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伟哥讲『山海经』——讲那个逆天的上古世界》
第60节

作者: 听伟哥讲山海经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1-24 22:15:24
  其实这类洞窟在欧亚还有一些,但因为特征不太出土,我这里也就没列入比较对象行列。其中土耳其卡帕多奇亚地下城算是最为出名。卡帕多奇亚地下城不但数量多,而且极其复杂,所沿用的年代又很长。而后来又有不同程度上的发展。由上古时代的单层洞窟发展改造成后来的五六层洞窟。因为后人居住和改造过于频繁,所以,上古时代的印迹都已经磨灭,难以作为证据印证。不过我们从这种活动场所的独特性和洞窟开凿的形式,还是隐隐可以找到上古时代的线索。

  土耳其卡帕多奇亚地下城
  日期:2017-01-24 22:16:06
  列举完了这些,我猜想会有很多人不服:凭什么你说这些石窟是万多年前开凿的,而不是一千多年前,几百年前开凿的?你有证据没?伟哥我在这里很认真地回答:我是有证据的,而且还有铁证。且听我一一道来。
  这些石窟,年代久远,久远到没有记载,也没有其他相关凭证,所以,直接证明是完全不可能的,我这里只有搜集相关的特征进行比较推理。如果谁非要我出示第一手证据来证明我的观点,那很抱歉。本人不是那个年代穿越而来,就算穿越而来,也不可能带上那时代的信物来证明。有不便的请原谅则个。
  我在查找这些上古石窟的同时,也在沿海这块搜集了几个后世有开凿,有的并且住人的石窟。我想将这两种不同的石窟做个对比,以便让大家了解不同年代开凿的石窟有什么不同之处。通过不同之处的鉴别也可以更好地对这些石窟进行年代定位。
  日期:2017-01-24 22:41:13
  这几个石窟就是现在浙江台州的长屿硐天、黄岩石窟和蛇蟠岛石窟。因为对环境不太熟悉,同时时间又比较紧迫的缘故,我就干脆选了这三个石窟来比较。虽然说都在浙江台州,地方显得拥挤了一些,但用来做个对比资料应该还是可以的。
  长屿硐天
  长屿硐天

  长屿硐天
  日期:2017-01-24 23:24:56
  大家有没观察到,这三个石窟的岩壁上有不少地方都被打磨得平整光洁,且保留有一定规律的细纹,跟前面的四个石窟有相近、相似、相同之处。尤其是与伍山石窟比的化,简直是如出一辙。无需要费多大的精神,我们就可以指认这三座石窟跟前面的四座石窟属于同时代的产物。
  历史的惊喜往往就在这不经意之间,这不经意之间,上天就送给我一份厚礼。有了这三个石窟为案例,我的论据就更为充足,论证也更为有力。当然,我后来还找了其他石窟,但处于地理环境的不熟悉,网上看到好几个出名的石窟都是当代开发的天然洞穴,没有案例价值。于是,就只能拿着这三个石窟做比较。

  就在我比较的过程中,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我采用的上古开凿的石窟是在隐秘之处,到当代才发现。或者在开放地区,但早已经废弃。那么有没有在开放区域开凿的石窟被后人利用了的呢?比如用来做某种用途,或者干脆搬进去居住,这样岂不是好?怀着这个想法我重新对长屿硐天、黄岩石窟和蛇蟠岛石窟这三个石窟进行分析,很令人欢欣的结果:这三个石窟也是上古时代开凿的。只不过因为处在人类繁盛的地方,所以一直以来被人们利用而后人却不自知。

  日期:2017-01-25 21:47:22
  下面,我就这几个石窟进行分析比较,以此来辨别上古石窟跟后代石窟之间的异同点。
  一、上古挖掘的石窟洞壁平整,且有规则的纹理修饰。
  通过对上面几个石窟对比,我发现了一些相同的特征。其中一点就是洞壁平整,同时刻有整齐规则的纹路。大家有没发现,哈尔�6�1萨夫列尼地宫这根泥柱子上的纹路跟龙游石窟的柱子纹路非常接近,而开凿方式则如出一撤。相同的特征印证着同一文化,同一做工意味着同一时代,当两者重合的时候,那么,其结果也无需怀疑了。由此可见,马耳他岛上的哈尔�6�1萨夫列尼地宫和中国的其他四个石窟应该是同一时代的产物。

  日期:2017-01-25 21:53:58
  二、上古开凿的石窟都有柱子。
  上古开凿的石窟都有相对比较粗糙的柱子,虽然这些柱子看起来不像后世的柱子打磨得那么精致,但修饰得倒也齐整。而且通过这四张图,我们不难发现,在建筑风格一致的基础上,哈尔�6�1萨夫列尼地宫的一排柱子制作得最为精致。不但柱子四个面,四条边角线很整齐,而且所有柱子排列也极为整齐。相比之下,其他三个石窟的柱子就显得杂乱多了,龙游石窟还好一点,古石宕遗址和花山谜窟尤为突出。从制作工艺的发展情况来看,哈尔�6�1萨夫列尼地宫时间当然最靠后。所以,我们由此可以判断挖掘石窟的习俗是由东亚向西方传播的,直接一点说就是西方挖掘石窟的习俗是由东亚传播过去的。

  日期:2017-01-25 21:55:53
  我仔细查看了前面提到的长屿硐天、黄岩石窟和蛇蟠岛石窟三个石窟,再加上伍山石窟,四个石窟都有明显的上古开凿特征,由此可以证明,这四个石窟是上古时代的先民开凿的: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这几个石窟中的洞壁都有很明显的上古开凿工艺痕迹,跟前面的龙游石窟、花山谜窟的洞壁开采工艺如出一撤,所以将这些石窟判定为上古开凿的石窟是不成问题的。只不过这些石窟因为开凿在比较显眼或便利之处,所以,同时又被后世进行了改建。而改建后的石窟因为缺乏相关的记录,所以并没有人认为这些石窟最初其实是上古开凿的(除本人之外,其实那些没有被后世改建的石窟比如花山谜窟也同样没人猜想到是上古开凿的)。

  日期:2017-01-25 22:00:20
  三、上古石窟跟后世改建后的风格对比
  上面四张图是我分别从网上找到这四个石窟的相关图片编辑而成,从这些图片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上古开凿痕迹跟后世改建痕迹。而通过两者之间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不同时代开凿的不同特点。
  其中第一点,上古开凿的石窟是有柱子的,而后世改建的石窟没有柱子。前面的龙游石窟、花山谜窟等没有被后人改建的石窟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些石窟中都有大量的四边形柱子,有规则的,也有不规则的,但基本上都是四边形,而且数量还不少。而在这上面这四张图片中,我们竟然看不到一个柱子。所以,那些原本已有的柱子在后世的改建中都被去掉了。对比之下,马耳他岛的哈尔�6�1萨夫列尼地宫是有柱子的,因为这个特征相合,由此可以证明,哈尔�6�1萨夫列尼地宫是上古开凿的。

  第二点就是改建后的洞壁没有做任何修整。跟上古开凿的整齐,有纹理的洞壁相比,后世改建的时候,对洞壁的修整实在是很严重的欠缺。从图片上那些平整的洞壁边缘被敲断的缺口处,一边是平滑整齐的平面,一边是参差不齐的石壁,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两种差别,以前因为没有人进行过认真正确的分析,所以根本不知道其区别和缘由,而今天经过本人指出来之后,想必各位应该开始有所了解了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