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男人的销售战争:纵横》
第3节

作者: 细雨黄昏红袖刀
收藏本书TXT下载
  小戴突然接口道:“明天调研怎么办?我对生产管理也不太熟,咱们分公司也没有太熟的,要不要向北部区求援,请朱总派人帮我们一把?”小戴看起来有些发怵。
  “不用,我们虽然不熟,但是弘智有人熟!”杨耕斩钉截铁地否定了小戴的提议,“你明天就这样做,尽量让弘智的人先提问,你顺着他们的问题向下问,比如他们问车间计划怎么生成,你就说能不能让我们看看你的生产指令单。然后再准备一些怎么问都对的问题,比如准时交货率啊,车间加班情况什么的。应付一下,只要能坚持下一上午来,下午就交给我吧,我想到一个办法,看能不能摆平李富强。”杨耕给小戴交待着要注意的地方,头脑中却慢慢浮现出“工作服”倨傲的目光。

  “老赵!”杨耕转过头来。“把你所有和利民有关系的兄弟,下午都派出去。了解这个项目能了解到的所有东西,尤其是李富强的背景,还有对手这段时间来利民的情况。越多越好,越细越好!”
  晚饭杨耕和老赵照例是在商州的大清花要了一斤饺子,这是杨耕的老习惯,他对饺子一直是情有独钟,不但肉、菜俱全,而且省事,20分钟可以结束战斗。他对吃饭的态度一贯是能应付就应付。而不铺张还有另一方面的考虑:瑞和对代理商一贯是比较强势的,公司的很多人每每到代理商处都把吃、拿、卡、要看成是理所当然,甚至大言不惭地说是‘孝敬’。杨耕从心里讨厌这帮鸟人,他清楚,包括老赵在内的很多代理商私下也很烦,只是没办法而已。他可不想为一顿饭被人家瞧不起。老赵也清楚杨耕的意思,乐得装糊涂,每次俩人二十元不到就解决战斗。

  饭还没吃到一半,利民的消息就传回来了:项目的发起是在一个月前,利民的方总在北京开一个行业会,会上凯马的一个老专家被邀作了个关于信息化的报告。方云义听后颇有感触,会后和发言的老专家做了一个简短的交流。回到集团后开始发起这个项目。而李富强被调到信息部一方面是因为这个项目,另一方面也是信息部本来就没有领导,信息部的三个人一直挂靠到集团办,被办公室主任监管。李富强是从生产部部长助理的位置上调过来的,现在是副部主持工作。把他调过来原因还不是太清楚,但是据财务的人讲,应该是因为他在生产部主持过CAD项目的实施,而且在生产部提升空间不大,他到信息中心后这个部门就相对独立了。对手的情况是:飞捷除了今天外,在三天前的上午9:30来过一次,去的是生产部。凯马的代理在五天前的下午1:30来过一次,也是去得生产部,飞捷怎么知道的项目信息目前还不清楚。

  听完老赵的转述,杨耕也乐了,问道:“老赵,你的兄弟怎么连人家几点到得都知道啊?”
  “这还不简单,”老赵一口吞下一个饺子,“进利民的大门是需要登记地,我让两个机灵点的小子,下午装作到利民财务部做售后服务,登记的时候,让他从头至尾看了一遍登记记录。门卫都和他们熟了,也不怎么管。”
  “从时间上看,大家工作做的应该还不是太深。总算有点好消息了!”杨耕的眉头稍稍舒展了一些,赶忙三下五除二把眼前的饺子吞了进去。

日期:2009-08-20 15:35:01

  第三节
  晚上十一点,当杨耕正在宾馆专心处理邮件的时候,刺耳的手机声突然响起。手机屏幕上显示的是分公司总经理:田云舒。杨耕愣了一下,田云舒从来没这么晚打过电话,有什么急事?
  “小杨,项目怎么样?”,虽然来省城已经快五年了,但是田云舒的北京口音丝毫没变。不过杨耕却听的出来,今天田云舒的声音似乎有些压抑,杨耕立刻感到自己老领导的意思应该不是在这个项目上。
  “困难比较大,现在还不好说。”杨耕应付了一下,等着田云舒的下文。
  “不用着急,慢慢来,另外告诉你一个事。”田云舒停顿了一下。“下周总部会派一个人过来,担任咱们公司的副总经理。”田云舒的声音尽量表现出一种轻描淡写,但是杨耕却隐隐感到老田声音里透出地是一种无奈。

  放下电话,杨耕呆呆的看着电脑屏幕,一种愤懑之情突然充满了全身。他站起身,一把推开窗户,窗外的寒风像是等了许久一样,立刻把室内的窗帘高高吹起。迎着一股凛冽之气,望着窗外冰冷的路灯,杨耕长叹一声:看来天要变了!
  对于这个反常的电话,杨耕模模糊糊的感到,这个副总经理这个时候的到来,对他和田云舒都是一个坏消息。看来关于分公司总经理的人选很可能又有变化了!
  大约半年前,大老板唐思哲到分公司例行视察,吃饭的时候分公司的几个部门经理作陪,田云舒特地把杨耕安排在唐思哲旁边。记得当时大家讨论最多的是互联网对管理软件和销售模式的冲击。唐思哲话不多,脸上一直挂着淡淡的笑容,每次提完问题总是静静的听大家讨论。杨耕记不起当时自己说得什么了,不过唐思哲走后的第二天,田云舒特地把杨耕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小杨,你知道,我早晚是要回北京的。”田云舒每次和人谈话总是习惯于和谈话对象坐在同一张长沙发上或者搬把椅子做到对面。
  “你要走?”杨耕大吃一惊,虽然他知道这是早晚的事,但是还是觉得难以接受。
  “呵呵,没有那么急,我想干到这个任期结束,也就是到明年年底。我还有些大事没做。”田云舒笑了笑,“不过,任期到后我肯定要回北京总部,我女儿都三岁了,我也没陪过他几天。”每次说道女儿,田云舒的语气总是有些苦涩。“大老板这次来,我也给他表达了这个想法。唐总的意思很清楚,他不会再从总部派人下来了,他认为我们自己培养的人就能承担起这个职责。”

  杨耕秉住呼吸,他清楚地知道老田的意思。但是老田并没有往下说,只是最后交待了一句“好自为之啊!”
  田云舒是地道的北京人,这样说不但是因为他祖上几代都是老北京,也不是因为他浓重的北京口音,而是他的体型。田云舒的体型用一个字就可以形容:“圆”,不是那种胖而无度的圆,而是从上到下都圆,但却不显臃肿。在杨耕的认识里这是典型的北京中年男人的形象。五年之前,38岁的田云舒只身被瑞和的老板唐思哲派到这个经济大省的省会组建分公司,只给了五套财务软件,二万元启动资金。五年之后的今天,分公司已经有了五十多人,二千万的销售额,另外还有近三十家渠道伙伴。

  在杨耕看来,田云舒是个可以把任何事情都可以“黏”在一起的人,哪怕是截然相反的事,杨耕听说飞捷的销售副总裁司徒高歌是一把刀,可以坚决地斩断一切。如果真是如此,田云舒肯定是和司徒高歌完全相反,他是一种强力粘合剂,可以把一切都黏在手上,不但包括‘事’,也包括‘人’。

日期:2009-08-20 20:38:17

  第四节
  第二天中午,当杨耕和老赵正商量着利民下一步该怎么办的时候,小戴一脸兴奋的推门而入,杨耕看到小戴的表情,就知道上午的调研还算顺利。刚已落座,小戴就迫不及待地说道:“好消息,下午弘智的不去了,就咱一家调研。”
  “不去了,为什么?”老赵吃惊地问道。
  “谁知道呢?”小戴喝了一大口水,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不到十一点,我看弘智的人就没有什么可问得了。我当时还特别紧张,幸亏昨天做了功课。中午结束的时候,李富强问大家下午要不要接着调研,没想到弘智的哥们说不用了,我赶忙说我们需要,看起来弘智的人有点心不在焉啊。”
  杨耕低头想了想,没有说话。老赵接口道:“最近看到网上有些说法,弘智总部动荡的厉害,可能要出事,看来确实是人心不稳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