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客户信任的拜访技巧:信任五环》
第31节作者:
寒崖蚀骨 “你觉得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的是经吗?他们真正的经是在路上,那九九八十一难,那才是无字真经!我也在路上,只不过比你们早出发一点、走得靠前一点而已。大家都得经历,慢慢来吧!”这种实际的磨难和经历的无字真经,比西天的有字真经还宝贵。
“老寒,听说你给小牛和小朱开了小灶?不够意思啊!”小马在后座上开始叫嚣。
“哪有,顺路,顺路!”
“都谈什么了?”小杨问。
“提问,提出好的问题。专业不专业,不在于说了什么,而在于问了什么!”我随口说。
这话对小杨来说,听着不那么顺耳,他是技术出身,自然懂得多,见客户也说得多,这是他的优势,他也信奉技术和价值。小杨锁着眉头,又问:“听说问问题还有一大堆说道?”
“是啊,你都了解了哪些说道?”我问。
小马在后面又按纳不住,说:“听小朱说你讲了四类问题,‘暖场类问题’先破冰、‘确认类问题’试水温、‘信息类问题’拨云见日、‘态度类问题’探索客户概念的核心,还说这四类问题什么时候使用,是吗?”
这俩小子消息挺灵通。也是,小朱那不会耍什么心眼的家伙,再加上见了马尾辫小悠,美得屁颠屁颠,一问准说出一大嘟噜,把他知道的全都告诉了小杨和小马。也好,省得这两家伙再让我重新讲一遍。
小杨问:“老寒啊,这四类问题我们以前也常问,只过不没能这么系统地考虑过。你觉得要是问客户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问问题注意什么,我记得跟小朱和小牛说过,我想了想,说:“问问题要注意什么,我好像是分开针对每个问题谈的,比如问‘暖场类问题’时要使用开方式问句问对方感兴趣的话题,问‘确认类问题’时要使用关键词问当下情形的封闭式问题,问‘信息类问题’时要站在客户角度针对具体事物或情境的问开放式的问句,问‘态度类问题’时是关注对方个人的看法和感受,这是四类问题使用时的注意的!”
“嗯!”小杨抿着嘴,深深点了点头。
“还有吗?”小马又追问。
我发现和大家探讨段时间以来,这帮家伙也学会了问我问题,并且百问不厌,或许是在销售中有太多的困惑吧。其实有很多困惑我也无法直接回答,只能在双方的交流中共同探讨。
小马的这个追问,让我不得已开动脑筋想,在我们问问题时,应该注意什么呢?一幕幕销售拜访客户的场景浮现在我的眼前,一幕幕学员参加培训实战演练的画面在头脑中回放,其实他们在拜访中非常挺多的。但要问到“问问题时注意什么”,我还要仔细梳理一下。
日期:2009-10-19 14:45:14
“我觉得要搞清楚为什么问问题,问问题不单单是为了显得我们有多专业,还要获得有用的信息,真正捕捉客户的话里面带出的信息,充分了解客户的想法,所以,提问时要注意倾听客户说的,这样才能理解回答的含义!”我边想边自言自语。
“那是当然,我们问问题,就是为了听嘛!”小杨有些不以为然。
我看到小杨,预感到一种危险就潜伏在今天的拜访里,具体是什么我说不太清楚,只是一种感觉。我侧脸看了一眼小杨,说:“其实我们很多人提问的时候,心里都已经想好了为什么问这个问题,甚至心里都有了这个答案的预测,就等着客户说出来,然后拿客户说的和内心的预想答案做比较。”
“有是不,但不一定吧?”小马有些疑惑。
“你难道没有觉得,客户在问我们问题的时候,心里也预设了答案?我们有没有想过客户为什么问这个问题,他们问这个问题,一定有着某种目的,想了解他缺失的信息,或验证什么东西。其实,这是非常普遍和正常的事情,也是人之常情!”
“嗯。”
“所以,我们销售在提问的时候,只有把这种预设的答案放下,也不要想客户会怎么回答,专注地倾听客户说的话,别怀着自己的想法心不在焉地听。所以提问时,不要预测客户的答案!”
小杨点点头,好像脑子在想着什么。
“还有啊,有时候我们做了充分的拜访准备,准备了很多的问题,我们抛出一个问题客户还没说几句,或是稍有停顿,马上又问下一个问题。这种雨点似的问题,会让客户有压力感,就像挨了机关机,或是在被审问。所以,问完问题,一定不要着急问下一个问题!”
他们俩都默不作声,以此来表示他们听懂了。
“最后,注意在我们提问的时候,目的是接收信息,而不是就对方的答案展开讨论,千万不要讨论客户的答案,那样会迷失方向,让拜访一团糟的。所以在客户说完之后,用一个‘确认类问题’和客户确认一下你所听到和理解的信息,可以再用一个‘态度类问题’征求一下客户的看法,这样很有可能我们会获得更多、更有效的信息,或捕捉到客户的概念!”
因为他们没有适当的案例,也为了节省时间,我没有再启发他们的思考,而是把“提问的注意事项”一古脑地塞给他们。反正有些话,是说给有心人听的。
“哦,一个提问,被老寒整得这么复杂!”车里沉默了一会儿,小马在后头张嘴了。
“是啊,看来咱们的以前的提问,那都不叫提问!”小杨接了一句话,然后又问我:“老寒啊,你说为什么要这么问呢?”
这个问题把我问住了,为什么?这一两句话哪儿说得清楚!我想了想,说:“小杨,这西天取经的路上,有些磨难只有自己经过,才会让自己有所感触。白送给你的经,你也不好好读,所以,职场没有近路,经非‘经’不能读也!这个‘经’是经历的经。”
小杨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那就慢慢经吧!”
“哦,对了小杨,你这次拜访蓝科的陶部长,都做了什么准备啊?”我问。
日期:2009-10-19 22:47:17
“哦,对了小杨,你这次拜访蓝科的陶部长,都做了什么准备啊?”我问。
“按你上次说的准备的。”
“概念?”
“嗯,陶部长的概念,我感觉应该是希望借助我们的系统,降低采购成本,加强采购控制,以此来强化他的控制力度,提升他的个人政绩。说不定这么一控制,那些掌握在采购员手里的供应商,都会直接向他上贡。”
“我上次不是和你说,他们要上一卡通项目吗?”
“上什么项目,目标都差不多。我还会再问问他”小杨回了一句。
“嗯。你这次期望获得的行动承诺是什么?”
“我这次拜访他,是希望他能够尽快推荐项目立项,认可我们的解决方案,最好向公司管理层推荐我们的方案,最低也得和老宋说句‘他们的方案可以’从而不再就方案层面给我们制造障碍,你不是说行动承诺必须是具体的动作、现实可能的吗,这应该可以了。”小杨对答对流,确实是做过准备。
“他要什么?”
“采购管理的一卡通解决方案啊!”
看来小杨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我没有直接搭话。车外,高楼孤单地矗立在雾气中,自信地坚挺着,雾气好像也绕开它向远处延伸。
过了一会儿,我又问小杨:“有效的约见理由已经准确地传达给他了?”
“嗯,我传达了。希望今天上午就陶部长关心的采购管理问题做一个深入沟通,以帮他设计出合理的解决和实施方案,帮他实现他的管理目标。”
小马在后面说:“小朱前两天听说有四类问题之后,这次他也做了准备!”
“你这次也要进行有效提问?”我有些惊讶地问,一是他们对提问的热衷,超出我的想像,二是这件事情对于小杨这个喋喋不体的技术出身来讲,不让他说话而提问,对他来讲是个极大的挑战。
“我怎么就不能提问了,小瞧我!”小杨说完呵呵一笑,“别看我上次没赶上和小朱小牛一起听你介绍几类问题的用法,但我也是个会思考的人,什么时候用、怎么用,这几类问题我都准备好了,要不我刚才怎么问你提问时要注意什么呢!”
“喝,没想到!”大家这么信任我,万一要搞不好,真误人子弟了,我罪过可就大了,所以只有更加谨小慎微。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