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寻访明朝救时良相 顾鼎臣》
第49节

作者: 金笺
收藏本书TXT下载

  文昌君说:“据说少林武术中有华拳、燕青、功力、劈卦、长拳、通臂、明堂、迷宗、八极、太祖、六合、螳螂、沙脚、戳脚、翻子、大洪拳、小洪拳等等拳术;武当拳又有太极、八卦、形意等流派,不知施先生学的是哪派拳术?”施念庵谦卑道:“我起先学的是长拳,是大开大合、勇冠三军的长势拳术,但是由于缺少长期艰苦的磨砺,这次在与歹徒格斗中险些被他们擒拿。开封府我是回不去了,我想隐名埋姓,到盘古庙出家当俗家僧人,一来可以潜心学习武艺,二来可以专心写作小说。我身上藏有先祖施耐庵的《水浒传》原本,歹徒和船家勾结擒拿我的目的就是为了抢夺这珍贵的原本。感谢仨位恩公出手相救,祖传《水浒传》原本才得以保存下来,但愿它能够在施家子孙万代流传下去。”

  顾撷冈悄悄地对文昌君说:“我们把施先生的祖传珍贵原本借阅一晚,你有先进的复印机,可以迅速地复印原本。这复印本也就可以珍藏传世了。”施念庵爽快地答应道:“恩公既然有如此雅兴,但借无妨。”文昌君这台先进的复印机,只经过一个时辰的复印,一本《水浒传》复印本就装订好了,其复印品质,几乎可以乱真。顾撷冈看后惊讶道:“这个复印本与原本简直是一对孪生兄弟,真伪莫辨,世上竟有这等精巧技艺!”

  第二天,施念庵告辞要去盘古庙,依依惜别道:“再次感谢恩公救命之恩。我们这就分手了。恩公以后如有机会,一定到盘古庙来,我们一起切磋武艺,交流写作心得。”义父顾鼎臣说:“你是施耐庵最出色的后代,好好保存这珍贵的《水浒传》原本,如果施公地下有知,也可以含笑九泉了。《水浒传》是一部不朽的文学巨著,它鼓舞后辈们去造贪官污吏的反,去开创一个平等自由的社会。这样的文学巨著一定会千秋万代流传于世的。”

  离开沧州后,航船继续沿大运河南下。义父的书案上整齐地堆放着历年来治理黄河夺淮工程的古籍史料,白天他忙于寻访、考察,晚上就在灯下阅读这些宋元明初直至弘治年间有关黄河夺淮改道及其治理的历史档案。
  顾撷冈说:“义父日夜辛劳查阅整理这些繁琐的历史档案,实在太辛苦了。文昌兄,你不是有先进的时空倒流电子云软件吗?我们何不助义父一臂之力,将这些浩繁的历史资料和工程档案梳理成纲,归纳成目,这样纲举目张,便于查阅。”文昌君赞赏道:“还是撷冈老弟头脑灵活机敏,我们作为义父的书童理应帮助义父做些文字处理工作的。我马上下载时空倒流电子云软件,把宋朝、元朝,直至明朝弘治年间,历次黄河夺淮改道的历史资料和治理工程情况整理出来,供义父查阅参考。”

  文昌君很快就下载了时空倒流电子云软件,迅速将黄河夺淮的数百年历史梳理得一清二楚,并列出了黄河历次夺淮的灾难性后果记录,还整理出历朝历代治理黄河、淮河水患的工程名称、治理方针和治理效果一览年表。义父阅后惊讶万分,赞赏道:“想不到你们整理档案资料如此神速,把历史上黄河夺淮造成的灾难及其治理情况梳理得如此清晰明了。我想考考你们,黄河前四次夺淮为什么没有造成重大损害,为什么第五次夺淮却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严重灾害?从此开始了三百年黄河夺淮的灾难历史。难道黄淮水患还将继续祸害中原,成为中华民族难以摆脱的致命灾厄!”

  顾撷冈说:“因为黄河前四次夺淮改道是天灾,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洪水过后又恢复了原来河道。第五次是战乱造成的人祸,据史料记载,南宋建炎二年,东京留守司杜充为了抵御金兵南下,在滑县李固渡西决堤,致使黄河洪水经鲁西南流入泗水入淮。从此黄河离开历时数千年流入渤海的河道,暴虐的洪水挟带着大量黄沙在无遮无拦的淮北平原一泻千里,淤塞了淮河入海水道,开始长达数百年的夺淮改道历史,黄河、淮河成了祸害黄淮平原百姓的灾难之河。难道要让黄淮流域的百姓世世代代永久遭灾?”

  义父顾鼎臣又追问:“为什么历朝历代治理黄河夺淮的工程收效甚微,过不了多久又泛滥成灾?”文昌君说:“历朝历代的治黄官吏都无能为力,主要是在治理策略上存在偏差。元朝时河患频繁发生,黄淮河系流路紊乱,河道淤塞严重。元朝治河策略是保北不保南,河堤北决会影响会通河正常航运,所以总是在北岸加固河堤,而在南岸多留泄洪口,听任洪水泛滥。”
  文昌君说:“元朝治理黄河夺淮最成功的水利工程要数贾鲁河工程了。元朝至正十一年,贾鲁受命主持治理黄河夺淮工程。他提出了‘疏塞并举’的策略。首先疏通汴河,引导黄河水东行,然后堵塞北堤决口二十余里,疏峻淤塞河道五十余里,修筑堤坝三十六里,使黄河自黄陵岗以东河道改由徐州汇入泗水。人们称这段治理黄河夺淮工程河道叫贾鲁河,一年后贾鲁河工程完工,黄河终于恢复了原来故道。史书上称赞贾鲁河工程‘奏功神速,前古未有’。”

  义父顾鼎臣说:“元朝灭亡后,由于年久失修,贾鲁河道淤塞,黄河出现了向南流入涡水、颖水的主流,人称大黄河,原来向东流入泗水的变成了次流,人称小黄河,大小黄河经常泛滥成灾。弘治六年,皇上命刘大夏治理黄河夺淮工程,他为了维持大运河的漕运,仍然采取了‘遏止北流,分流入淮’的策略。在黄河北岸,自河南胙城至徐州修筑了长达一千多里的太行堤,阻止黄河北决,迫使其入淮南行。治黄工程极其浩大,历时三年方才完工。这样的水利工程虽然暂时迫使黄河不再北决,维持了大运河的漕运,但是无遮无拦的淮北大平原却成了洪水走廊,灾害频繁,百姓苦不堪言。”

  顾撷冈说:“这些水利工程治标不治本,保北弃南是下策,应该向皇上提出治理黄河夺淮工程的新策略。最根本的是要让黄河水变清,不再淤塞河道。既要保北又要护南,有没有两全其美的治理策略?”
  文昌君说:“要使黄河水变清,就要南北两岸都加固堤坝,堵塞决口,把湍急的黄河水流束缚在堤坝内,这样就可以达到冲刷河道,攻击淤沙的目的。”顾撷冈说:“黄河含沙量太大,靠自身水流冲刷解决不了淤塞的问题,那样得不断地加高堤防,长此以往黄河就变成一条地上河。我认为要解决河道淤塞的难题,根本措施还得想方设法另外引水入黄河帮助攻沙。”
  义父顾鼎臣突发奇思妙想:“义父受你们构思的启发,产生了引水攻沙的设想。淮河原本是有自己的入海水道,由于黄河挟带万吨泥沙入淮,使鲁南沂沐、泅河不能入淮,苏北淮阴以下入海河道被淤塞为平地,逼迫淮河水从洪泽湖南决进入长江,整个淮河水系被黄河彻底破坏。我想到洪泽湖有大量的湖水,我们可以修筑洪泽湖大堤,迫使洪泽湖水进入黄河攻沙,并把黄河两岸堤防下延至淮阴。这样黄河和淮河两大水系可以连接成一体,既可以蓄清,又可以刷黄,还可以济运,一举三得,也许这种治理策略可以较长时间解决黄河夺淮造成的河道淤塞,灾害频发的问题。我这就连夜给皇上写奏折。”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