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成谶!亲身经历过一件细思极恐的事》
第6节

作者: 光暗森林
收藏本书TXT下载
  听到乡长异常肯定的话语,大家慢慢回忆白天的细节,估计是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什么,神情同时变得古怪起来,餐桌氛围慢慢陷入沉默。
  晚上安排住宿时,遇到了点小麻烦。本来常备床位只有六个,现在多出了两个干部,床位不够了。站长干咳一声,建议乡长先睡他的房间,而他则跟别人搭铺,先将就一晚再说。
  乡长有很严重的洁癖,白天已经检查过各个房间里面的床铺,发现一帮大男人的内务确实做得很糟糕,当时就骂骂咧咧说是乱如牛栏猪圈,乱七八糟,臭气冲天。总之,让他极度不喜。反正到了最后,他莫名其妙地居然就挑选了小王之前住宿的房间。据说在那一刻,大家脸上的表情非常精彩,但偏偏谁也不敢说话提醒。
  一夜相安无事。
  第二天一大早,乡长就早早起床,头发凌乱、胡子拉碴、脸色发青,拿着简单的行李包急急出门,直接放到站长的房间里面。

  吃早餐时,大家小心翼翼地套近乎:“乡长,昨夜休息还可以吧?”
  “唔。还可以。”乡长完全就是心不在焉的样子,整个人的精气神好像都消失了,与昨天下午刚到检查站时的豪情万丈相比,简直是换了一人。草草用过早餐以后,乡长留下一名干部顶班,和另外一人拦住经过的船只返回乡里。
  自此以后,据说乡长就再也没有光顾过大沙水上检查站。
  大概是一两个月之后,某次从乡领导班子里面不慎传出了乡长的笑话。说是乡长在大沙检查被财政所小王推下水,晚上又被小王压床。过程说的有声有色,乡长整夜半梦半醒,一直被压得动弹不得,第二天赶紧捡好包袱,早早被吓得跑回乡政府了。
  再后来,乡政府招录了好几个大学生。每当这拨新人中有人第一次来到检查站值班时,就被站长这帮坏人整蛊到小王的卧室里面住宿。凡是睡过那间套件的人,没有谁不经历过鬼压床的,第二天纷纷强烈要求换房或与人搭铺,惹得这帮老人哈哈大笑。
  有个八零后孩子非常老实,值班时同样被整蛊,连续一个礼拜夜夜被鬼压床,他居然吭都不吭一声,第二天也没有什么异常表现。老人们没有看到意料中的好戏,大为惊奇,纷纷赞叹这小子神经大条。直到此人轮班结束前,悄悄询问了站长有没有鬼压床的事,大家才知道他每夜遭受的折磨。

  小王套间闹鬼的说法一传十、十传百,久而久之,就逐渐传遍了整个机关大院和七所八站。然后,这间房间就闲置下来了。
  我到任乡里后,到我轮值时,特地站在套间卧室门口张望观察:房间里面已经腾空,光线偏暗,直觉很逼仄。墙壁和天花板上到处是蜘蛛网,灰浆有不同程度的剥落,隔墙局部漏水,形成感官上非常不舒服的水渍。正对房门的墙上开有小窗,窗口正对一堵泥墙,两者距离不会超过一米,空气流通很差、夏秋季节湿度很大。
  转身,离开,走人。花样年华就早早凋谢的小王,如果没有谁刻意提起,已经完全看不出她留存在这个世界上的任何痕迹了。
  如果一定要说有,那必定是在这间接近荒芜的房间里,在大家偶尔的梦魇里。
  日期:2017-04-11 00:42:00
  5、阴历七月十四日的命运逆转
  一只南美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煽动几下翅膀,带动身周空气微弱变化,进而导致其他关联系统发生相应的连锁放大反应,两周后就有可能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引发一场破坏力极强的龙卷风,这就是著名的蝴蝶效应。蝴蝶效应强调了事物的彼此关联和发展进程中的不可预测性。
  上世纪一个西方气象工作者的概念和理论,到了今天还高度吸引我们的眼球,让我们瞬间产生了不明觉厉的感觉,似乎非常高大上。但实际上,早在数千年前我们老祖宗就提出了更具有哲学普遍意义上的玄学理论----因果。所谓因果,有因必有果,好因必出好果,做了好事就必定会有福报,甚至福报会以出乎意料的方式很快来临。
  比如,下面要叙述的阴历七月十四日的善行故事。
  相比西方的蝴蝶效应,中国因果哲学观更具有目标达成上的可控性(可预测性),给人更容易带来乐观和正面的幸福期望,我一直深信不疑,行善者或早或晚一定会得到冥冥中的福报眷顾,诸如经济上---收入增加,诸如社会关系上---贵人相助,诸如个人和家庭成员---安康、幸福、长寿、和谐、如意......等等,等等。
  ......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阴历七月十四,一个给人以相当心理冲击的传统民俗惊悚节日。
  那些年,院校大中专毕业生均有国家统一安排分配工作,上大学、进入体制,是很多农村或者城镇底层家庭孩子的追求。我身边很多同龄人,包括我在内,都是依靠发奋读书,然后经过多年的奋斗和积累,终于加入了当地中等或中等以上社会阶层。
  除了县城之外,全县大部分辖区位于九山半水地貌的山区里面,十几个山区乡镇各方面条件很差,用今天的视觉来衡量,绝对都是穷乡僻壤、鸟不拉屎的地方。比如,最边远的乡镇与贵州省接边,距离县城100余公里,班车单程足足要走上六七个小时才能到达。用很多山区干部职工的话来说,进山了就不想再出来,出来了就不想再进山。
  当时,县里面坚持了很久的政策就是------本科生留在县城,大中专学历一律下乡。
  莘莘学子经过十年寒窗的煎熬,如果工作分配有得选择,没有谁愿意主动下乡,人人都想法设法留在县城。因而每年的六七月份毕业分配季,但凡有一点人事关系的家庭,都会把各自的人脉用到极致,力争能安排到县城的“好单位”或距离县城近、条件好的乡镇。
  朋友是师范类本科毕业,家住县城大河边,祖祖辈辈依靠打鱼为生,在岸上既没有一分一厘的田地,也没房屋,全家人只能在渔船里面安身。恶趣味一下,如果渔民中有一对老爹老妈健在的年轻夫妇,无视国家的计生政策,筹划着为他她们的第一、第二胎再制造一个小弟弟或小妹妹,当测准女方的排卵期以后,应该如何寻找时机把事情落实好?别讨伐哥,这是事情。
  渔民在水上讨生活,一直遵循祖辈流传下来的行业禁忌------比如吃鱼时候,不能把鱼翻转过来,因为翻鱼就寓意着翻船,对船上人家来说太不吉利了。比如,永远不能拯救落水之人,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只能捞死人、不可救活人。祖辈警告说,只要还在水上讨生活,就绝对不能阻拦水鬼找替身,否则就会招来水鬼的疯狂报复,将各种凶厄降临到自己或家人的身上。
  朋友出身贫寒,还是小姑娘的时候就立志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在学习上非常刻苦用功,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是学霸,后来顺利升入了大学。当年6月份回到县教育局报到的时候,家乡百年一遇的洪灾刚刚过去,局里面忙于全县中小学校的灾后重建,不得不将大中院校毕业生分配的事情一拖再拖。一直等到方方面面基本恢复正常以后,时间节点上已经接近八月份中旬,也就是传统阴历七月十四-----这一天,叫中元节,也叫鬼节!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