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怜幽人独往来——暖男帝王元宏和他消失的鲜卑族》
第20节

作者: 陌上花开_2014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12-27 17:23:05
  因隋炀帝滥用民力引发暴乱,唐国公李渊趁势起兵攻破长安,隋灭,国祚仅38年。
  618年,李渊称帝,国号大唐。
  唐朝经济发达,文化繁盛,首都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史上第一个人口过百万的大都市,它的强盛不仅在于街头喧闹着做买卖的异国商贾;在于日渐充实的国库,因存放太久,绳结断开而散落处处的钱币;在于暮色四合,农人归来,孩子笑闹着,猫狗儿滴溜溜旋转中,深深浅浅升起的袅袅炊烟;更在于,心间流淌的某样东西——文化,人们看不见,但是相信,一定存在。因为,分明诗词书画蓬蓬勃勃,科学艺术包罗万象,不同民族互相仇视了三百年后,画面这么温情,太难得了。

  输入未知,也输出文化,向他人学习,也不怕被偷师,对一切的不明了,心里升起的首先是好奇,不是恐惧,这就是大唐的底气,难以模拟的雍容与从容。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修长城的统一王朝,一千四百多年过去了,如今海外,仍称呼中国人为“唐人”。
  “农圣”贾思勰是北魏人,他创作了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学巨著《齐民要术》,书中详细阐述了瓜果树木的栽培方法,牲畜家禽的养殖技巧,酒酱醋糖怎样制作,以及改造土壤,保蓄水分的方法,而同时期的欧洲,还停留在用轮换休耕的方法恢复地力。
  由来仓廪实而知礼仪,从北魏到大唐,不过百年,农耕经济却由几近荒芜,直抵封建社会的巅峰,与此间一贯的经济制度关系莫大,正如史家所说:一旦行均田之法,国则有民,民则有田,周、齐不能易其法,隋、唐不能改其贯,故天下无无田之夫,无不耕之民,自太和至开元,三百年之民,何其幸也!
  日期:2016-12-27 18:37:59
  最强大的力量,在基层,由下至上的渗透,于是,一个人的追求,成了一群人的事业,相识、不相识的,都是同道中人,能不势如破竹?最初那个人,不过借势造势罢了。

  均田制、租调制,之所以能枝繁叶茂三百年,应该就是它们契合了最卑微,但最庞大的那个群体的诉求:你耕田来我织布,夫妻双双把家还。
  这一系列政策后来漂洋过海,到了日本,当时还叫大和国。
  拓跋宏启动改革后的60年,645年6月12日,大和国,太极殿,皇极天皇正接见高句丽、百济、新罗使臣,一串喑哑、沉重的响声次第传来,宫门悉数关闭,中大兄皇子突然拔剑刺向如日中天的大贵族苏我入鹿,后者躲避不及,血溅当场,次日,其父苏我虾夷于家族城堡内自焚身亡,6月14日,日本历史上第二位女天皇,皇极天皇宣布退位,中大兄皇子等拥立她的弟弟孝德天皇即位。
  孝德天皇宣布,模仿中国,建立年号,日本出现了历史上第一个年号:大化。
  大化二年正月初一,孝德天皇颁发《改新之诏》,宣布废除部民制,实行班田制,租庸调制,即均田制,租调制的日本化,史称“大化改新”。
  大化改新在日本历史上极富盛名,它开创了不发动大规模流血事件而改良社会的先例,与“明治维新”并称两大重要变革,此后,大和国,正式更名日本国,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

  日期:2016-12-27 19:45:22
  “皇上!皇上!”冯润欢快的推醒身边的男人,一骨碌站了起来,“下雪了!”
  “下雪?几点了?”唔,她才不会管几点呢,拓跋宏哑然失笑,赶紧拉她回被窝,两个人暖暖拥着,那一瞬间的美丽像一张定格的风景画,拓跋宏忽然莫名的感动:夜很隆重,雪花盛大绽放,热烈地扑向帘边的烛影。
  “皇上,别的地方也这样下雪吗?”
  “是啊,都是天上落下来的嘛。”
  “才不是,娘说,江南的雨是斜的,风起时,庭院、小桥、绿树都斜了。”
  “不像平城,总是雨狂风暴,对吗?”
  “皇上见过?”
  “没有,不过,会有机会的。”

  “皇上会带妙莲一起看吗,”她直往他怀里钻,“湖面上,一只小船飘啊飘,只有皇上和妙莲,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当然。”
  “想待多久就待多久?”
  “嗯,”拓跋宏还没来得及说好,冯润已经唱起小曲了,“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她是一个透明的人,什么都写在脸上,天真、明朗,爱的炽热,恨得不加掩饰,与深宫的沉郁、矜持格格不入,但是,拓跋宏爱极了。
  “皇上,妙莲困了。”
  “睡吧。”他在她脸颊上亲了一下。
  “还有左边,额头,嘴巴。”冯润有气无力。
  拓跋宏只好又补了三次。
  其实,刚才他想的是,画船听雨,临窗赏月,清欢人间最美,只是,之于他,这样的生活,也许永不会来。
  不过,那一瞬间的心情,是真的。
  日期:2016-12-27 21:42:38
  冯润很喜欢母亲口中的“江南”,烟波江上,斜风细雨,帘外,女子巧笑倩兮,从桥上走来,暗香盈袖,环珮叮咚,眉眼迷蒙如一蓑烟雨。

  冯润爱极了,所有都爱,唱的曲,跳的舞,穿的衣,说的话,小时候,她缠着娘教江南小曲,学完一支,又嚷嚷着学下一支。
  初见的那场家宴,她的小曲径直唱到了那个男人心里。
  拓跋宏从来没想到,女人可以这么有趣,伶牙俐齿,张牙舞爪,什么都不怕,一双眼睛小野猫一样骨碌碌转,她藏了那么多好玩的点子,会做那么多有意思的事。
  在拓跋宏后宫,她红得发紫快四年了,太和七年,冯润和妹妹冯姗入宫,冯太后急吼吼的处死林贵人,正是要为自己的侄女铺路。
  冯姗,博陵公主所出,冯太后中意的其实是她,不仅因为嫡出,实在是,另一个咋咋呼呼,没个女儿家的样子,但是,皇上喜欢啊,眼睛都吸在她身上了,唉,一起弄进宫做个顺水人情,也没什么。
  冯润能够取得开门红,被拓跋宏注意到,还得感谢她的母亲常姬。
  常姬是汉人,出身微贱,本是江南一名歌伎,精明能干,长得又漂亮,深得冯熙欢心,正室博陵公主一去世,她立刻补了缺,成了事实上的女当家。虽然还是没有名分,不过以她的起点,已经算登上事业顶峰了。
  日期:2016-12-27 22:38:07
  自记事起,常姬便跟着戏班子四处讨生活,爹妈早忘了,什么苦没吃过,什么三教九流没见过,倒也练就了察言观色,钻研迎合的本事。凭着这本事,在妻妾成群的冯府,很快出头,她知道自己要什么,然后,抓住一切机会去实现,“一张狐媚脸和江南人的邪术”只是失意女人自我安慰的借口,实际上,她像极了荒郊的野草,生命力惊人,偏偏还能开出妖艳的花朵。
  一个女人,容颜鲜花一般娇艳,生命力野草一样旺盛,在哪个时代,想来,活得都不会太差。
  不过,成功了的她,再也不要女儿重复这份成功,舍不得她受一点苦。她只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在温室里,插在花瓶中,闲逸、慵懒,甚至无聊的走完中规中矩的一生。
  所以,冯润其实是糖水里泡大的,她的世界一直花好月圆,鸟语花。
  冯润入宫时正值豆蔻年华,十四五岁的样子,原本,笔者不想谈年龄,以免有人脑补拓跋宏是奸污未成年少女的禽兽,其实,那个年代,他已经老大不小了,冯润的年龄刚刚好,所以,他们是在正确的时间遇到的……不算正确的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