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猛唐朝》
第15节

作者: 九月长林
收藏本书TXT下载

  王世充曾任江都丞,江都宫监。而领导隋炀帝杨广,又成为江都的常驻人口,王世充经常送些“精雕细琢”工艺品之类的,工艺品获得了杨广喜爱,爱屋及乌,爱器及人,王世充的官儿自然也不停的升。
  瓦岗军围攻洛阳的时,杨广派王世充,领两万江淮劲卒救援。在洛阳城下,王世充和李密干了六十多场仗,不分胜负。
  俗话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从”。在杨广这里,就是句废话。领兵的大将再遥远,杨广的诏书也会按时送到。
  日期:2017-07-09 19:43:41
  遥远的兄弟啊,你要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因为千里之外的杨广时刻挂念着你,他会把自己脑中虚幻的想象,写到圣旨上,六百里加急,送到你的手中,你打开了它,诏书上要洛阳诸军,皆受你王世充节度,且立刻消灭李密。

  你身为军人,执行皇帝命令是你的天职,但你知道现在的战况,不是蛮干就可以消灭李密。你看到盖着“皇帝之宝”猩红大印,像是历历在目的皇帝威严,让你先软了三分,在矛盾中,你最终选择欺骗自己,忽视那些无法攻击的客观事实,你自我论证着自己方案的可行性,但你的心中隐约感觉到不踏实的浮飘。
  你在侥幸之中制定进攻方案,你在侥幸之中发动攻击,你在侥幸之中忐忑不安。
  618年正月,王世充面对杨广的催促,硬着头皮上了。为了贯彻诏书,王世充主动进攻李密,并且在洛北开门红,小胜李密,隋军进驻巩北(巩县北)。
  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大战将临的紧张气氛下,双方对于汤圆,是没心情吃的,未知的明天,苦涩了内心。

  不是滋味的王世充令各军,自行建造浮桥渡过洛水(洛水与黄河交汇地在偃师,不在洛阳)。
  我相信那时,是没有专门的工程兵的,这一任务,可由任一兵种兼任,比如喂马的、扛枪的、劈柴的都可能被选中,只要你被领导看到,都存在这种可能。
  无法标准化的后果,是造桥的进度有快有慢。比如虎贲郎将王辩,成功到达彼岸了,某些部队还没找到船。
  日期:2017-07-10 12:51:19
  先过河的王辩,没有干愣着看兄弟部队的热火朝天的搭桥,而是带兵直接往李密营栅里,冲撞而进。
  李密营里,本来就够挤了,偏偏还有人往里面挤,挤就算了,还一边挤人,一边砍人。
  炸了锅的李密营内,被王辩闹的天翻地覆。这感觉,大概像是北京八通线地铁的早高峰,站在车里面就够挤了,偏偏有人在里面来回走动,不停的搅和。
  换谁都崩溃啊!
  李密大营里,确实要顶不住了。
  然而,事情的发展总是具有戏剧性。
  极可能没有过河王世充,也许想对过河的部队,进行从新编队,或者发布新的攻击方案。
  总之,王辩在李密营里,翻来覆去大好时机,王世充没有看到。

  号角响起!
  这是收兵的信号。
  但对于正在李密营里面,翻云覆雨的王辩部队来说,却对号角有着不同的解读。
  是战略总退却?还是自己成为弃子?
  即使以上都不是,那么兄弟部队的撤退,很可能导致自己身陷重围。

  别多想了,回去的路很挤的,赶早不赶晚,赶紧排队去吧
  所以,前一秒,还恶狠狠的瞪着瓦岗军的隋军。现在的眼神,则变成了“你别过来”的真情流露。
  本来势不可挡的隋军,顿时,蔫吧了往回跑。
  狮子变成了羚羊。
  从李密数次被流矢射中的记录来看,这个人,喜欢在火线上乱逛。这一战机,当然无法逃过他的双眼。
  如此良机,岂可弃舍!
  李密立即组织敢死队,死死咬住撤退的王辩,与隋军贴身肉搏,白刃翻飞,长枪乱捅。
  日期:2017-07-10 19:00:50
  刚过浮桥,乱糟糟的正在等待组队的隋军,堆积在河边。突然看见自己的兄弟部队,如潮水般的往回跑,而他们后面,还跟着一群凶神恶煞瓦岗军。

  河滩边的隋军透过前面攒动的头盔、铠甲的缝隙,看见向着他们奔跑的兄弟部队,不断有人倒下。追击的瓦岗军,向逃命的隋军背后射出箭矢,“嗖嗖”声不绝于耳,处在的狂奔中的人被击中,身体猛地向前栽倒在地上。有的试图抵抗,但却引来更多的瓦岗军,将这个“中流砥柱”包围起来,没多久,“中流砥柱”也消失在瓦岗军的士兵进攻的洪流中。
  河滩边的隋军骚动起来,羊群效应,几乎成为这些刚过河隋军的本能反应。
  虽然不清楚敌军有多强,但看见王辩部队的奔跑,让这些刚过河的士兵,双腿不停的使唤,慢慢向桥上移动。
  保险一点,以防万一。
  如果一个人这么想,那么过浮桥对他来说,可以优哉游哉的走过去。
  如果很多人这么想,那么浮桥对于他们来说,大部分人都没有机会踩上去。
  很显然,大部分人的想法是一致的。
  上了浮桥的,发现前边的路,被先他们一步过桥的人堵瓷实了,过桥的拥挤性也决定了断不会有加塞的可能,人们只能老实的排队。同时新来后面的人,还在不停的向前顶,希望前面的人不要磨蹭,赶紧过桥。由于地方实在狭小,在推搡与谩骂之中,不断有人被挤落掉进河里。

  日期:2017-07-10 20:10:14
  这最终导致了“洛水浮桥踩踏、溺死事件”(争桥溺死者万余人)。
  没挤上桥的,用手沾了沾正月的冰寒刺骨的洛水,一咬牙,扑通扑通的跳进河里冬泳。希望能在沉底儿之前游到河对岸。
  王辩的部队,肯定最没有希望过桥,因为排队的人太多了。他们作为最后才赶到,只能望望挤成一团的人群,叹息一声。
  工作态度积极的员工王辩,现在面临着上天无门,下地无路。
  王辩死于乱军之中。

  李密的瓦岗军,追赶到河边后,他们几乎没有费什么力气,也不用怎么动手,看着他们的敌人推搡、拉扯、踩踏、惊叫、谩骂、落水、挣扎、呼救、冒泡...
  洛水上留下密密一层浮尸,向着下游缓缓飘去。
  当夜,北风呼呼,冻雨淅沥,春寒料峭,那些衣服淋的湿漉漉的隋兵,加速了身体热量的散失,他们的身体慢慢的失去知觉,感觉自己像羽毛一样飘向天空,不知不觉中,连这片羽毛也消失在意识中。
  数万隋军冻死在无边的黑夜中。
  王世充的侥幸变成了不幸,他辜负了皇帝的厚爱,不仅使的朝廷蒙羞,还让国家遭受如此大的损失,他内心有愧。但这些精神上的负担,都没有军法处置的恐慌更让他恐慌。他在内心的愧疚与对生命担忧的复杂心情下,没有逃回洛阳,而是乘船渡过黄河,到了北岸的河阳。有自知之明王世充,向越王杨侗请罪,试探一下,若是真的要治罪,就不废话了,他还要赶紧跑路。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