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了一本太爷爷的笔记,里面记载了历史上被隐匿的奇案调查》
第17节

作者: 夜行者老金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11-25 11:41:00
  到了东四,连修德照相号关着门。
  我问一旁的布绸店老板,说已经关了好些天。
  我们绕到后门,敲了很久门,没人应。
  正要离开,门里问找谁。
  我说,是金木。

  连大嫂开了门,她披着件旧棉袄,好像刚起床,显得很憔悴。
  我问他老连在哪,她没说话,看了看钟树海。
  我说:“一起的,这是钟先生。”
  她这才把我们让进院,关了院门,插上门栓。

  老连四岁的独子,上个月在东四牌楼走丢了。
  当天,老连就报了警,却半个月没音信,去警署打听,才知道根本没立案。
  老连怀疑是给拐子拐走了,就自己出门找,来来一个多月,老连也失踪了,一直没回家。
  “金先生有能耐,您一定帮帮我们。”连大嫂说着,就要跪下。

  我扶住她,问这段时间,老连有没有交代什么话,或留下什么东西。
  连大嫂进堂屋,从供桌上的菩萨像后面拿出一叠照片,“老连搁下的,说谁也不能给看。”
  我翻看照片,也是一些乞丐的照片。
  其中一个残疾乞儿,我见过。
  他经常出现在正阳门门楼下,没有胳膊,用右脚夹支笔,抄写经书。
  我把照片递给钟树海,他翻了几张,说:“这些可能是连兄弟找儿子时拍的,照片流了出去,应该是暴露了。”
  如果真是丐帮,老连可能有危险。
  日期:2016-11-25 11:52:00
  我打算去正阳门,找找那个用脚写字的孩子。
  离开老连家,钟树海却让我别着急去正阳门。他叫了两辆胶皮,带我去了东安市场的东来顺羊肉馆。
  进了馆子,钟树海叫上一份涮羊肉,半斤二锅头。
  (北京东来顺最早创建于1903年,最初售卖小吃,后来加入羊肉,改名东来顺羊肉馆。)
  我没多问,先喝了两杯,等钟树海开口。
  日期:2016-11-25 12:12:00

  他果然有话说,一边往铜锅里夹肉,一边说:“金兄弟,丐帮这事,我觉得算了。”
  我没接腔,他继续说:“那连兄弟,我想想办法找回来,但你要真惹上什么,没法和袁先生交代。”
  我问他,觉得这事是怎么回事。
  他说:“照片上小孩的样子很明显:采生折割。敢做这个的,肯定不是一般的乞丐,背后应该还有人。”
  (清代掌故遗闻的汇编《清稗类抄》中,有对采生折割致残乞丐的描写。)

  日期:2016-11-25 12:51:00
  采生折割的说法,最早出现在宋元时期,“采生”是指摘取活体的器官,“折割”就是以刀斧等器械伤害人体。
  丐帮用这种古怪残忍的手法致人残废,为的利用畸形的婴儿或年轻人乞讨钱财。
  这种罪行,按照明清律法,要凌迟处死。
  (《明律》 中,对采生折割罪行明确规定要凌迟处死,并流放家人。)
  我不太相信,采生的事,我确实在史书上见过,更多还是讹传。
  西医刚进来时,也曾被哄传是妖法采生。

  (西医进入国内时,外科手术曾被当做采生折割看待,引起民众恐慌。)
  日期:2016-11-26 13:32:00
  钟树海连喝了几杯,鼻子有点发红。
  他笑着说:“金兄弟是读书人,知道的典故多。不过这帮人,就连我们道上的人也难摸得透,还是小心点。“
  我想再问,他却岔开了话题,也没再劝我。
  吃完涮肉,天已经黑透,我和钟树海约好,第二天去正阳门找乞丐。畸形表演的地方,他会找人打听。

  这几年,北京几道城门附近和公园里,常年栖息着成群结队的乞丐,大大小小,有本地的,外地逃荒来的,也有落魄旗人。
  (北京北海公园的乞丐,照片由美国社会学家甘博拍摄于1917年左右。)
  日期:2016-11-26 14:20:00
  我和钟树海一早赶去,那个用脚写字的孩子果然在,穿着破成碎片的棉袄棉裤,却光着脚丫子,趾头冻得黑红。
  他斜倚在城门洞的墙上,用右脚夹起一支破毛笔,抛向半空,再准确地接住,然后沾了墨,在宣纸上写《金刚经》。
  因为没有胳膊,动作摇摇晃晃,扭着脖子维持平衡。他用脚写的小楷,比我的字好看。
  我看了看四周,都是围观的过路人,没看见哪个像是丐头。
  我朝钟树海使了个眼色,朝写字的孩子走过去。
  我弯下腰,看他写字,突然一拍大腿,大声说:“小幺!你不是宋老三家小幺吗?你爹正找你呢,胳膊怎么了…...”
  那孩子愣住,写字的脚丫子停在半空。
  我伸手拽他起身,扯住空荡荡的袖口便走。
  围观的都没反应过来,没人吭声。
  刚走出门洞,晃出一个人,拦在我面前,说:“老兄,认错了人了吧,聊聊?”
  这是个比我高出半头的大块头,头上缠着辫子,镶了一嘴金牙,正在啃肉包子。
  我看了一眼他身后不远处的钟树海,松开那孩子的袖口,跟着金牙沿城墙根往西走去。
  沿着城墙走了几百米,墙根蹲着两个戴皮帽的人。见金牙过来,两人起身迎过来。
  看样子,我遇到了麻烦。
  日期:2016-11-26 16:15:00

  三人将我围住,金牙问我:“你认识那要饭的?”
  “不算认识。”我说着,往外走。
  金牙伸手扒住我的肩膀,手上多了把手刺,问:“你是探*子?”
  (手*刺,旧时候用于近战的一种武器,一般是钢质或者铜质。)
  另外两个皮帽也掏出了刀子。

  这种问话,遇到过不少次,我什么都愿意假扮,但就不爱假装自己是侦探。
  我笑了一下,推开他的手,说:“那倒不是,打听点事,用不着这么当真。”
  “你算哪根葱哪头蒜?敢管这事!”
  我把手摁在腰里,打算掏*枪,却听见钟树海的声音:“你看我算哪根葱?”
  回头一看,钟树海到了跟前。金牙见着他,声音软下来,朝钟树海点头哈腰。
  钟树海掏出烟卷,递了我一根,说:“这位兄弟是我的人,有事儿想打听。”
  金牙摘下手*刺,朝我点头:“海爷的兄弟,有事您尽管问。”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