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客户信任的拜访技巧:信任五环》
第44节

作者: 寒崖蚀骨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笑了,看看大家说:“看到了吧,刚才小朱介绍他的手机,有那么多功能,但我不能判断小朱就是喜欢看电子书、就是喜欢上QQ和MSN,也不能判断小朱喜欢当成笔记本用的感觉,当我问了一个‘最喜欢什么’的时候,他思考了一下,说出的竟然是喜欢这款手机的键盘!”
  “对对,有时候我们去和客户交流或调研,客户总是很发散地讲出他们面临的很多问题,也提出很多要求。如果用这种方法进行一下‘极限式回应’,或许他就能把最关心、最顾虑的问题找到了,也是在帮助他思考和发现最关键的需求和概念!”通过刚才我和小朱的对话,小杨有些明白了。
  我点点头,说:“没错,这就是在倾听过程中、了解客户概念很好的回应方式,让客户使用极限思维,寻找‘最’的问题,这才可能是客户真正的关注点。”
  “这种提问式回应,也能帮助客户拓展他的思维,让他思考得更深入和聚焦!”小牛抬头望着天花板,自言自语。
  “没错,不过我们还是要特别强调,一定是基于客户所谈话题,否则就不是在倾听了!”我又一次强调,因为我确实担心他们在使用的时候,总是抛出一些不着边际的极限问题,让客户摸不着头脑。

  想到这里,我开始又抛出更具挑战性和危险性的提问式回应,这类回应本身就是问题,但前提是在倾听时根据客户的信息开始的,这需要我们全心投入地倾听,以同理心跟着客户思考,进入客户的思维路线和场景,才能得心应手。
  “还有就是‘魔法师回应’,这可要功力了!”我直接抛出了又一个思维助推器。
  “什么叫‘魔法师回应’啊?”小朱问。

日期:2009-10-30 09:51:18

  我说:“在我们和客户交流的时候,客户往会说‘这个不现实’、‘那个不好办’什么的,比如我们问现在的成本计算情况怎么样、希望怎么进行精细成本管理时,客户可能会说‘精细成本管理不好实现,因为我们的生产成本数据无法及时统计’,这时候我们问一句‘如果我们数据可以及时全面统计的话,您希望成本精细到什么程度’,这就是在帮客户移开限制他思维的障碍,引导他突破这个思维的桎梏,进行发散性思维,进行更广泛的思考和探索!”

  “你的意思就是说,我们是魔法师,帮客户移开他限制他思维的障碍?”小朱好奇地问。
  小牛低声说:“嗯,是这个意思。”说完,伸出右手,像变魔术一样,手掌在小朱脸前一抹一抓,好像能把小朱的脸变成了另外一个样子。
  “这功夫可是了得!”半天没说话的小熊被小牛的动作逗乐了,插嘴说。
  小朱没客那些,看了看自己本子上记的,然后抬头问我:“老寒,除了‘信息追踪式回应’、‘征求看法式回应’、‘极限式回应’、‘魔法师回应’这四类提问式回应,还有吗?”
  “这四类就够大家先用了,这些如果要用好,已经非常不简单了!要是能够应用自如,那真就是快出道了!”在我看来,其实还有一些,先给大家介绍这四类。

  小牛说:“如果客户真能按照这些回应进行思考,那沟通的效果一定超乎想像!”
  我看着他,说:“其实不难,记得在此之前要把自己倒空。这几个提问式回应,就是客户在说话时的‘思维助推器’,顺着客户的话题和思路往下走,让他感觉是在被被倾听和关注!”
  “嗯,有了这些回应,客户就像在舞台上的明星,或是那些踩高跷的,有了观众的呼声,表演也会更加投入。客户和我们说的心里话,将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小杨也得意地幻想着自己拜访客户的情形。
  我需要及时给小杨泼泼冷水,说:“呵呵,别得意啊,这才到哪儿!有了呼声还不行,还要有掌声,还要在台下边蹿达,那才更出效果!”
  “在客户那儿又蹦又蹿?”可爱的小朱又瞪着好奇的眼睛问。
  我笑了:“我说的是肢体语言,这可比说话本身还要重要,更能洞察客户的内心世界!”


日期:2009-10-30 12:14:40

  38身体有密码
  “肢体语言?”小熊对这方面很感兴趣,一听说我提到肢体语言能够洞察对方的内心世界,他马上来劲儿了,他觉得这个对和女孩儿交流上会非常有帮助。
  “对啊,肢体语言。你觉得在远古的人类没有现在的语言之前,主要靠什么交流呢?”我问小熊。
  小熊想了想说:“比比划划,挤眉弄眼,哼哼啊啊……”
  “嗯,就跟现在动物园的猴子差不多!”小朱补充说。
  “其实人类对肢体语言的研究,已经成为沟通和心理学的一部分。而肢体语言研究的的源起,就是‘人的进化源于动物’,人身毕竟是一种高级动物,脱离不了动物的本性。”我记得在很多讲肢体语言的书中,看到过类似的话。

  “从这个角度来看,人还真是动物。西方人也真是,总把自己当成动物研究!”小牛不屑地说。
  刚开始老寒对此也很不屑,直到后来发现,东方传统文化中讲的“道”博大精深,是智慧的高度浓缩,无所不含,无所不指,不经历实践经验而无法感受得到。而西方的“术”,总企图把那种最深刻的“道”,用最简单直白的方式总结出来,最后事实证明,西方的科学研究再怎么发展,也没能脱离“道”这个大规律。
  想到这里,我说:“这种肢体语言的研究,我们不能否认有一定的规律和道理。肢体语言的源起,就是动物之间的交流,源于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互换,或是彼此的心灵感应。境由心造、相由心生,这些都是通过肢体细微的外露而传达出来的!”
  “那你的意思是说,算卦的,也是通过观察肢体语言对症下药?”小杨问。
  “这是至少一个很重要的信息源,你的每个动作,每次握拳,每次皱眉,每次舔嘴唇,每次吞咽口水,都向对方传达了你内心深处的信息。还有我们说话的语音、语调、语气,等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那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我记得有很多书都谈到这方面的内容,比如曾国藩的《冰鉴》、刘绍的《人物志》,还有林林总总很多的相术传书。

  “真是一门大学问!”小朱感叹。
  “是啊!大家应该听说过,在人们面对面的谈话中,身体语言发送的信息占到信息总量的55%,说话的语调发送占38%,而语言内容本身的信息只占7%,所以有时候我们还没开口,对方已经洞察了我们的内心世界,所以有时候我们刚见到一个人,就感觉这人和自己不对脾气,就是通过这种‘气场’散发出来的。”我对此有切身感受,无论是销售拜访,还是在给十几个关键客户讲解方案,还是在几百人的会场上做演讲,都会感受到大家那种气场。

  就在我陷入沉思走神的时候,小朱说:“既然这么重要,老寒你得多讲讲!”
  话题有些发散,必须开始收拢了,我说:“肢体语言如果讲起来,再写一本书都难言其尽。不过我们今天要谈的,就是在倾听过程中要使用的肢体语言,只是倾听中能够用到的,如何通过肢体语言,激发对方更多的思考和回答,让他说出更多的话。其他方面,再找机会!”
  小牛说:“照你刚才说的,这门大学问,如果把倾听能够掌握好,也就很不容易了。”
  “老寒,你说倾听的肢体语言,从哪儿开始呢?”小杨急切地问。

日期:2009-10-30 14:25:17

  “首先是坐姿,”我见小熊仰面靠在椅背上,便和大家说,“你们看看现场,从坐姿来看判断一下,谁在倾听,谁没有在倾听。”
  这时候众人相互看看,小熊仰面靠在椅背上。小牛坐挺比较直。小马用手托着下巴,胳膊肘支在桌子上。小杨双手垫在前胸和桌子沿之间,上身也探向了我的方向。小朱本来就在做笔记,再加上有些自然驼背,显得好像是向前探出了前身。
  “我觉得除了小熊,大家都在听吧。”小朱显得有些童言无忌。
  “哼!”小熊回应了一下,然后坐直了。
  “因为我觉得身体要倾向说话的人,这才是正式的姿式。”小朱参加过一些销售礼仪的培训。

  “那我们应该前倾多少度呢?”我斜着眼睛、微笑着问小朱。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