”。
  共工上任后,便到中原腹地大规模的开展平整土地,围偃蓄水运动,受到人们欢迎与尊敬。后来,共工为方便工作,就定居在今河南洛水、伊水流域。
  想不到颛顼竟以此为罪!
  “欲加之罪,何患无词?”共工冷笑一声,平静的对大家说:“不要理他。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看他能一手遮了天不成!”
  可令共工没想到的是,群众的眼睛虽然确实雪亮,但看进去的,却只有眼前利益——得利你是他祖宗,失利马上翻脸不认人,与疯狗无异!
  而此时正处在第四纪冰川消融后期,气侯变幻无常,说涝就涝,说旱就旱,让进入农耕的族群常常茫然无措,以为一定是哪方面得罪了神明。颛顼借此归罪共工,使人们一下找到了替罪羊,众怒所向,共工很快被孤立起来。共工这才感到问题的严重性,但为时已晚,颛顼已大军压境。使者又来到共工面前,一改前非,趾高气扬的命令共工投降!
  “去你妈的!”众人上去就是一顿暴揍。

  然后众人一齐向颛顼大军冲过去,齐声怒吼——
  “去你妈的!”
  双方从早杀到晚,伤亡惨重。共工一方毕竟人少,面对十数倍强敌,渐渐不支,身陷重围,眼看就要不行了。正在这紧要关头,战场南面突然杀声震天,一彪生力军杀进重围,左冲右突,打得颛顼溃不成军,东逃西窜。双方定神一看,原来是九黎前来参战!幸亏这时天色已晚,双方罢战回营。
  共工一谢再谢,九黎却不以为然:“谢什么谢啊!你们是为了我们才弄成这样啊!早知会一声,我们早来了!”
  接下来的数天内,又是数场恶战,虽然共工一方的人数还是少于对方,但士气高涨,再加九黎南方数十支属陆续来援,故越战越勇。颛顼一方原本理屈,虽然人多势众,可面对惨重伤亡,心怯畏战,渐渐不支,终于败阵,一路退过黄河。双方拒河而阵,进入对峙状态。
  按九黎意思,就该趁胜打过去,一举推翻颛顼,拥立共工为帝。可共工不同意,说帝要靠战争决定,那谁有了实力,谁就可以争帝,咱们过去都有过惨痛教训,不能再这样了。九黎说这次可是他们先打你啊!共工说正因为这样,我才只是自卫。九黎担心夜长梦多,说可得小心着点东边少昊后裔,要是被颛顼拉过去,可就不好办了。共工也正担心,就派使者前去探虚实。
  使者见到少昊后裔首领,刚要说话,就被止住,随即叫上一人,原来是颛顼的使者。首领说:“我都没让你们说话,因为我知道你们要说什么。所以,现在当着你们双方的面,我明确告诉你们——我们反对战争,决不会支持任何一方打另一方!如果你们有和平意愿,我们愿为双方调停。你们回去吧。”
  使者回去后,共工和九黎放心了,就让九黎的数十支属回去,以确保粮秣供应,作长远计。而颛顼则冷笑一声,因为他压根也没指望少昊一族帮他,不过是借此麻痹共工罢了。其实他真正想拉的,是也在东边少昊区域的应龙族。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