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子的摇摆青春》
第2节

作者: 夏甲乙
收藏本书TXT下载
  晚上自然不好意思再让张倩破费,但又实在不舍得回请盒饭,夏天于是早早地就拿出方便面泡上,并要分一袋给张倩,张倩善解人意地举起一个大苹果说:“我不爱吃方便面,晚上我爱吃这个。”
  列车经过36个小时的行驶,终于驶进了高碑店站,这是离北京最近的一个停靠站。终于要到北京了,大家的心情莫名激动。高碑店破旧简陋的站台,妨碍不了夏天对伟大祖国首都的无限遐想,传说中的天安门、人民大会堂、长安街、故宫,这些共和国的心脏地带,就在离北京站不远的地方,而如今,到达祖国心脏只有最后半小时车程。
  夏天忍不住向车窗外探头了望,列车喷吐的煤烟和蒸汽弥漫了站台,卷裹着北方九月夜晚的秋凉,这就是北京的气息么?夏天打了一个喷嚏,不经意间挖了一下自己的鼻孔,发现手指上沾了一圈黑烟,再看看王飞鸣和张倩,发现他们眉目和脸颊间也是一层黑气,夏天指着他们哈哈大笑,示意他们用纸擦擦。黑黑的纸巾显示了擦脸的成果,他们发现车厢里的大部分人都是面目微黑如画,烧煤的蒸汽机车对大家都是公平的,真所谓三千里路云和月,风满怀,尘满面……趁着列车停靠,夏天他们抓紧时间洗脸、梳头、整理衣物,他们一定要以一个整洁的形象和精神面貌来到首都和首都人民见面。

  但列车在高碑店站的停靠时间,却远远超过大家的想象,半小时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夜色越来越深,站台的灯光仿佛也变得越来越昏暗。终于,在两个半小时后,列车才重新开始启动,奔向这辆绿皮车的终点,北京站!

  列车员解释了停靠这么久的原因,是因为进京的火车要排队。
  日期:2016-09-25 14:03:40
  第二章  北京,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列车到达北京站的时候,已是子夜时分。拖着行李到出站口,发现站口已经人不多了,但各学校欢迎新同学的条幅还在,找到学校的欢迎条幅,就能找到接站的人。
  夏天、张倩和王飞鸣别过,找到了自己学校的接待人员,负责接待的人说,这是今天最后一趟车,就等你们几个了。他们把夏天等几个人领上了一辆学校包的公共汽车,长长的车厢里就几个人,显得空荡荡的,夏天喜孜孜地对张倩说,咱们是专车待遇。汽车出北京站,直接就上了长安街。深夜的长安街安静肃穆,大部分街灯都熄灭了,公共汽车马达轰鸣着,声音孤单而又急切,一路飞驰,长安街沿线的建筑,在夜色中显得神秘而庄重,而长安街街道的宽阔,也让夏天肃然起敬。唯一让夏天意外的,是天安门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大,但看到城楼上悬挂的毛主席他老人家画像,夏天心里还是一阵激动……

  一路向西,经木樨地路口汽车向北拐,忽然道路就变窄了,道路两旁高大的白杨树,把整条向北的路围成了林荫路,顺着这条林荫路,汽车驶进了校园。夏天至今依然深深地怀念着这条林荫路,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夏天无数次在这条路上走过,无论是踽踽独行,还是牵手相伴,这条路承载着夏天几乎所有初恋的记忆。这是一条充满温馨和灵性的道路,沿路是各个高校的大门,这条林荫路把各个高校串联起来,仿佛是海淀高校区的绿色动脉,整个高校区都因为这条路显得安静而灵动。可惜这条路现在已经面目全非,道路两旁的白杨树被砍伐殆尽,代之而起的是那些毫无特色不伦不类的现代建筑,显得粗糙而功利。

  下车后,夏天和张倩就被各自系里的人接走了,甚至都没来得及道别。新闻系负责接新生的人把夏天直接领到学校安排的宿舍红二楼225房间。夏天在来之前其实曾无数次设想见到新同学的情形,但开门后夏天见到的第一张面孔还是让夏天暗暗吃惊,这明显是一张成熟而长大的脸,这人自我介绍说是老郑,而进门后从蚊帐中探出来打招呼的几个脑袋中除了一张娃娃脸,其余给人的印象也明显是成熟有理,目光从容,甚至有些居高临下的感觉,夏天心中有些忐忑,看样子同学们都很强啊!因为已是深夜,夏天也不好意思多聊,在自己的床上铺上一条草席,再从行李中揪出一条毛巾被,也许因为旅途太疲倦的缘故,夏天躺下没多久就呼呼入睡了,一觉睡到大天亮。

  日期:2016-09-25 16:15:56
  都起床后,夏天才慢慢搞清状况,原来这是一个新闻系的混合宿舍,学校每个宿舍住八个人,每个班整八人以外的被安排到混合宿舍,225房间有三个大四的,两个大三的,另外三个就是夏天这个新生班的人。那个娃娃脸是夏天的同班同学方超,其余都是老大哥,方超介绍说,同宿舍还有一个班里的北京同学没有露面。
  虽然当时有脱离大部队的感觉,但夏天至今依然感激当时学校的这种安排,宿舍的老大哥让夏天迅速明白了大学生活应该如何开始,他们经历过的许多事都是夏天即将经历的,有高年级同学的指点,夏天可以提前做准备,并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后来这些师兄毕业后,宿舍又不断有低年级同学进来,夏天他们很好地起到了传帮带的作用,在大学四年级,他们甚至跟法律系的同学住在一起,和法律系同学也是互通有无,互帮互学。

  到校后的第一天中午,四年级的阿贵领着夏天和方超到学校食堂吃了第一顿饭,并慷慨地拿出自己的饭菜票帮夏天和方超垫付。方超只比夏天早到两个小时,也没来得及换饭票,吃完中午饭后,阿贵为夏天和方超指点了学校总务处、杂货铺、澡堂子等生活服务部门的所在,让夏天和方超感到非常贴心温暖,有一种迅速在异乡找到归属的感觉。夏天在总务处换了十五块钱饭菜票,这是夏天长这么大花的最大一笔钱,家里给夏天的预算是每月二十元,十五元吃饭,五元零花及学杂费用。后来夏天才知道,在班里许多从农村来的同学眼里,每月二十元预算,无疑是一笔巨款。夏天和方超结伴买完一些生活必需品后,在宿舍水房里痛痛快快地洗了一个凉水澡,然后一起敲开了班里另外三个男生宿舍的门,和男同学开始互相认识。

  这是一个聚集了全国各地文科高分考生甚至状元的班集体,绝大部分人衣着朴素,身材瘦削,但脸上都透着一股自信的劲儿。夏天一直在猜想,一群都有两把刷子的年轻骄子聚在一起,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后来大学四年的实践证明,这是一群有能力制造故事并演绎故事的人。

  刚刚见面,大家其实很难有深入了解,但这些同学从全国各地奔赴北京,其路途的转折,条件的艰苦,让夏天印象深刻。
  来自广东韶关山区的阿祥居然只带着一床草席和一个军挎就来了,军挎里除了一个日记本,一支笔,就是两条香烟。夏天和方超进他们宿舍217的时候,这位老兄就坐在上铺的床头边吞云吐雾边用笔在日记本上写着什么。大家很快知道,他除了一床草席和一个军挎,身上仅有五元钱,还是家里亲朋好友临行前凑的,他是班主任老师第一个安排申请紧急助学金的同学,学校后来还帮他添置了被褥和冬衣。当然,现在的阿祥今非昔比,就是靠着一支笔,一枝烟,阿祥已成为广东某权威新闻机构的一位领导,这是后话。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