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三百年:积贫积弱的铁血帝国!》
第49节

作者: 青埂12345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06-24 11:29:16
  更新88(大宋三百年赵匡胤卷 第八章 谜团8)( 每日更新)
  七 流言、天象、王气: 山雨欲来风满楼
  正月初二,慕容延钊率领先锋出发,首都开封流传了一则谶语:将以出兵之日,策点检为天子。
  对于这个流言,整个开封都传开了(外间汹汹,都下喧然);但是皇宫大内一无所知(内廷宴然)。

  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了,根本不存在这么一个蹊跷的流言,或者即便存在,也是小范围传播。这不过是赵匡胤同志兵变成功后,大宋官方神化太祖,搞得一个马后炮式样的谶语,谶语就是天意,流言就是民意。
  赵匡胤在舞台剧里精心设计了两个场景
  民间:点检做天子
  大内:对于流言,我始终无动于衷。好好过年,我什么也没听到。
  这样无厘头的场景设计,无非是为了证明赵匡胤同志当皇帝是顺天承运,合乎民心。当然,从另外一个方面,也暴露出赵匡胤当皇帝的非被动性。
  如果是被逼的,何必要舆论上夸大或者造假呢?
  正月初三,大军开到陈桥驿。星象大师苗训就看到了怪异天象:两个太阳掐架,一个太阳最后把另外一个太阳掐死了。为了证明自己没有说谎,苗训找了赵匡胤的门吏楚昭辅,然后他对楚昭辅表示:此天命也。
  苗训这个人,在后世戏曲中被描绘成跟诸葛亮、徐茂公齐名的著名军师,当然,在历史上,除了这则预言,我们看不到他的其他著名谋划。
  为什么苗训会找到楚昭辅,为什么其他人看不到的天象,这两个人看到了,为什么大兵们都相信?
  情况应该是这样的,苗训同志是星象专家,赵匡胤同志想要兵变,就派自己的门吏楚昭辅去找苗训,为自己的的兵变加入天意,制造舆论。

  苗训同志心领神会,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看到了一日克一日的天象。一般人是肉眼凡胎,自然看不到。苗训就把自己的研究结果(其实是否出现这种天象并不重要),告诉了楚昭辅,然后告诉他:当换新天子是天命。
  楚昭辅同志可能也看不到(如果没有天象),但是,他表示,他看到了。然后两个人在军中传播天意:一日克一日,当出新天子。
  两个人添油加醋,煽风点火,把大兵们迷得神魂颠倒。这么一传播,全军都知道了。大兵们也选择相信,于是第二天发动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
  苗训看到天意,是因为领导有指示,或者是他有意创造天意,为自己日后谋取富贵。
  楚昭辅相信,是因为,一旦赵匡胤称帝,他就是开国功臣。
  大兵们相信天意更简单,他们不懂,他们相信专家苗训的的话。并且,兵变对于他们而言,实在是十年一遇的好事儿,他们回头就可以抢劫开封百姓,一下子就能成为暴发户。
  简单一点,他们有共同的利益,就是成为从龙之人,升官发财。
  没有永远的皇帝,没有永远的天命,只有永远的利益。
  现在,大军中所有人的利益合流了,赵匡胤就自然成了皇帝。
  而这背后支撑一切的,还是实力,赵匡胤有最强大的实力,最强大的暴力,而历史的元规律是,暴力最强者说了算。
  所以,有了实力,天命就来了。
  天命来了,天命不可违,所以赵匡胤只能当皇帝了。
  当然,除了天意外,赵匡胤同志还有王气。

  赵匡胤在兵变前,有三个人看到了赵匡胤的王气:杨徽之,郑起,韩微。他们都认为赵匡胤有人望,不适合掌管禁军,但是很遗憾,虽然看到王气,但是别人不相信。
  赵匡胤同志,也曾经自夸过自己的帝王之相:当年周世宗见到方面大耳的,就杀掉,我就在周世宗旁边,我的脸更方,耳更大,我还是活得好好的。
  赵匡胤同志固然是方面大耳,但是说柴荣见到方面大耳的人就杀掉,基本就是胡说八道。除了赵匡胤同志的单方面口供外,我们看不到任何证据。
  所以赵匡胤同志的口供,属于孤证。

  孤证和孤掌一样,难鸣。
  在证据法方面,单凭口供是没有办法办法作为定案的依据的。
  所以赵匡胤的成功,不是靠长相,也不是靠天命,更不是靠王气,而是靠实力。按照《长编》的话是:赵匡胤太强大,军衔最高,威望最大,人望最盛,中外推戴(再迁都点检,掌军政凡六年,士卒咸服其恩,普立大功,人望固已归之,于是主少国疑,中外始有推戴之意)。
  说白了,赵匡胤能发动兵变,就是因为暴力最强大;兵变能够成功,也是因为暴力最强大
  日期:2016-06-24 11:31:46
  更新89(大宋三百年赵匡胤卷 第八章 谜团9)( 每日更新)
  八 我是被逼的:赵匡胤的自白书
  我当这个皇帝吧,其实完全是被逼的,当时的情形时这样的。
  大年初三,我牺牲了跟家人团聚的宝贵假期,在大臣的撺掇下,率领大军出征。我们驻扎在开封东北四十里的陈桥驿。
  当天晚上我心里苦闷,满朝大臣都是很可恶的嘴脸。他们都在和家人团聚,却让我背黑锅,带着大兵们去打契丹人。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我想起了王维的这首诗,很想念四十里外的家人,心理很惆怅。到了夜晚,月亮升起来了,月光透过窗户,照亮了我的寝室。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这是李白的诗吧?写得真好,我感同身受,心理很难受。
  我的思乡病又犯了,老婆,孩子,母亲,弟弟。他们都在四十里外的首都开封,他们也在想念我吗?我是一个很重感情的人,事母至孝,你们知道,据说后来连皇位继承这么大的事儿,我都听了妈妈的话。
  咫尺不相见,实与千里同。
  我真的很想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捶捶后背揉揉肩,刷刷筷子洗洗碗,抱着我的好媳妇儿,搂着我的心尖尖(儿子们)。
  但是,我办不到,我是个军人,我要保卫家园。
  想到这里,我就想哭。
  我很惆怅,我很愁苦。
  于是我就喝酒,一个人喝闷酒,我告诉我的门卫们,让我好好喝酒,你们谁都不能打扰我,我就一个劲儿的喝酒。
  举杯消愁愁更愁,这句好像也是李白写的吧。写的真好。
  我现在就是这么一种感觉。

  越喝心理越愁,越愁我就越喝……
  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就喝醉了。你们都了解我,我就好这口。我喝的迷迷糊糊,潜意识里听到外面很嘈杂,听到他们在说什么出了两个太阳。
  我喝的很醉,我觉得这不是扯淡吗?天上怎么可能有两个太阳呢,这帮大兵们估计是喝高了。
  然后我就醉的不省人事,完全丧失了意识。
  我就做了一个很好的梦,在梦里,我跟全家围着母亲吃团圆饭,其乐融融。
  我一觉睡到第二天黎明,天蒙蒙亮,外面的嘈杂声把我吵醒了。我很生气,这帮狗娘养的,不好好睡觉,在我的寝室楼边乱叫个什么劲儿。
  这时,我的酒也醒了,我揉揉眼,听到了外面各种声音,武器撞击声,喧哗声,还有大兵们的喊叫声。
  我心底一沉,妈呀,不会是士兵们因为无偿加班,而且朝廷没有发红包,就闹哗变了吧?
  正在这时,掌书记赵普进来了,赵书记告诉我,外面的将士们要立我做天子。我心里很郁闷,这不是胡闹吗?这不是造反吗?我赵匡胤赤胆忠心,谁人不知?周世宗对我恩同再造,那个不晓?让我做天子,对得起尸骨未寒的先帝吗?
  我跟赵书记表示,一定不会放过这帮狗娘养的,我走出去准备叱骂这群家伙。
  刚走出房门,一群无礼的士兵就把我控制住了,这帮狗娘养的丝毫不管我如何愤怒、挣扎和反抗,他们给我穿了一件黄色的衣服。直到把衣服穿上去,他们才让我动弹。
  我这时觉得我是掉到了猎人的陷阱里,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虽然到处都是人,但是我喊破了喉咙也没有人搭理我。

  我赵匡胤从军这么多年,何曾遭遇过这般侮辱,我很生气,我骂娘。可是他们就是不肯收手。直到把衣服穿好,士兵们才还我自由。
  然后这些士兵们就齐刷刷跪在地上,高呼万岁。这时,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突然发现,我身上穿的居然是黄袍,皇帝的正装。
  让我穿黄袍,还喊我万岁,这不是已经逼着我造反了吗?
  我已经出离愤怒了,多次拒绝他们的无理要求,但是胳膊拧不过大腿。他们人多,我也没有办法,我很想把黄袍脱下来,但是有专人盯着,我根本没有下手的机会。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