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巴情歌:藏区黄金梦,淘金沙的故事》
第22节

作者: 仁者山168
收藏本书TXT下载
  带着礼品送拉姆到了家里,张建华和两位老人刚聊了几句家常话,老胡的车到了。告别拉姆,他们先去了一趟赵老板的毛衣店,取了前几天他收下来的一大包铜元和银元。
  回到工地的当天晚上,一场大雪降临了川藏高原,气温直降十几度,冬天终于到了。老胡早有准备,已经买了几百斤土豆、大白菜、粉丝和萝卜,米、面、油也存了不少,可以应付一阵子了。
  “该收工放假了。”杨矿长走进门,第一句话就直接让张建华一愣。“这场雪太大了,河水和地面很快就要上冻,淘金离了水怎么行?”
  “该停工就停吧,也快过年了,大家早点回去也好。”张建华明白,这一个淘金季应该结束了。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是英国诗人雪莱《西风颂》中的诗句。张建华忽然想起这段富有哲理的句子,还由此畅想了一番来年的计划。
  看到墙角放着的一个很破旧粗布口袋,想起是昨天拿回来没顾上整理的铜元。他过去打开来,倒出里面大小不一的铜元,一个一个地看。铜元大多锈迹斑斑,几乎很难看清是晚清的光绪元宝,还是民国的十文、二十文铜板。他把能识别的分类放在一块,地上很快码起了五个小堆。剩余三十多个泥土、铜锈遮得完全看不清的,他找了个玻璃罐头瓶,把铜元放进去,拿上他的清理铜钱常用的钢丝刷子,到卫生间水龙头下面进行清洗。在刷洗掉第三枚铜元上面的锈迹后,他睁大了眼睛:这不是普通的铜元,而是带有镰刀、斧头图案的特殊钱币。只见镰刀、斧头位于短线条组成的五角星中心,五星外面,是从右向左读的“赤化全川”四个大字,下面是一组数字:“1934”。背面的中心位置是一个圆圈,里面有数字“200”,“200”的右面有个“铜”字,左面是个“幣”字,上面是从右到左读的“川陕省苏维埃”六个字,下面是从左到右念的“二百文”。铜币磨损很严重,包裹了一层坚硬的铜锈,可能在泥土里埋过很长时间。他兴奋地刷洗剩下的铜元,遗憾的是再也没有同样的铜元了。

  张建华攥着这枚珍贵的铜元走上楼顶,看到四面白茫茫一片,真的是:“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红装素裹,分外妖娆”。遥想红军当年,爬雪山,过草地,是多么的艰辛、困难?上次发现的红军大刀,张建华已经托扎西交给了他在县文化局的一个朋友,希望能够在城区一个合适的地方建立一座红军长征纪念馆,专门收集和红军相关的文物,听扎西说上面领导已经同意了这个设想,正在积极筹办当中。现在,这枚钱币也应该成为纪念馆里的一件展品!

  工地上又勉强干了几天,终于因为天气太冷放假了。给大多数工人都预定了回家的车票,一一结算了工资,他们按照票面上的时间陆续离开了。张建华和老胡,以及另外三个不打算回家的人留守工地,在这里过年。
  日期:2016-06-12 20:59:00

  高原感悟
  记得前些年网络上出现过两幅照片:一个内地小伙子去西藏前的一幅,面色白皙,文质彬彬,是风度翩翩的帅哥,而从西藏回来时拍的照片则皮肤黝黑,目光深邃,变得和勇武坚韧的康巴汉子一个样子了。当时,张建华感觉是有人搞笑拼凑出来的两张照片,肯定不是同一个人。可是,在高原上生活了几个月之后,他的观点变了,他已经清楚地知道:那篇文章的作者没有开玩笑!
  海拔三、四千米的地方,空气稀薄,氧含量比沿海平原低一半左右,风吹日晒,就是用再好的化妆品,恐怕也不能保护住一张白脸蛋的,即使是大姑娘,脸上也会自然生出两朵红晕的。工地上,工人们天天戴一顶大沿草帽,张建华后来也买了一个西部牛仔式的牛皮帽子扣在了头上,又买了副墨镜,就差像阿拉伯人那样裹上包头布了。在此强烈建议:去高原地区,最好配备如下用品——大沿帽,墨镜,口罩以及防晒霜之类护肤品。

  如果刚到丹巴的时候,张建华的脸色像刘备。那么,几个月后,他已经像关羽了。再往后,估计变成张飞一点不成问题。和久住藏区的汉族朋友接触,比如老刘,他们的形态和心态也和内地人有些差别了。雪域高原人烟稀少,土地贫瘠,粮食、蔬菜、水果、茶叶、烟酒等等缺乏,都需要长途运输过来。幸好,这里矿产、水力、旅游资源丰富, 只要合理地进行开发、利用,形成良好的互补关系,高原也是有很大发展前景的。

  尤其是高原旅游,很多瑰丽的雪域美景,藏在深山人未识。但是,酒香也怕巷子深。现在最缺乏的,是宣传、推广,让更多的人知道雪域的雄奇和壮美,能够愿意并且方便地来到这个神秘之地,感受大自然的另一种风情。现成的例子是:仅仅一个九寨沟,每年就有六、七十亿元的经济效益。如果能够积极做好交通、安全等等后勤配套服务,何愁高原的经济效益不会像雄鹰一样高高飞起?
  日期:2016-06-12 21:15:00
  当然,目前已经有了相应的行动了。“丹巴美人谷”这一品牌已形成很大影响力,慕名而来的游人,看美妙风景,品美食美酒,赏美丽姑娘的曼妙歌舞,陶醉于山水之间,感悟藏羌文化的与众不同,不亦乐乎?还有贡嘎雪山、海螺沟的温泉、冰川旅游项目,以及红军长征遗迹、遗物等等也吸引了很多自驾游、徒步游甚至重走长征路的人,如果能合理引导、完善服务,避免一些安全隐患的发生,藏地旅游才能更上一层楼!

  上面的看法,是在一个茶楼里,和扎西带来的一位县政府的朋友聊天时,张建华不知不觉谈到的。最后,张建华拿出那枚“赤化全川”的铜币交给了他。那位扎西的朋友站起来,目光凝重地仔细看了很久,然后紧紧握了握张建华的手,没有说什么就走了,留下扎西和他两个人愣在了那里,不知所措。
  第二天上午,扎西打电话过来,约好两个人在县中学的大门口见面。

  张建华赶到时,扎西和三个人已经等在学校门口了,其中一个昨天见过,另外两位他不认识。
  “我们是旅游局的,谢谢你给我们提了很多宝贵意见,更感谢你捐献红军文物给我们。”昨天一起喝茶的人热情地握着张建华的手,笑容满面。“我们初步计划在学校旁边的这栋小楼里筹建一座红军长征纪念馆,我们已经整理了一批相关文献资料和实物,包括你捐的文物,作为这里的第一批展品。这两位是负责具体筹建工作的小王和小宋,我们想请你作为纪念馆的顾问,协助筹建工作,你看行不行?”

  张建华连忙说:“没问题,我愿意为纪念馆做任何事。”
  “太感谢了,张老师。我们一起来把纪念馆建好。”两位年轻人也上来一一和他握手。
  张建华感到非常高兴,看来他的设想要变为现实了。
  日期:2016-06-12 22:50:00

  博雅阁
  工地停工,有老胡和那几个人轮流值班留守就行了。张建华终于腾出手来,开始实施他的开店计划。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