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木栖风 东吴帝国的最后十七年》
第14节

作者: 陟云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在为丁忠所设的欢迎大会上,孙皓处斩了散骑常侍王蕃。王蕃的传记在《三国志》的最后一卷,陈寿用八个字来概括他的才能:“博览多闻,兼通术艺”,然而如果打开任意一本中国科技史,就会发现王蕃在天文学和数学上成就斐然。不过这倒不能怪陈寿简略,因为中国传统史家在为人立传时,优先考虑的是传主的政治身份,其他方面的才能仅在此基础上稍作点缀。正如我们今天记住徐光启是因为他在科学上的伟大成就,而之所以我们还能了解他的生平却是靠着他大明帝国次辅的身份一样,陈寿不仅没记载王蕃的成就,也忽略了同一时期最伟大的中医理论家张仲景,最强悍的数学家刘徽,机械发明家马钧,原因是这三者政治地位不高,又与政治大人物没有交集。而王蕃官位既高名气又大,所以才有陈寿这顺带一笔。

  日期:2016-04-19 19:36:45
  030
  在天文学上,王蕃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浑天家之一,浑天说革新了“天圆地方”的盖天说,认为地球是如蛋黄悬浮在蛋清中一样悬浮在天球中,这是人类认识宇宙的伟大进步。王蕃撰写的《浑天象说》还对浑天说进行综合,他又重修浑天仪,在形制上同于陆绩所造,圆周长一丈零九寸五分,比张衡所造要轻巧实用。王蕃还撰写了《浑天仪图记》,他计算出黄赤道交角为24度,与今日23.27度十分相近。在周天分度上,他依据东汉刘洪的《乾象历》一年为365又145/589日的资料,即一年为365.24618日,分周天为相应的度数,计算结果小于张衡的误差。因此至《晋书》始,历代史书都记述了考度论。

  在三国所有有记载的数学家中,王蕃是仅次于刘徽的存在,由于当时交通不便,两人的成果都是独立的。王蕃修改了“圆三径一”的说法,推出了圆周率为142/45,即3.1556(今日所见之资料多作3.1555,事实是从小数点后第二位开始5无限循环,据此改),精度高于刘歆和张衡的3.16(张衡认为圆周率是10的开方),但低于刘徽的3.1416。

  这样一位科学家做起官来也是有声有色,他先为尚书郎,后去官。孙休即位后,他与贺齐之孙贺邵、薛综之子薛莹、虞翻之子虞汜同为散骑常侍,都加驸马都尉,时论以之为清。孙休还命其出使蜀汉,回来之后迁夏口监军。等到孙皓即位的时候,王蕃仍召还为散骑常侍,和由左典军迁上来的万彧同官。万彧因是孙皓旧臣,处处挑王蕃的毛病,称他看轻自己。而中书丞陈声亦为孙皓嬖臣,更是数次谮毁王蕃。王蕃体气高亮,不能顺从孙皓的意思,时常忤逆孙皓,被孙皓呵责也就在所难免。这次孙皓设宴大会群臣,王蕃沉醉顿伏似乎是喝了很多酒,孙皓也怀疑他是故作样子,先是让他出去,顷刻又将他请回来,王蕃好治威仪,此时居然行止自若。孙皓大怒,喝令左右于殿下斩之,王蕃时年三十九岁。卫将军滕牧、征西将军留平请求赦免,孙皓不听。孙皓欲以此立威。而使众人不敢犯,故与亲信出行至来山,令人将王蕃首级掷出,虎狼相继啃咬之下,王蕃头颅被毁损得不成样子。孙皓还将王蕃的家属迁往广州,以儆效尤。

  后来陆凯感叹王蕃之死,在上疏中这样称颂王蕃:“常侍王蕃黄中通理,知天知物,处朝忠蹇,斯社稷之重镇,大吴之龙逢(龙逢:关龙逢,因谏桀不从而被杀)也。昔事景皇,纳言左右,景皇钦嘉,叹为异伦。而陛下忿其苦辞,恶其直对,枭之殿堂,尸骸暴弃,郡内伤心,有识悲悼。”
  日期:2016-04-20 20:11:06
  031
  该年秋八月,因为出土大鼎,孙皓即大赦改元宝鼎,以镇西大将军陆凯为左丞相,散骑常侍万彧为右丞相。万彧不消说,陆凯的任命却颇有几分值得玩味。众所周知“两宫之争”中,陆氏家族站在了太子孙和一方,虽然受到了孙权打压而初衷不改,孙皓即位后对当年参与陷害其父孙和的人予以还击并对因支持孙和而遭受迫害的人陆续平反。据《建康实录》卷第四《吴下•吴后主》载元兴元年(公元264年)十月孙皓“以礼葬鲁育公主”,则是对朱主的平反。陆凯在孙皓即位后已连续获升两次,从征北将军至镇西大将军、荆州牧,都督巴丘,此次又迁左丞相,不能不说与孙皓对当年事酬谢相关。

  然而陆凯作为一位已出仕四十多年的老臣(时年六十九,黄武初年出仕)强直敢谏,与孙皓秉性并不合拍。《世说新语•规箴篇》载,“孙皓问丞相陆凯曰:‘卿一宗在朝有几人?’陆曰:‘二相,五侯,将军十余人。’皓曰:‘盛哉!’陆曰:‘君贤臣忠,国之盛也。今政荒民敝,覆亡是惧,臣何敢言盛!’”注引《吴录》则载:“时后主暴虐,凯正直强谏,以其宗族强盛,不敢加诛也。”可见吴郡陆氏宗族之强盛也给孙皓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孙皓用陆凯,亦有迫不得已的成分在内。

  孙皓有个忌讳,就是特烦别人拿眼睛瞅自己,所以群臣在面见他的时候,一个个都垂眉臻首,一副受气的小媳妇模样。陆凯就对孙皓说:“夫君臣无不相识之道,若卒有不虞,不知所赴。”孙皓一想也有道理,万一自己哪天有个头疼脑热的,连个认识自己的人都没有,所以他听任陆凯正视自己,然而对于别人这条规矩依然适用。所以满朝文武在接下来的十多年都没正眼瞧过孙皓。
  自从孙皓徙都武昌以来,因周边资源匮乏,粮食等大宗物质皆须仰仗下游的扬州供给。扬州百姓逆流向上输运,一个个苦不堪言,当时在民间便流传着如下童谣:“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而且政事多缪,黎元穷匮,陆凯作为左丞相,不能无动于衷,因此上疏,言辞恳切地先讲了一番“民为国本”的道理,而后转到当前的形势上来:“自顷年以来,君威伤於桀纣,君明闇於奸雄,君惠闭於群孽。无灾而民命尽,无为而国财空,辜无罪,赏无功,使君有谬误之愆,天为作妖。而诸公卿媚上以求爱,困民以求饶,导君於不义,败政於淫俗,臣窃为痛心。今邻国交好,四边无事,当务息役养士,实其廪库,以待天时。而更倾动天心,骚扰万姓,使民不安,大小呼嗟,此非保国养民之术也。”

  然后陆凯指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赏轻而罚重,政刑错乱,民力尽於奢侈,目眩於美色,志浊於财宝,邪臣在位,贤哲隐藏,百姓业业,天下苦之,是以遂有覆巢破卵之忧。”而汉朝之所以强大,则是因为“躬行诚信,听谏纳贤,惠及负薪,躬请岩穴,广采博察,以成其谋。”以前朝之事作对比,强调王朝盛衰之理。
  接着陆凯从往事转入时事论述,他说:“近者汉之衰末,三家鼎立,曹失纲纪,晋有其政。又益州危险,兵多精强,闭门固守,可保万世,而刘氏与夺乖错,赏罚失所,君恣意於奢侈,民力竭於不急,是以为晋所伐,君臣见虏。”则侧重分析了蜀汉虽有山河之险而不免覆亡的原因。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