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村长的横死……》
第10节

作者: 西红大柿
收藏本书TXT下载
  第二天早上一醒来,我就叫嚷着,跑到柴房去看老头,人不在,他的那根竹竿也不在……我转身跑回北屋,趴在床上大哭起来,母亲走过来,拍着我的背说:“爷爷天没亮就走了,交代了我一些事情,让我把这个交给你……”我停止哭泣起身面对着母亲,只见她手上拿了一块串了红绳的椭圆形白玉,光滑玉润。我接过来拿在手里翻来覆去的把玩。母亲接着说:“爷爷说这块玉要你随时带在身上,尤其是你22岁那年,这块玉一定不能离身!”“为什么呢?”

  “要你带着你就带着,肯定是为了你好!”
  “哦……”。那时候以为老头留这块玉给我,只是给我留个念想……直到我22岁那一年……
  日期:2016-10-23 23:51:06
  半年后,老村长的儿子张连明开着农用车载着自己的堂哥去城里买化肥的时候,刹车失灵追尾了停在路边拉煤的大货车,两人当场死亡。第二年,老村长的女儿在生二胎时难产,死于大出血。同年王玉芬和老村长的儿子刚子在给人帮忙盖房砌墙时,失足跌落踩板(农村盖房砌墙时,为了够得着一定的高度,在砌墙边上搭好的长条型的厚重木板)摔下来,死在去医院的路上……没多久张连明的媳妇儿带着几岁的女儿改嫁,女儿也随了继父的‘姓’……一切如老头所说,老村长死后,他的子女‘断’的干干净净……

  王玉芬在儿子死后没多久就疯了,天天在村子里光着身子跑来跑去,见人就嘿嘿嘿的傻笑。被娘家人抓回去几次后,终有一天,王玉芬跑出去后再也没回来……
  日期:2016-10-24 01:48:43
  我22岁那年,已经从技校毕业,被分配到临市的一家模具厂实习工作。每次过年过节就要坐那种除了喇叭不响,浑身都带动静的客车回家。售票员为了多盈利,总是半路不停的停车拉人,车上固定的座位坐满后,狭窄的过道上也挤满了着急回家的人。

  走走停停要两个小时才能到达我所在城市的汽车站,然后我再转乘到镇上的小巴士,从镇上还要步行半个小时才能到家。
  那一年的中秋节,厂里放假回家过节。
  客车行至半路的留河大桥的时候,突然‘嘣’的一声巨响,随着一车人的尖叫,汽车不受控制,歪歪扭扭的偏向桥边的栏杆直直的冲了下去。翻下去的客车在几百米宽的河面掀起巨大的浪花,慢慢的沉了下去…
  一切都发生的太快,当我感受到窒息,身体传来河水的冰冷时,我脑子里一片空白。身边都是人们的呼救声,扑水的声音。一群人拥挤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推来桑去…就在我迫切的想呼吸新鲜的空气时,突然感觉‘一个人’拽着我的胳膊把我从客车的窗户里拉了出来。从车内出来后,脚踝处似乎又被‘一双手’死死的抓住往下拖,两股力量一上一下作用在我身上,肺部的呛水让我意识渐渐迷离……突然脚踝的力量一松,我整个身体仿佛被托举着,轻飘飘的浮了起来。

  不知过了多久,一个声音在我耳边响起“娃儿~醒醒,醒醒了。”好熟悉的声音啊,我的大脑正准备搜索这个声音的主人的时候,
  “眼皮动了…!动了…!这个孩子醒过来了”一个女中音欢快激动的声音传入耳中。我缓缓睁开双眼,身边围了几个穿白大褂的男男女女,正俯着身子,用焦急期待的眼神注视着我。我双手撑着床边,慢慢坐起身,揉揉眼睛问:“这是哪儿啊?”顿时人们一片掌声响起,吓得我不知所措。
  后来我才得知,我出事的那条河‘留河’当地人都叫它‘留人河’,顾名思义就是掉进去的人,没有活着出来的。别说活着,就是人掉进去,尸体都捞不到。居住在附近的人都说,每年那条河都不知道要‘留’多少人,翻下去的车辆也不计其数了……人掉下去,也只见河面冒几个泡泡,接着就没了动静。至于那条河到底有多深,当地人也说不上来。以前‘上面’也派专业的潜水员来这条河摸过底儿,但是下去就再也没有上来。

  所以当我在当地的县医院醒来时,人们给了我热烈的掌声,因为我是一车人中唯一一个幸存者,也是第二个从这条河里活着出来的人。据说在我之前,有个八岁的小女孩不幸掉下去后,过了几分钟,居然带着一身淤泥从河边爬了上来。
  我醒来没多久后,几个穿制服的叔叔就对我问话,家是哪儿的?父母干什么的?家里几口人?怎么可以联系到他们?我把父亲单位的电话报了一遍。一个小时后,哥哥和父亲几乎是架着双腿瘫软,迈不动步子的母亲进了病房。母亲看到我的一瞬间,就挣开父亲的手,扑了过来紧紧抱住了我。
  一阵哭喊后,母亲平静了下来,盯着我的脖子歪着脑袋瞧了一会儿,翻开医院病服的领口,从我脖子上扯出了我这些年从来不离身的那块玉,红色的挂绳早已褪色,原本洁白通透的白玉,此时却有了几道裂痕,裂痕的缝隙里透着一些黑丝……母亲果断从我脖子上摘下玉,从口袋里拿出一块白手帕将其包好后又放回口袋。“妈,你这是……”我不解得问母亲。“当年先生走时叮嘱过,倘若这块玉有了裂痕,就要把它收起来,以后永不再佩戴。”母亲解释道。

  自从落水这件事后,很多人都说我命大。但是母亲却一直唠叨,要是她这辈子还有幸再见到老头,她一定给他跪下,好好的磕三个响头……

  {本篇完结}
  日期:2016-10-24 23:51:58
  “磨~剪子来~qiang~菜~刀~…”一大早儿,街头巷尾就传来老王头那沙哑独特的吆喝声……“伟子,去把家里的菜刀,剪刀拿去让老王头给磨磨”。每次老王头到我们村收活儿,母亲必定喊我把家里用的家伙什找出来送过去。
  其实老王头就住隔壁王戈村,他一年四季都穿梭于各个村庄、乡镇集市以磨剪刀,菜刀,镰刀等各种刀具为生。一身早已洗的发白的老式深蓝色中山装,一顶‘本山帽’,一年到头都是这身装束。肩上扛着一条一米多长的四腿长条凳,腰间挂着一个酒葫芦,没事拿起来灌两口。喝多的时候就开始给我们这些半大的孩子们讲他走街串巷‘走南闯北’收活时遇到的‘奇闻趣事儿’……
  老王头吃的是手艺饭,方圆百里有名的磨刀匠。附近学校和工厂的食堂,厨子们用的菜刀都是他一手打磨出来的。所以根本不愁没活儿干。
  乡下的村庄都是一个接一个的紧挨着,没有划分明显的界限。老王头往我们村跑的最勤快,隔三差五就去收活儿,即使一天收不到几个,他也乐意跟我们这些娃儿一呆一整天。村里的大人们也想不明白,他一个糟老头子没事跟一些娃娃儿们粘在一起,胡诌八扯的有什么劲?或许老王头没有孩子的缘故?还是大人们压根就不相信他说的那些‘鬼话’?每次有人问起“老王头,你又喝多啦,扯什么鬼啊怪啊的瞎话,教坏小孩子。”老王头一听到类似的话,那真是暴怒“什么瞎话?都是我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真事儿,谁不知道我老王头憨厚老实,从不扒瞎话,你这么说就是侮辱我!……”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