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木栖风 东吴帝国的最后十七年》
第55节作者:
陟云子 日期:2016-07-15 21:44:28
117
王浑转为征东大将军,复镇寿阳。由于他不尚刑名,处断明允,抚循羁旅,虚怀绥纳,座无空席,门不停宾,使得本来心怀畏惧的吴人倾心归附。后入朝,征拜尚书左仆射,加散骑常侍,又迁司徒。惠帝即位,加侍中。他原先所历官职都有政声,只是到了台辅之后声望日减,他卒于元康七年(公元297年),时年七十五岁,谥号元。
王浚因为功大而赏轻,时人颇为之不平。博士秦秀、太子洗马孟康、前任温令李密都为他上书司马炎,因此司马炎转任他为镇军大将军,加散骑常侍,领后军将军。王浚在位时提拔的多是蜀地之人,以示不忘故旧。后又转抚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特进,仍保留散骑常侍、后军将军。太康六年冬十二月(公历286年1月28日)去世,享年八十岁,谥号武。
王戎历官光禄勋,吏部尚书,杨骏执政时拜太子太傅,后又为中书令、司徒等职,他个性贪鄙又搜刮无度,成为当时有名的贪官。在齐王司马冏专政时,王戎因为多说了句话而被齐王谋臣怒责,王戎只好装作寒食散药性发作跌入厕所中方才免祸。王戎亲历八王之乱,还曾与乱军交兵,但始终谈笑自若。永兴二年(公元305年),他卒于郏县,时年七十二,谥号元。
杜预还镇,累次陈述家中世代都为文官,想要辞去武职,司马炎不听。杜预认为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勤于讲武,开设学校,又攻破山夷,分据要害之地,引水浇灌万余顷原田,且凿开扬口沟通零陵桂阳的漕运,众人称之为“杜父”。他为求自保免祸,数次贿赂洛阳的权贵,后于太康五年(公元284年)被征为司隶校尉,行至邓县去世,追赠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成。
胡奋于太康九年(公元288年)二月卒于官,赠车骑将军,谥号壮。
马隆在太康初年任平虏护军、西平太守,朝廷又拨给他牙门一军,屯驻西平。在任时多次击破少数民族叛乱。太熙初年,封奉高县候,加授东羌校尉。略阳太守严舒是杨骏的姻亲,想要取代马隆,于是毁谤马隆年老,但是朝廷以严舒代替马隆后,边境很快又出现了不安,不得以又以马隆回任。马隆最终卒于官位。马隆之子马咸也骁勇善战,被成都王司马颖任命为鹰扬将军,在与长沙王司马乂部将王瑚交战时败死。
日期:2016-07-16 19:34:46
118
孙皓入晋之后,性情并没有因为亡国而收敛,相反很多时候他仍然表现出强硬的态度和我行我素的行事风格。兹举两例为证:据《世说新语�6�1排调》载,晋武帝问孙皓:“听说你们南方人好作《尔汝歌》,你能作吗?”孙皓正在饮酒,听到后举觞向司马炎劝酒:“昔与汝为邻,今与汝为臣。上汝一杯酒,令汝寿万春!”(南齐臧荣绪《晋书》卷1《世祖武帝》作:昔为汝国邻,今为汝国臣。劝汝一杯酒,愿汝寿万春!《太平御览》卷390引此版本)司马炎本意是想让孙皓出点丑以作笑料,不料孙皓竟以谑语的方式回敬了他的要求,直呼其为“汝”,司马炎听到后颇为后悔。
又一次司马炎和女婿王济下棋,孙皓坐在旁边。王济将脚伸到棋局之下,司马炎问孙皓:“何以好剥人面皮?”孙皓讥讽王济说:“见无礼于君者则剥之。”
孙皓在太康四年十二月去世,时年四十二,葬于河南县界。
孙皓滕夫人和孙皓一起在太康元年入洛,其余后宫多于转年被送入西晋皇宫,前文已有详论,此处不再赘述。
按照孙皓四次封王的人数计,孙皓应有子共三十四人,但名字可考者寥寥无几。除了太子孙瑾外,《王浚传》提到了鲁王孙虔,《元帝纪》载:太兴元年(公元318年)十一月,“故归命侯孙皓子璠谋反,伏诛”。《周玘传》载:吴兴人钱璯起兵叛乱,“璯遂杀度支校尉陈丰,焚烧邸阁,自号平西大将军、八州都督,劫孙皓子充,立为吴王,既而杀之”。又《咸淳临安志》卷八十七载:“孙氏坟墓在富阳者又有孙贲、孙瑶墓,并在县西南。孙皓子希祖墓在县南。”以上就是目前史料中所能见到的孙皓后人的情况,大概在永嘉之乱后孙家已彻底势微,所以他的后代也随之湮没无闻。
东吴灭亡后,诸葛靓逃窜不出。司马炎诏其出任大司马,诸葛靓因为父亲诸葛诞为司马氏所杀,不复出仕,而且常常背对洛水而坐。司马炎和诸葛靓有旧,而诸葛靓的姐姐是琅琊王妃,司马炎知道他一定在姐姐那里,因此前往求见。诸葛靓躲到了厕所里,司马炎又逼他出见,对他说:“不谓今日复得相见!”又说:“你还记得过去的竹马之好吗?”诸葛靓回答说:“臣不能漆身皮面,复睹圣颜,诚为惭恨!”而且说完这句话后泪流满面。司马炎因此惭悔而出。诸葛靓遂卒于乡里。
陶璜入晋后仍为交州牧,在南方三十多年,他去世的时候举州号哭,朝廷即选派员外散骑常侍吾彦代替。吾彦先后任金城太守、敦煌太守、雁门太守、顺阳内史等职。司马炎曾问吾彦陆喜和陆抗的优劣,吾彦说:“道德名望,抗不及喜;立功立事,喜不及抗。”他代陶璜为南中都督、交州刺史,并讨平叛乱的九真郡兵,前后在镇二十年,后自表求代,被征为大长秋,卒于官。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