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猴》
第14节

作者: qwgxsyyxyx
收藏本书TXT下载

  沉默,死一样的沉默……
  陈博看着马道成,等着他拿主意。
  形容一个人沉默不语时,常常会说过了一分钟甚至几分钟,可事实上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不信真找只表掐个时间,看看几分钟不说话是什么概念。可这一次,马道成的沉默确实有几分钟时间,久得连陈博都有些发毛。

  几分钟后,雕塑般的马道成终于开始“夏日消溶”,缓慢而小幅度地点点头。起初,陈博以为是自己的错觉,但马道成点头的速度的幅度都开始渐次增加,到最后,看起来竟有些歇斯底里。突然间,马道成猛一拍桌子,吓了原本就心惊的陈博一个肉跳:“好你个丁心一,这是拿老百姓几十万条命开玩笑啊。”
  “那咱们…… ”
  “就这么定了,就拿这件事做文章,大文章,头版头条的大文章…… ”
  日期:2016-07-05 16:53:50

  5.受宠若惊
  这次谈话后不久,陈博与马道成便按计划分头开始行动。
  陈博的任务是发动舆论,平面、广电、网络、移动,别管它三大、四大、五大、六大还是几大媒体,宁滥勿缺,能用的都用上。除大打人民战争外,也不要忘了科教兴国战略,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陈博找来一大票各路专家学者,有经院的也有民间的,总之都是意见领袖,又是发表文章,又是开研讨会。这种热闹,当然更少不了“五毛”们的参与,正规军结合游击队,水势凶猛。
  马道成走的则是上层路线,区级、市级、省级、国家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齐上阵,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云集景从,一唱百和,攒出一份声势浩大的倡议书,仅代表委员们的签名就有十几页纸。倡议书历数“西陵水电站”之弊,将其渲染为悬在几百万天朝百姓头上的一发千钧,虽没有直接点名,但一字一句都点在丁心一的死穴上。倡议书一式若干份,凡能沾点儿关系的衙门口,悉数分送,一个也没落下。

  还嫌不过瘾的马道成赤膊上阵,亲自撰写一篇署名文章,题为“我不能沉默”,以一个普通***员的身份,为天朝百姓请命。文章严词恳切,声泪俱下,以理服人,以情动人。马道成将自己塑造为一个斗士,无论前面是地雷阵还是别的什么魑魅魍魉,也不管利益集团势力多大,为了不使花园口惨案重演,别说区区乌纱,就是卿卿性命又有何惜。有泪不轻弹,“不可轻言牺牲”,那是未到伤心处,那是“革命未到最后牺牲之时”。可如今,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打东洋,上战场,都别拦着我……

  喧天的攻势很快发挥效力,丁心一以及他的一号工程“西陵水电站”成为众矢之的。

  一时之间,天朝街头巷尾几乎人人都在议论此事,好像洪水猛兽明天就会席卷而至,不说人人自危,至少也是闻之色变。“西陵水电站”下游百余村镇的男女老少更是匹夫有责,没等坏人指使,便自发将库区工地围了个水泄不通。人心齐,泰山移,看这阵势,就算大坝有朝一日真垮了,也不能把咱的人海战术怎样。
  与此同时,“西陵水电站”的战略安全问题也引起了高层的注意,据可靠消息,丁心一已被紧急召到省里谈话,三天后才回来,而后一直深居简出,很长时间没再出现在公众视野内。紧接着,白书记和冯市长也去了省城,回来之后就开始频繁约见有关人员,谈话内容严格保密,无论如何也打听不出来。
  总而言之,一切都在向着预想的方向发展……
  一周后的一天,马道成也接到了白羽打来的电话,约他晚上在“栗乡会馆”见面。
  “栗乡会馆”是天朝非常有名的一家私人会所,离马道成的“瘦金园”不远,原本也是“翰园”的一部分,名叫“栗乡阁”。石翰林家乡盛产板栗,晚年修建“翰园”时,择一院遍植栗树,故得此名。建国后,“栗乡阁”成为市委宣传部办公地点,新市委大院建成后,宣传部搬出,“栗乡阁”归接待处使用。“八项规定六项禁令”下发,接待处奉命精简,经营性物业或卖或租,“栗乡阁”几度转手,最终变身“栗乡会馆”。

  在天朝市的众多私人会所中,“栗乡会馆”是非常特殊的一个,因为它的后台老板不是别人,正是现任市委书记白羽的夫人袁雪竹。当然,账面上肯定是查不出来的,袁雪竹是军人,从理论上讲不能经商。
  通常,白书记是很避讳“栗乡会馆”的事情的,谁若不慎在他面前提起这四个字,那就是自找不痛快。可今天,他却主动将马道成约到这里,显然颇具深意……
  时间定在晚上八点半,可马道成不到八点就到了,这不仅是礼貌,更是心情。
  报上名来,礼仪小姐直接将马道成带到后院。“栗乡会馆”分前后两部分,前院对外公开营业,丰俭由人,且不分三六九等。后院可就不是谁都能来的了,这里不发年卡,也没有会员制度,只有相熟的“往来无白丁”才能一窥究竟,即使是马道成,也是头一次“贵步临贱地”。
  “栗乡会馆”后院面积不算太大,错落分布着同等规格的十来间仿古小屋,每间小屋都有前后两个门,前门是供服务员上菜用的,后门直接临车道,换句话说,客人从此进出,可直接登堂入室或扬长而去,免去了意外偶遇的麻烦和尴尬。
  礼仪小姐将马道成引到最里面的一间小屋,进门前,马道成抬眼看了一下屋檐下的匾额,“蓬莱轩”……
  令他颇感意外的是,白书记居然来得比自己还早,让上司坐等,马道成不禁有些脸红,虽没做错什么却不得不连声道歉。
  “别客气,坐,”白羽笑容可掬。
  马道成刚坐稳当,菜品立即流水介地端了上来,为首的“领班”似乎着装与旁人不同,马道成向她瞥了一眼。
  这一瞥不要紧,竟发现这位“领班”居然就是袁雪竹本人,马道成这次受到的惊吓比看到白羽“更有早行人”时还大一个数量级,慌忙站起来,险些将桌子撞翻:“大…… 大姐…… ”官场当中不兴叫“嫂子”之类,再说他和白羽也没熟到那个程度,只能重新拾起建国初期惯用的旧称,既亲切,又不失尊重。
  袁雪竹笑得很灿烂:“小马是第一次来我这里吧?”
  “对,对,第一次,第一次…… ”
  “以后常来常往,都不是外人,”袁雪竹将七碟八碗调理妥当:“尝尝我的手艺,不合胃口可别见怪啊。”
  “这,这是您做的?”马道成接二连三遭遇“更高,更快,更强”的惊吓。
  “是啊,怎么,我不像会做饭的?”袁雪竹的笑声真的很好听,只跳舞有些可惜了。
  “不,不…… ”马道成忙摇头:“是受宠若惊…… 受宠若惊。”
  白羽接过话题:“你袁大姐家里可是烹饪世家,鲁菜名厨,我平时都很少有这个口福”

  马道成都不知道该说什么,通常,高级别领导是很忌讳谈家里的情况的,尤其是这种“伺候人的”服务业背景,今天究竟是怎么了,竟对自己如此一目了然。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