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 挨打太轻》
第15节

作者: 火柔
收藏本书TXT下载
  其实义律也是参照葡萄牙人在澳门,为了获得同样的公平待遇而提出要求,并不过分。林则徐的好友魏源曾认为这是处理与英外交关系的良好转机,如果林则徐在这个问题上慎重考虑并积极斡旋,则以后大清与英国不会搞得剑拔弩张。
  魏源先生的想法是不能把事做绝,应当留有余地。这也没错,关键是中国有句俗话说“听话的孩子有糖吃”,葡萄牙人在澳门多少年来对大清的态度就是“恭顺”,而英国人事事上都跟大清来争,很显然就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就不该给糖吃。
  义律提出的要求被林则徐直接顶回,再看给的那点茶叶,他也不敢收,也不能收。收了就等于在林则徐那里认栽,收了如何跟本国和他国的商人交代,如何给大英政府交代!
  义律没有了选择,只得跟林则徐对着干,当然这局势就越来越糟。
  义律停止一切与林则徐之间的谈判,并下令严禁英国商船装载那批茶叶。消息传到林则徐那里,林则徐大怒,同样下令不许任何人动那批茶叶。这下可好,正是夏天高温多雨时节,一千六百四十箱茶叶就在码头露天堆放着,日晒风吹雨淋,没多久,茶叶就变质了,成了一堆垃圾。
  日期:2017-06-03 12:40:04

  想当初,发生于大清乾隆年间的北美波士顿倾茶事件,才倒了三百四十二箱茶叶,就挑起了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如今烂掉了一千六百四十箱茶叶,可想而知,幸亏是在中国,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关于茶叶问题,还有其它说法,在《清代之竹头木屑》一书中记载:向闻林文忠公(林则徐)烧西商鸦片烟土而不给价,故致启衅。近闻人言,彼时实以茶一箱,易烟一箱。而茶为胥吏所办,中多杂以砂石。既至欧洲,又以不能售,寄回。商人耗本无算,遂致激成衅端。
  说法虽多,但终归总结,是林大人没做到承诺,答应给英人的茶叶存在着问题。
  义律生气归生气,不要茶叶,不同林则徐谈判,不肯具结,可是他自己也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
  林则徐虎门禁烟事件被洋人报道,消息在本年六月二十日即已经传到大英帝国首都伦敦,并引起热议,英国本土对义律的批评声高,因为英国国内对于义律向林则徐示软,及其不应该和没面子,并且政府还得为义律的不得当承诺,在财力困难的状况下,拿出二百五十万英镑赔偿那些鸦片贩子。
  而那些鸦片贩子得到的赔偿远远不足以覆盖他们的损失,并且尽管林则徐烧了很么多鸦片,可英商还有大把的鸦片囤积,都放在南洋和新加坡的港口仓库,这些鸦片本来都等着运到中国伶仃洋销售的。可现在只能积压。故此鸦片贩子的愤怒也发泄到义律身上。
  义律官小职微,大事其实做不了主,尤其是不敢答应林则徐提出的“货没官,人正法”要求。西人重人权,即使有罪,也须给罪人以辩解机会,大清政府,认定你有罪,说砍头就砍头,说下牢就下牢。
  原来的东印度公司于道光十三年解散,故此他惟有写信回国,请示国王和议会。而当时通讯并不发达,义律等回信最快也要半年。
  林则徐如果耐心一点,等到英国的回复再做决定,说不定事情会朝缓和的局面发展,这也是林的好友魏源认为的又一个转机,可惜被林则徐一鼓作气搅乱。
  但是话说回来,现在双方并非是在谈判,而是大清做出的决定需要执行。林则徐其实等英国女王的回信已经很久,就是等不到,他不知道他那封信根本就没到人家女王手里,故此,他已经不耐烦等了。退一步说,不管英国女王态度如何,林则徐的“甘结”政策,是不会改变的。
  当然林则徐做事有点固执,变通方面做得不理想,英人虽然在他眼里属于蛮夷,劣等民族,但是兔子逼急了也会咬人,何妨采取温和的态度呢!
  所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处理事情都要有个弹性,太直则易折。林则徐科举才出身,四书五经必定滚瓜烂熟,此时此刻,林则徐是否忘记了《大学》所云“知止而后有定”,则无从得知。
  其时,林则徐固然固执,可义律也是着急,跟林则徐闹僵,并非他的本意,那也是事赶事,一步一步发展到这个地步的。林则徐、义律双方都有压力。比较而言,林这边毕竟有政绩在先,压力自然小了许多,此时,林则徐要占主动。

  可惜林则徐审时度势,没能把握好主动优势,竟然能化主动为被动,这也是他的好友委婉指责他的原因。
  拖到五月,发生了一件事,即“林维喜案”,更是将双方的矛盾挑深。
  这时英商货船不能靠岸,都滞留在香港九龙尖沙咀一带海面。五月十七日那天(农历),英商货船卡纳特克号及曼加勒号上的一帮水手,耐不住寂寞,跑到岸上喝酒。由于长时间的不愉快,导致他们喝得烂醉。在酒精的刺激下,这帮水手攻击性猛增,居然毁坏了当地一座庙宇。最终,英国水手和村民发生了冲突,并引起打斗,事件中,村民林维喜受了重伤,不治而亡。
  义律正在等本国政府的回复,此时,他就怕出事进一步刺激林则徐。听闻这件事发生,义律非常生气,但生气归生气,他也不能眼看着那帮水手被大清抓住,以眼前的形势,林则徐的强硬,势必砍了那帮家伙的头。因为大清是不会给那帮家伙辩护机会的。之前总督邓廷桢就干过这种事。
  生命权大于外交争执,明知理亏,义律却不得不选择单方行动。
  义律比林则徐快,抢先一步赶到事发现场,给了死者家属一千五百英镑抚恤金,给了目击证人二百英镑,给了村民一百英镑,又给了当地官员四百英镑,得到默许,然后将一帮水手带走审讯,问明闹事的是五个黑人,但这个五个嫌犯中,谁是主犯谁是从犯则一时没问明白。

  黑人并非是非洲黑人,而是印度原住民,他们常年被日晒,皮肤很黑。
  这么大的事,林则徐自然也很快知晓,马上让新安县知县梁星源查办此案。新安县当时管辖范围包括今天的深圳和香港区域,尖沙咀正是香港地方,故此交由梁去处理。
  这案子一点都不复杂,反正是洋人打死了中国人,至于为什么原因,梁大人也不去深究。为何,做的是大清的官,怎么着也不能替老外说话?再说梁清楚,林大人正跟洋人对着干呢!故此,一股脑把责任推给洋人就是正理。
  林则徐催义律“具结”,正生气呢,忽然来了这件事,当下更为恼怒,英夷胆敢藐视钦差大人,那就是藐视大清皇帝,藐视大清天朝。于是林则徐当即要求义律交出凶手,由大清政府处置。
  其实义律审问不出来谁是主犯,已然下了悬赏令,能告发主犯者,重赏。
  接到林则徐要求,义律提出同意赔偿死者家属,但拒绝以凶手抵死,要求自行审判凶手。
  本年七月初四,义律在一艘英船上开庭审理此案,并邀请大清派员参加,当然遭到林则徐的拒绝。经过控辩双方论证,最后那五名黑人分别被判处监禁和罚金,而后送到英国本土监狱服刑。随即义律将此审判结果告知了林则徐。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