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末路 (细解与明亡有关的那些事)》
第45节

作者: Wubeifa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1-06 17:06:39
  嘉靖深以为然,前面说过,在礼仪方面嘉靖是有强迫症的,天南地北必须一一对齐。父子错位这种事情在嘉靖看来自然是必须改正。但是嘉靖的胃口显然比张璁想象的要大,他在肯定了张璁的建议之后,又鼓励张璁再接再厉,说:“圣人既然要尊重父亲,自然也要尊重天,现在朕看祭祀孔子的规格居然与祭天的规格差相仿佛,孔子的谥号和礼服朕看也不符合规制,你们要体察孔子那种尊亲尊天的心意,都给我改过来。”

  嘉靖的指示很明白,就是说张璁此前的建议没有触及核心问题,只不过是在孔子周边打转,而嘉靖则是要直接改革改到孔子头上去。
  嘉靖的成命绝难更改,张璁本就不愿在这些事上与嘉靖起冲突,此前因天地分祀一事已经闹得嘉靖有点不快,这次又何必为了孔子跟皇帝起分歧呢。张璁遂上疏说:“孔子的祭祀礼仪自宋代以来就乱七八糟的,我们确实要改正。现在臣建议,此后称孔子为先圣先师,而不称王,祭祀孔子的地方称作庙,而不称殿,祭祀孔子要用神主牌代替塑像,孔子塑像应该毁掉,祭祀孔子不再备笾豆,乐用十乐,舞用六俏。等等等等”。

  这里头有一些与礼仪有关的词汇,现在已经基本见不到了,什么笾豆、六俏。具体意思也不展开解释,毕竟不是在讲中国古代礼仪。只要知道,张璁的建议是把孔子的祭祀规格全面降低,把孔子的“王位”给去掉就行了。
  客观地说,张璁的建议是十分合理的,恐怕也是符合孔子本人心意的。孔子一生严守礼制,非常讨厌僭越之事,前面提到过,他老人家对于鲁国大夫敢用天子规格的八俏是十分气愤的,说出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名言。但是后代统治者出于各种考虑,将孔子的地位一再抬高,给了孔子一大堆封号和谥号,什么先师,先圣。到了唐玄宗时期则直接将孔子追封为王,号“文宣王”。到宋真宗赵恒,又加“玄圣”二字,后改“至圣”,到了大元,又加“大成”二字,成了“大成至圣文宣王”。

  将孔子封王并非没有争议,因为周天子只称王,孔子作为周天子下面一个诸侯国的卿大夫之后,怎么能够在死后与周天子的称号齐平呢?这在某些人看来是严重的僭越。到了嘉靖这个强迫症患者这,他自然更是看不顺眼,所以才有了他前面那些话。张璁的建议不过是为了迎合嘉靖的意思而已。
  现在有一些人误以为降低孔子祭祀规格,更改孔子封号的主意出自张璁,实际是冤枉了张璁。嘉靖的命题作文已经出好了,张璁不过是按题作文而已。嘉靖很满意,张璁也很高兴,但是士大夫们不爽了。
  日期:2017-01-06 19:18:21
  之前革天上那些位,大家都抱着无可无不可的态度,毕竟天地日月、风雨云雷太为遥远,谁爱折腾就折腾去吧。但现如今革到孔子头上就实在是不像话了。天底下读书人都是孔门弟子,改革改到了祖师爷头上,吃饭砸锅这样的事岂能做得?于是,士大夫们非常不爽。但不爽归不爽,这个倡议是仰承皇帝圣意,由首辅大人正式提出的。虽然千古之下,张璁与孔圣人相比就是个屁,但在当下张璁比孔圣人的威风大八级还不止。县官不如现管,一个已经作古了2000年的孔子显然不如皇帝加首辅好使,因此绝大多数人仅仅停留在腹诽阶段,没有出言反对。

  徐阶是个例外,他既没有憋在心里,也没有破口大骂,而是上了一封条理分明的奏疏,严加驳斥张璁的倡议。张璁此时已是一人之下的首辅,颐指百僚,指挥六部尚书都有如奴仆,想不到一个翰林院的小小编修居然敢跳出来反对他,当即勃然大怒。
  大怒之下的张阁老把徐阶叫过去责骂,但是一个考了二十四年才考上二甲进士的张璁,讲道理怎么可能讲得过一个二十岁就高中一甲进士的探花郎徐阶?更何况,孔子的名头是可以随便改动的么,作为读书人跑到孔子头上去动土,这是要遭报应的。张璁底气不足,辩才有限,只有以官威压人,但徐阶偏是个软硬不吃的,张阁老气得吹胡子瞪眼,大怒之下,呵斥道:“若叛我?”,“若”在这里就是“你”的意思,张阁老急不择言,平日把满朝大臣都当成他的附庸,此时吐露心声,居然指责徐阶背叛他。

  张璁明显是盛怒之下的失言,同朝为官,他是没有资格说其他大臣背叛他的,这句话已有僭越之嫌。看到张阁老失言,徐阶依然不急不躁,顶了回去,说:“叛生于附。阶未尝附公,何得言叛?”,也就是说,背叛你的前提是我依附于你,我徐阶从未依附于张阁老你,又怎么说得上背叛呢?
  说完,徐阶扬长而出。
  徐阶上疏本身就忤逆了嘉靖的圣意,没有顺着嘉靖改革礼制的意思来,现在又当面顶撞首辅大臣,那自然是没有好果子吃。皇帝和首辅要一个人滚蛋,他就是满天神佛保佑恐怕都无计可施,于是徐阶马上就被贬谪,任命为延平府推官。延平府在福建,那在明代绝对是个边远蛮荒之地,推官是管理一府刑名的佐官,正七品。徐阶从清贵的翰林官到老少边穷地区的俗官,中间的差距不可以道里计算。

  兜了这么一大圈,想必大家也有些明白了。欧阳德被张璁拉进来陪绑,八成以上是因为徐阶。但是,如果你以为张阁老只是恨屋及乌,恨徐阶所以连带着要收拾欧阳德,那说明你的心还不够狠,还不够做首辅。张璁从头到尾就对薛侃和欧阳德没有兴趣,他攻击薛侃是为了扯出夏言,而攻击欧阳德则是为了牵出徐阶。只要嘉靖下令彻查薛侃上疏一事,只要薛侃松口说夏言是幕后主使,那这事就可以往深了挖,往广了扯,只要把欧阳德扯进去,张阁老有把握连带着把徐阶也给扯进来。

  这样,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张阁老猛不丁地要把一个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小小翰林编修欧阳德给编排到这个子虚乌有的事件中来。什么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张阁老真真切切地给我们演示了一遍。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