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木栖风 东吴帝国的最后十七年》
第12节

作者: 陟云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转年正月,司马炎又派遣兼侍中侯史光等持节四方,循省风俗,除禳祝之不在祀典者。这时有司请求建天子七庙,司马炎觉得兴建七庙役使太重,特令不许,即日使用魏国的宗庙祭祀先祖,七庙之主分别为汉征西将军司马钧,司马钧之子豫章太守司马量,司马量之子颍川太守司马隽,司马隽之子京兆尹司马防,司马防之子宣帝司马懿,以及景帝司马师,及文帝司马昭。司马炎的外祖父王肃师从名儒宋忠,是魏朝著名经学家,其论述朝廷典制、郊祀、宗庙、丧纪之问有百余篇,故郊祀之礼,有司多次从王肃的主张中得到论证,例如明堂和南郊旧有五帝座,按王肃的观点,有司奏称:“五帝,即天帝也,王气时异,故名号有五。自今明堂、南郊亦除五帝座。”司马炎即行批准。

  然而司马炎的俭朴也仅仅维持了半年,至泰始二年(公元266年)秋七月,他又开始下诏营建太庙,致荆山之木,采华山之石,又铸十二根铜柱,涂以黄金,镂以百物,缀以明珠,渐渐显出奢靡的苗头。

  晋国初立,自然要有祥瑞相和。比起东吴一次产生一个祥瑞的非典型效应,西晋开国的祥瑞动物都是批量产生的。仅泰始元年冬天和二年这一年出头的时间里,各地就报告出现了十六只凤凰,十三条青龙,九条黄龙,两条白龙,两对麒麟。别的暂且不论,仅就数量而言,远远压倒了在江南天天巴着眼睛盼望异兽出现的孙皓。
  日期:2016-04-15 19:36:58
  026
  司马昭去世后,司马炎命臣民皆从权制,一日抵一年,故三日除孝服。司马炎本人则是到司马昭下葬于崇阳陵后方才除孝服,但仍然素冠疏食,哀毁之状和居丧之人没有什么两样。泰始二年(公元266年)秋八月,司马炎打算复临崇阳陵,他提出此想法时即遭群臣反对,他们认为秋天的暑气尚未尽去,担心司马炎悲感摧伤,加上高热的天气容易中暑。司马炎说道:“朕得奉瞻山陵,体气自佳耳。”又下诏书说:“汉文不使天下尽哀,亦帝王至谦之志。当见山陵,何心无服!其议以衰絰从行。群臣自依旧制。”尚书令裴秀认为,司马炎已经脱去孝服,现在因为拜祭又重新穿上,从义理上讲了无根据;而且君主穿戴孝服都以常服相从,内心亦不自安。司马炎复下诏称:“患情不能跂及耳,衣服何在!诸君勤勤之至,岂苟相违。”此事因此而终止。

  中军将军羊祜就这个问题和散骑常侍傅玄展开讨论。羊祜说:“三年的丧期,即使再尊贵也要服丧,是周礼的要求。现在主上至孝,虽然没有穿孝服,其实仍在行丧礼。如果能因此而恢复先王之法,不也是很好吗?”傅玄答道:“以日易月(意味着斩恳步鼋龇⑷欤咽倌辏坏└垂牛研幸病!毖蜢锶匀幌M运韭硌椎纳硖辶π欣磁ぷ∩サ姆缙绲溃骸安荒苁固煜氯缋瘢沂怪魃纤旆挥逃酰 备敌醋プ×搜蜢锘坝镏械穆┒矗骸爸魃喜怀煜鲁宋懈缸樱薷淳家病!毖蜢锏闹髡抛钪彰荒艿玫酵菩小

  过了几天,群臣奏请易服复膳。司马炎下诏称:“每感念幽冥,而不得终苴絰之礼,以为沉痛。况当食稻衣锦乎!适足激切其心,非所以相解也。朕本诸生家,传礼来久,何至一旦便易此情于所天!相从已多,可试省孔子答宰我之言,无事纷纭也!”
  原来孔子的学生宰我(就是白天睡大觉而被孔子称为“朽木不可雕”的那位)早就认为三年的丧期太长,据《论语•阳货篇第十七》,他与孔子有如下对话:“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孔子就引导宰我:“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意思是你父母没了,你吃着稻子,穿着锦缎(意为不服丧),内心能够安定吗?宰我毫不客气地说:“安!”孔子怒了,说道:“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等宰我出去之后,孔子又加了一番评论:“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父母乎!”宰我从事业的角度出发,认为一年时间服丧已经足够,但孔子从周礼的角度出发,给他这位能言善辩的学生(孔子曾称:“言语:宰我,子贡”)一通狠批。司马炎引用这句话,表明欲为父守孝三年的决心,最终他疏食素冠服满三年丧期。

  日期:2016-04-16 17:31:07
  027
  司马光在写《资治通鉴》的时候,对于天子是否要依礼为父母守孝三年有如是评价:“三年之丧,自天子达于庶人,此先王礼经,百世不易者也。汉文师心不学,变古坏礼,绝父子之恩,亏君臣之义;后世帝王不能笃于哀戚之情,而群臣谄谀,莫肯厘正。至于晋武独以天性矫而行之,可谓不世之贤君;而裴、傅之徒,固陋庸臣,习常玩故,而不能将顺其美,惜哉!“
  在该年司马炎还册封杨艳为皇后。杨艳本为魏通事郎杨文宗之女,母为天水赵氏,赵氏早卒,故杨艳依于舅家,她舅妈人品不错,亲自给杨艳喂奶,而让别人喂养自己的儿子。稍稍年长,杨艳又依后母段氏,居其家。她少时聪慧,工于书法,资质美丽,娴于女工,时有相者称其日后当大贵,司马昭听说后就为儿子司马炎聘其为妻。通事郎属中书省,是中书令和中书监的佐职,虽然是近臣但并不属显官,能有相者称杨艳大贵,若非杨艳本人的确生得凤睛龙目,那背后一定有高人指点安排。杨艳立后之后有司奏请按照汉制,皇后、太子各食汤沐邑四十县,司马炎认为这不是自古以来通行的典制,没有答应。杨艳立后时杨文宗已死,故追赠车骑将军,谥号穆。杨艳感念舅家抚养之恩,赐赵俊以显官,并那赵俊之兄赵虞之女赵粲入宫为夫人。

  杨艳性妒,所以泰始年间,司马炎博选良家之女充盈后宫之时,先禁天下嫁娶,使宦官乘使者,给驺骑,驰传州郡,召充选者使杨后选择之时,杨艳只挑选那些皮肤白皙身材高挑的,真正端庄美丽的反而没有留下。司马炎看到卞籓之女有美色,掩扇对杨艳说:“卞氏女佳。”杨艳却说:“籓三世后族,其女不可妄以卑位。”原来卞远之女嫁于曹操为夫人,曹丕即位后尊为皇太后,其弟卞秉之孙卞隆之女为高贵乡公曹髦皇后,而卞秉之子卞琳之女又为陈留王曹奂皇后,故杨艳以此为理由,拒绝了司马炎热切的请求,司马炎只得作罢。最终司马炎只以司徒李胤、镇军大将军胡奋、廷尉诸葛冲、太仆臧权、侍中冯荪、秘书郎左思等人之女充三夫人九嫔,司冀兖豫四州两千石将吏之女补足良人之下的职位。胡奋只有一子一女,儿子早亡,听说女儿被选作贵人,十分伤心难过,说道:“老奴不死,唯有二儿,男入九地之下,女上九天之上。”不仅胡奋,其他官员也都不愿意跟皇帝攀亲,生恐一不小心成为皇帝的岳父,所以他们的女儿都穿着破衣蓬头垢面的希望能够落选。虽然如此,司马炎还是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后宫,以杨艳总管其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