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功夫中的道》
第7节

作者: 演练打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三足金蟾耳力好的很,大怒:“小子,你才是癞蛤蟆,你全家都是癞蛤蟆!”

  白老尴尬地把小无从怀中拉出来,“小无,别怕,我给你介绍,这是你金师叔,是爷爷在北宋时度化的一只金蟾,后来我们结为兄弟,同拜在师父门下。”
  小无艰难地咽下吐沫,稳了稳神,对着三足金蟾行了个抱拳礼,双手高高举过头顶,大声道:“金师叔,小子这边有礼啦。”
  “嗯,不知者不怪,免了。”大蛤蟆张嘴一吐,一朵金莲缓缓飞到小无面前,“师侄,初次见面,不成敬意,这是“洗心池”五百年一熟的金莲,拿去。”
  小无只觉得,面前宝光闪烁,光芒温润,刚要上前抓住,白老哈哈笑道:“师弟倒是舍得,五百年的功德金莲,用处很多;小无目前肉眼凡胎,无法炼化,受之无用,我先替他收着,烦劳师弟,快快打开洞府。”

  金蟾点头,巨大的身子往旁边一跳,身下升出一间房子,四四方方,房屋四壁闪烁着众多五光十色的符文,白老手一挥,带着小无飞身进入。
  屋内布置非常简单,正中央摆放着一列庞大的书架,书架上密密麻麻整齐陈列着各种书卷,有竹简;有帛书,有线装书,还有现代的纸张书;书架前是三五个蒲团,凤凰草编织而成,淡淡的向四周散发着香气。
  白老正中蒲团盘坐,阖上双目,万事不萦于怀,百闻不如一见,他带小无来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小无猴不定,见白老无动于衷,他在蒲团上折腾了一会,也努力的双盘,扭的双腿发麻,无奈站起身来,朝白老身后的书架走去,拿起一本竹简,见上面写着花一样的字,便放下;又拿起一本线装书,见字是上下,从左到右行行排列,没几个字认识,又放回原处;走到最后,书架紧靠墙体,本来是到头的,可谁知小无走到近前,书架忽地延长,房子也跟着扩大,小无好奇,再往前走,书架再长,空间似乎永无止尽!

  “嘿嘿,好玩。”小无发力猛跑,他不信房子会一直长个不停,一口气跑了十几分钟,房子长了十几分钟,小无只好停下,侧头一瞅,书架上有本金光闪烁的书,小无信手取过,封面上用简体字写着几个大字“南派丹法”。

  小无正要再翻,忽闻身后白老说话:“小无,那本书是送给你的,是爷爷我多年的实修手记,你好生珍藏,细细参阅,等你以后实修境界提高,这书架上的书都是你的,过来,好好坐下吧,听爷爷讲道。”
  小无回身一看,爷爷就在身后几步范围内,身前盘坐着一位中年大叔,绿色披风,金色袍子,大嘴巴,鼓眼泡,双眼含光,笑眯眯地端详着小无,嘴里不停的嘀咕:“不错,不错,这么小的年纪,身上的功德之光确已非常可观。”
  小无忙回身散盘在蒲团上,把书装入衣兜。
  “这是你金师叔,刚才见过了,不必再介绍。”白老又道。
  小无盯住金师叔的大嘴巴,嘿嘿一乐,确认无疑。又怕金师叔嫌他无礼,强自镇定,稳住身形。
  《道德经》第一章我们讲过了,头两句的阐释爷爷也如你愿证实。道可道,名可名,是入世之法,是俗世中的道;非常道,非常名,是出世之法,是我们实修的道;但两者之间并不是冲突的,而是互补,互相递进。实修需先尽人道,后尽天道,先修道可道,再修非常道。我现在讲什么是修炼?修真?修道?修仙?”

  白老咳嗽声,“其实,修真,修道,修仙意思差不多,咳咳……咳咳。”
  小无好笑又不敢笑出声,感情爷爷也会逗乐子。
  “上古修仙者丹法三乘,我们南派丹法,主张先命后性渐法,追本溯源,丹修分东南西北中五大门派;五大门派丹修中有渐法,有顿法;渐法,渐悟渐修之法;顿法,顿悟顿修之法;实修,先命后性,先性后命,以命带性,或以性带命,或守中;近代各家互相汲取经验,相互融合,发展到现在,性命双修,守中,佛道渐融入一体。”
  白老晃眼快要瞌睡的小无,声音突然放大,丹田发声,直震得小无耳膜嗡嗡作响,睡意立消,白老笑眯眯地道:“性命双修,性是参悟天地宇宙规律,感悟大道,修心养性,清心寡欲,读圣贤经书,做凡间功德,明心见性而已;命者,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以修身修已为要,练气通达,渐修渐悟;修道者,精足不思淫,气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去除阴气,炼就纯阳,真身起,幻身灭,自然而然悟道,此为命功。”

  大嘴的金蟾双盘而定,神不听而听,恍兮惚兮,悠悠然悟道,小无不停地挠头沉思。
  “渐法三乘者:下乘丹法,安乐之门;下乘者,以身心为鼎炉,精气为药物,心肾为水火,五脏为五行,肝肺为龙虎,精为真种子,以年月日行火候,咽津灌溉为沐浴,耳目口为三要,肾前脐后为玄关,五行混合为丹成,此乃安乐之法;其中作用百余条,若能忘情亦可养命。”
  小无虽然没听懂,恍惚之间,若有所悟。
  “中乘丹法——养命法门。中乘者,以乾坤为鼎器,坎离为水火,乌兔为药物,精神魂魄意为五行,身心为龙虎,气为真种子,一年寒暑为火候,法水灌溉为沐浴,下上内境不出,外境不入为固济,太渊,绛宫,精房为三要,泥丸为玄关,精神混合为丹成,此中乘养命之法。数十条和下乘大同小异,若行之不怠亦可长生久住。”
  小无基本上没听懂,白老笑笑,不以为然,接着讲道。

  “上乘丹法——延生法门。上乘者,以天地为鼎炉,以日月为水火,阴阳为化机,铅汞银砂土为五行,性情为龙虎,念为真种子,以心炼念为火候,息念为养火,含光为固济,降伏內魔为野战,身心意为三要,天心为玄关,情来归性为丹成,和气熏蒸为沐浴,乃上乘延生之道。其与中乘相似,作用处不同,亦有十余条,上士行之,始终如一,可证仙道。”
  上乘丹法,小无一句没听懂。
  白老手捋银胡,讪讪地道:“其实上述三乘丹法,似是而非也。”
  小无差点没栽倒。
  “佛曰:八万四千法门,法法不在门内,道曰:三千六百门修道,道道不在门内。”白老道。
  大蛤蟆挣开鼓眼泡,双目精光四射。
  白老呵呵笑道:“无论上中下三乘顿修顿悟之法,或是三乘渐悟渐修之法,无不是,修心养性,明心见性而已。”
  小无腹诽不已,“爷爷,早说这句不得了?啰嗦一大堆!”
  白老双眼如电,不视而视,看透了小无的想法,微笑问道:“小无,言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修仙一途很简单?”
  “没,没有。”小无头摇成拨浪鼓。
  “哈哈哈,修仙谈何容易?爷爷我从北宋实修到现代,历经人间劫难,看惯世事沧桑,有多少英雄豪杰?大儒大修,灵修,妖修,人修又何止亿亿万万,成道者几何?这又是何苦哉?”
  白老顿了顿,似乎在回首往事,意味深长地注视着小无道:“莫不说修仙要经历种种劫难,幻劫,情劫,雷劫,只是人心一关,能过者寥寥尔。”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