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寻访明朝救时良相 顾鼎臣》
第50节

作者: 金笺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他们的航船从沧州出发,经德州、临清来到梁山水泊。文昌君和顾撷冈喜悦道:“我们来到水泊梁山了。义父这几日昼夜加班加点,整理治黄方案,给皇上写奏折,太辛苦了。我们不妨靠岸前往水泊梁山游览一日,好好休息休息。”义父顾鼎臣微笑道:“梁山水泊如今找不到一滴水,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你们去了一定会空喜欢一场!义父我要整理黄河夺淮改道的历史资料和治黄工程构想,就不陪你们游览梁山水泊了。”

  兄弟俩上得码头,便穿上隐身滑翔服,迅速地绕着梁山和巨野泺周围来个方圆八百里低空回旋,只见漫山遍野都是荒芜荆棘,黄沙覆盖,真是沙丘颓废,田园干涸,村镇凋零,民居破落,八百里梁山水泊竟然找不到一滴水。顾撷冈惊骇道:“难道施耐庵在《水浒传》中描绘的八百里烟波浩淼梁山水泊纯粹是他脑海里虚构出来的人文景观?可是我读到的史书中都毫无疑义地说,梁山水泊是在山东郓城一带,言之凿凿,从来没有虚构之说。”

  日期:2017-03-16 10:02:33
  文昌君说:“眼前的事实告我们,梁山水泊确实是找不到一滴水了,已经是人间蒸发,消失得无影无踪。真是沧海桑田,造物弄人,这其中的缘由很可能是天灾人祸。我猜测黄河决口后,汹涌的洪水淹没了良田,造成了烟波浩瀚八百里水泊,后来随着黄河泥沙的淤塞堆积,八百里水泊就渐渐地干涸、消失,成了如今的模样。你看黄河又改道了,留下的是一座座荒芜的沙丘,一条条干涸的河床,上哪里还能找得到一滴水?”

  顾撷冈追根究底地说:“我们现在就查阅正史、野史,一定要把梁山水泊形成和消失的历史根源寻找出来,还它庐山真面目。”文昌君打开时空倒流机,输入“梁山水泊”,时空马上穿越到北宋年间,梁山水泊的历史渊源就原原本本地呈现在面前。
  梁山原名“刀梁山”, 是梁国的故地,山下有个巨野泽,又名梁山泊。传说中的黄帝战蚩尤就发生在巨野泽,唐代黄巢起义的巢穴也在这里。北宋皇帝置办花石纲,由宦官童贯全权负责,宦官杨戬协办。杨戬原来是内庭少给事掖庭,主掌后苑,善于揣测奉承伺候人,所以深得皇帝重用,以至于为非作歹,无恶不作。杨戬手下胥吏杜松才给杨戬献上了一条收刮民财的妙计:在梁山决黄河水,淹没大片民田,使原来富庶的梁山泊成为烟波浩淼八百里大渔溏,失地农民变成了打鱼的渔民,官府可以立法索民田契,收取渔业税。凡是交纳渔业税的就是良民,否则就按水匪论处。可怜梁山巨野一片汪洋,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的农民流离失所,哀号遍野,饿殍满地。农民的地契被贪官污吏索要去了,只得以打鱼为生。杨戬却上奏朝廷说,此法既安置了灾民,又防卫了京师,还阻断了金兵南下的通路,一举三得。饥寒交迫的失地农民于是揭竿而起,在八里水泊梁山演绎了一部可歌可泣的农民造反史。施耐庵运用艺术创作的手法出神入化地描绘了这个梁山水泊的故事,因为鼓动造反,所以《水浒传》从一诞生起就被朝廷列为禁书。

  顾撷冈恍然大悟:“黄河是一条含沙量极高的河流,大量泥沙淤塞堆积起来,泥沙越堆越高,一直高到无处存水,甚至于堆积成二三十米高的沙丘,以至梁山水泊找不到一滴水,而且黄河因为水流受阻,最后也被迫改道了。八百里梁山水泊就样人间蒸发,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文昌君说:“这个宦官杨戬死后还被皇帝追封为太师爷、吴国公,杨氏宗族鸡犬升天,杨戬本人还升上天堂,当了神仙。中国神话故事里的二郎神杨戬就是这个决黄河水淹没梁山巨野,造成八里烟波浩淼水泊梁山的宦官杨戬。二郎神杨戬法力无边,身边有梅山六兄弟,走狗杜松才成了他的哮天犬。杨戬的继承者李彦更是个丧尽天良的贪官污吏。”
  兄弟俩无精打采地回到航船上,义父顾鼎臣正埋头写作,漫不经心地问道:“你们考察得怎样?找到梁山水泊没有?”顾撷冈唉声叹气道:“没有。正如义父所言,如今的水泊梁山,连一滴水也找不到,满山遍野都被黄沙覆盖了。”
  文昌君说:“我们已经查明,所有这些都是宦官杨戬和他手下的胥吏杜松才造的孽,是他们决黄河水淹没大片良田,把梁山巨野变成泄洪的湖泊沼泽。他们强行索要地契,横征暴敛,收取渔税,把失地农民逼上梁山。如今梁山水泊黄沙淤塞,堆积如山,滴水无存,八百里烟波浩淼的梁山水泊已经毫无踪影。在民间神话故事里,杨戬成了二郎神,杜松才变成哮天吠了。”义父顾鼎臣诙谐地说:“神话故事都是民间艺人杜撰出来的,但是神话故事里的人物都有其生活原型。你们所言的历史事件,在正史中是找不到的。元朝时流传全国的一阙小令《醇太平》,将贪官污吏痛快淋漓地大骂了一通。”

  义父顾鼎臣边舞剑边歌咏,把这支元曲演唱得铿锵有力,淋漓尽致:
  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
  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作官,官做贼,混

  贤愚,哀哉可怜!
  兄弟俩看后会心地微笑,赞赏道:“义父吟唱的《太平醉》,直言无忌,切中时弊,无论是宋朝、元朝,还是如今的明朝,历朝历代都是如此。杨戬决黄河水,制造八百里水泊沼泽,索田契,收渔税,官逼民反,所以才有‘逼上梁山,聚众造反’这么一段农民起义的悲壮故事。“
  航船离开梁山,向南经过济宁、徐州、邳县来到宿迁。文昌君说:“义父,宿迁是西楚霸王的故里,项羽与他的的爱妾虞美人上演了一出‘霸王别姬’的凄美悲壮爱情故事,千古传颂,令人难忘。我们去宿迁或许可以寻觅到虞姬的芳踪。”顾撷冈调侃道:“就你老兄贪图美色,遇到心爱的美人就走不动路了。”义父顾鼎臣说:“在《史记》中,只有一句提到虞美人,至于霸王别姬的故事也是后人编撰的。我们不妨去实地考察一番。”

  父子仨人没有向导,就是根据史书上的记载,一路寻访考察。项羽的出生地在宿迁南郊,古黄河和大运河之间,一条名叫梧桐的小巷子里。项羽故里保存完好,归功于刘邦仁慈宽容,不仅厚葬项羽,还招降了项羽手下弟子。只见项王故居院子里屋宇古色古香,别具风格,院内有一座霸王鼎,还有一个系马亭。这位“拔山盖世”的英雄,生前最心爱的是虞美人和乌骓马。他生前亲手栽种的一棵古槐树,树貌奇异,虽然枝干苍老,却蓬勃挺拔,枝繁叶茂,堪称“天下第一槐”。

  顾撷冈感叹道:“中国向来是以成败论英雄的,所谓‘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唯独项羽这个败冠却偏偏例外。项羽是楚国贵族,在灭秦战役中立下汗马功劳,后来成了各路农民起义军的霸主。可是他刚愎自用,残暴成性,杀戮无数,战乱造成的破坏远比暴秦的苛政更加猛于虎,以至四面楚歌,尽失民心,失败是必然结果。刘邦虽然只是个小小亭长,草莽英雄,可是他广纳贤能之士,知人善任,深得民心,几经挫折却仍然能够完成统一大业。也许是同情弱者,也许是‘霸王别姬’的凄美爱情故事感人肺腑,史学家和百姓都给予项羽以最高评价。”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