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客户信任的拜访技巧:信任五环》
第40节作者:
寒崖蚀骨 “嗯,很可能是这样哦,至少说明你的心思并没有放在对方说的话上,而是在你的心思上!”我看看大家,接着说,“其实这时你在想你自己的事情,很可能忽略客户说话的本意。即使你听到了,你也关注了你想关注的信息,而忽略了你没有想得到的信息,甚至曲解了客户的原意。而那些信息对你来讲,可能是最重要的!”这就应验了那句话,人提出问题的时候,心中总有自己的困惑或预期的答案,至少自己有想着自己的事情,客户也是这样的。
小杨又开始皱起眉头,仔细回忆他和以前的沟通。
我看大家在思考,便在火上又浇了一把油:“其实我们很多销售,问完客户的问题,自己都知道客户会说什么。那些问题对销售是折磨,对客户也是折磨。好啦,不说什么样的问题了,就是好问题问完了,销售也总在想‘哼,他说什么我都知道,这个我可比他专业’,好像客户总逃不出我们的手掌心。试想想,当你这样想的时候,你在倾听吗?”
日期:2009-10-27 20:32:38
“唉,说的也是!有时候真是那样,虽然说是在问题客户问问题,问完了就等着客户说我想听的话题、我想要的答案,并且那个问题还有明显的引导性和倾向性,真是觉得……”小杨摇摇头,叹了口气,一扭头跟我说,“你说的这点,以前还真没注意。”
“是吧,我以前也没怎么注意。以前有的时候,客户在那儿说着他的,我的思绪早就被他的某一个话题,勾引得浮想联翩,早就不知道想哪儿去……”我们都有这种情况,在听到客户的某句话,或某段话时,我们脑海里会浮现出一个个场景,然后就开始顺着那个场景往后联想,不知道要跑多远。
小杨抓抓头皮,说:“唉,这情况肯定有!我在拜访客户的时候,别说让客户引得联想,刚一见面,我脑子里就浮现了一幅场景,开始按照我想像的场景、顺着我的问题和思路开始往下说。客户说话的时候,我基本上都是在想我的场景,挑选一些我有用的东西,填补到我脑子的那幅图里去,他说他的,我想我的……”有知识、懂业务的人,经常是这样。
“对啊,你觉得这时候,客户脑海里在想什么呢?”我问。
小朱一笑:“呵呵,不会客户脑海里也有那么一幅场景吧?你们俩自己挑自己有用的信息,在那儿玩拼图呢!”
小牛右手捂在嘴上,愣愣地看着自己的水杯,他好像在想着什么。
其实不用想,这个问题谁都会有。
“小朱说得对,客户脑袋里肯定也有一个场景,他也在挑选他觉得有用的东西!人和人都是一样的,只关注自己关注的事情,只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感兴趣,销售是这样,客户也是这样。
当销售向客户提问的时候,销售只想着自己关注的事情和想要的答案,就像在漆黑的夜晚手电筒射出的那束光,只有那一束,而除此之外都不是他关注的范围。
客户也一样,在客户提问的时候,也是有着自己的困惑和期望,也只在关注自己听想的事情,也拿着一个手电筒,向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射出一束光线,那就是他关注的范围。
这时候销售和客户,一人拿一个手电筒并肩而站,只有两个人的光线照到一个地方,才能同时引起两个人的兴趣。否则,虽然人在一起,却是各怀鬼胎,想着自己的事情。其实结果就是,销售总是和客户搭不上调!”
“哦……,我说怎么和客户说话,老是鸡同鸭讲呢?”小朱恍然有所悟。
小牛听完我说的话,又见小朱的可爱小样,笑了,说:“客户跟你说话,那才是鸡同鸭讲呢!”
小杨感觉好像哪儿还有些问题:“老寒,要是客户说的不对怎么办?”
“你怎么知道他说的不对?”我反问小杨。
小杨说:“他明显就是胡说,根本不靠谱。就算是说的实话,可他的理解总有偏差,还觉得自己挺对的,怎么办?”
我看着小杨的眼睛,问他:“他说的对与错,标准答案在哪里?”
“我知道啊,我心里跟明镜儿似的!”小杨没有思考,就说了出来,我看到他的眼睛中,有一股坚定和执着。
“那是谁的答案?”我问。
“标准答案!”小杨说。
“从哪儿来的?”我问。
“我心里清楚……”小杨本来声调很高,但说到“清楚”两字的时候,突然低了下来,接下来又把后面的话咽到了肚子里。
日期:2009-10-27 23:20:28
当我把目光从小杨身上移开的时候,我注意到大家用空洞洞的眼神盯着我,好像看着我无情地撕裂了小杨的自尊,让他赤条条地晒在大家面前。
我笑了笑说:“套用成龙大哥的话,这是每个男人都会犯的错误!并且对于人性本身来讲并不错,每个人都是用自己的眼光和想法、甚至价值观来评价别人,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只可惜,我们是销售,我们要做一些挑战人性。其实,儒释道所讲的修身修心就是这样的道理!”
小朱一听我又提起了儒释道,惟恐我又开始神神叨叨地说些听不懂的话,赶紧接话说:“老寒,你的意思是说,销售经常把对方所说的话,和我们自己心中的答案做比较?”
小牛接话说:“是这个意思。不仅如此,反过来看,客户也经常把销售所说的话,和他们心中的答案做比较,以此来评判销售的对与错、好与坏!”
我很认同小牛的说法。
这时候大家都已经感觉到,客户也好,销售也好,都是一个正常的人。当我们从这个角度去看时,一切似乎没有那么复杂了。
“可是,我们是懂得专业知识的人,是懂得信息化的人。有时候听着客户说的那些官话、套话,还有对信息化的那些所谓的认识,我真是难受。我最不爱听的,就是他们说自己的人员水平有多差,管理基础有多薄弱,不正是因为他们管理基础弱、人员水平差,才上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嘛?他说的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明摆着是找各种理由来搪塞我!”小杨对客户的感触颇深,说起来如在眼前。
“所以,你就要找出你的很多理由,来说服他?”我问。
“要不怎么着?就任他那么胡咧咧?”小杨好像想起了哪个客户。
“结果呢?”我问。
“……”小杨无语。
不用说,这类“说服”的结果,往往是销售败北。即使客户当时嘴软下来,或者不再说什么,个别的半信半疑地不再坚守执着,其实大多数人的内心,一直在抗拒销售的话,他那是懒得答理销售了。
“所以,当我们听到客户的话‘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时,我们觉得‘他这么想可不行,我必须告诉他正确的答案’时,我们还自以为是地认为‘他说的问题我都解决过,我得告诉他怎么做’时,我们是在倾听吗?”我问大家。
当人的内心产生疑虑和抗拒的时候,会有一种厌烦的情绪,随之而来是一种打断的冲动。
“是啊,我实在听不下去了,往往身不由己的打断客户的话,我实在忍不住了……”小杨顿时有种抓狂的感觉。
小杨觉得,要是他知道个什么事情,不让他说出来,那简直是一种束缚的痛苦。
如果说他知道的事情,不仅不让他说,别人还在他面前说错误的事情,坚定地认为自己不错、自以为是地自信着,得意地看着他的时候,那种感觉比杀了他还难受!
一般人都抑制不住那种冲动,或者是说出来的冲动,或者是打断对方的冲动。
我接过话题,说:“小杨,你还记得关于‘人性的本能和冲动’的话吗?人接收到外界信息时,第一反应是和自己有关的事情,从自己的角度考虑出发。不过话说回来,这事情又不怪你,只是谁都会犯这个毛病,只不过是以前没有想到、或没有当回事儿罢了。”
“对啊,对啊!别人一说到我有感觉的事、或我知道的事时,我就抑制不住地想说,如果你要不让我说,我就特别不舒服!”小朱赶紧接话说。
小牛看看他,说:“没错,就像现在的你!”
小朱看了看小牛,愣了一下神,然后脸蹭地一下红了,他明白又犯了那毛病。
“正常的,既然我们也这样,那客户是不是也一样呢?这是人性的冲动的本能。其实销售的难处,就在于如果放纵自己的冲动,就会忽略客户的冲动,销售是什么,就是销售员和客户相互冲动,看谁能抑制住自己,谁就胜利了。客户抑制住自己的冲动,他就能任意摆布销售。”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