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木栖风 东吴帝国的最后十七年》
第11节

作者: 陟云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04-12 18:12:44
  023

  又过了两天,司马炎设坛于南郊,百官在位及适逢其会的匈奴南单于及其他四方少数民族共计数万人齐集南郊祭坛,并以柴燎告天之礼祭于上帝,祭文称:“皇帝臣炎敢用玄牡明告于皇皇后帝:魏帝稽协皇运,绍天明命以命炎。昔者唐尧,熙隆大道,禅位虞舜,舜又以禅禹,迈德垂训,多历年载。暨汉德既衰,太祖武皇帝拨乱济时,扶翼刘氏,又用受命于汉。粤在魏室,仍世多故,几于颠坠,实赖有晋匡拯之德,用获保厥肆祀,弘济于艰难,此则晋之有大造于魏也。诞惟四方,罔不祗顺,郭清梁岷,包怀扬越,八纮同轨,祥瑞屡臻,天人协应,无思不服。肆予宪章三后,用集大命于兹。炎维德不嗣,辞不获命。于是群公卿士,百辟庶僚,黎献陪隶,暨于百蛮君长,佥曰:‘皇天鉴下,求人之瘼,既有成命,固非克让所得距违。天序不可以无统,人神不可以旷主。’炎虔奉皇运。寅畏天威,敬简元辰,升坛受禅,告类上帝,永答众望。”礼毕即前往洛阳宫太极前殿,当日下诏称述祖、父三代功劳,改元泰始,大赦天下,赐天下鳏寡孤独没有生存能力的人每人五斛谷物,并复天下租赋及关市之税一年,且解禁锢,以前亡官失爵的现在都予以恢复。次日,司马炎派遣太仆刘原告于太庙,又封曹奂为陈留王,食邑万户,居于邺宫。魏氏诸王都降为县侯,优崇之礼皆按魏初故事。

  据《世说新语•言语》,司马炎刚刚践祚,探策占卜晋国天下能传多少代。结果他抽出了一个“一”。司马炎大不高兴,群臣也相顾失色,只有侍中裴楷说:“我听说天得一则清,地得一则宁,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司马炎这才转忧为喜,群臣也尽皆叹服。
  司马炎即位后,仍沿用魏国的《景初历》,但历法名改为《泰始历》。事实上此前三国各有历法,东汉永平末年推行的《四分历》使用较广,蜀汉沿用此历法,而汉灵帝时会稽东部尉刘洪认为《四分历》斗分太多,故删削斗分,以《易》立数,创《乾象历》。但魏国创立之后太史丞韩翊又以《乾象历》减斗分太过,遂作《黄初历》。尚书令陈群认为历数难明,故要求观察一段时间后再决定哪部历法更合天文,在此背景下,尚书郎杨伟造《景初历》,明帝于是以《景初历》建丑之月为正月(通俗地说就是元旦移到了小寒附近),但明帝去世后仍以寅月为正(恢复夏历的习惯)。吴国中书令阚泽得到刘洪的《乾象法》,又中常侍王蕃认为刘洪之术精妙,故仍用《乾象历》至吴亡。就以上几种历法而言,《景初历》推五星太疏,故以后在使用过程中仍时时参照《乾象历》修订。

  日期:2016-04-13 17:52:38

  024
  司马炎同时大肆礼遇宗室,他追尊宣王为宣皇帝,景王为景皇帝,文王为文皇帝,宣王妃张氏为宣穆皇后,太妃王氏为皇太后。司马炎并为皇太后选择宫卿,以太常诸葛绪为卫尉,太仆刘原留任,宗正曹楷为少府。又册封皇叔祖父司马孚为安平王,皇叔父司马干为平原王,司马亮为扶风王,司马伷为东莞王,司马骏为汝阴王,司马肜为梁王,司马伦为琅琊王,皇弟司马攸为齐王,司马鉴为乐安王,司马几为燕王,以及亲族关系稍微疏远的从伯父司马望(司马孚之子)等十七人为王。

  同时他还提升了一批拥戴自己的重要大臣,并给予他们封爵,如以骠骑将军石苞为大司马,封乐陵公,车骑将军陈骞为大将军,封高平公,卫将军贾充为车骑将军、鲁公,尚书令裴秀加左光禄大夫,为巨鹿公,侍中荀勖为济北公,太保郑冲为太傅、寿光公,太尉王祥为太保、睢陵公,丞相何曾为太尉、郎陵公,御史大夫王沈为骠骑将军、博陵公,司空荀顗为临淮公,镇北大将军卫瓘为菑阳公。其余人等也各有封赏,文武官员普增位二等。司马炎之所以大封宗室并授予他们职任,是他从魏国的灭亡中汲取了一定教训。他认为魏国历任君主对亲族多所限制防范,使得名义上的藩王形同软禁,更别说在政治生活中发挥什么重要作用了。所以当帝室有难,这些藩王也是爱莫能助。司马炎想构建一种亲族自下而上拱卫的“家天下”体系,一旦外敌入侵或内部有乱,分封在各地的藩王可分头出力,矛盾不至于直接上推中央。然而这一制度的弊端也十分明显,内忧外患可交给藩王分担处理,但藩王若是有异动又该如何呢?所以司马炎虽汲取教训,却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藩王一个个手握重兵,在外则掌一地的军政大权,在内则辅弼皇帝,位超群臣,这就为日后的“八王之乱”酿下了祸因。

  司马炎刚即位的时候,还是想树立一个明君的形象,所以在短期内的表现颇让人称道。他优待失位的诸位帝王,诏令陈留王曹奂出行可用天子旌旗,备五时副车,使用魏国正朔,郊祀天地,礼乐制度仍如魏时旧制,上书不必称臣。山阳公刘康(汉献帝刘协长孙)、安乐公刘禅子弟各一人为驸马都尉,又于次年除汉宗室禁锢。

  司马炎还令诸将吏遭三年丧者,遣宁终丧,并罢遣部曲将长吏在京的质任。又下诏给外封的诸王,允许他们自选国中长吏,卫将军司马攸不敢如此,每次需要增补长吏都要向上报告。此外,司马炎还看到魏国刻薄奢侈,所以他力行仁俭,想将这种社会风气扭转过来。他减免了郡国的御调,又停止了乐府靡丽百戏之伎及雕文游畋之具。太常丞许奇,是曹魏名士许允的儿子。许允曾为中书令,谋划着杀死司马师而让曹芳亲政,事情败露后流放边地,并在途中死去,因为这一层关系,许家与司马家可谓存有旧怨。故此当司马炎准备前往太庙时,朝廷诸臣以许允受责,认为许奇不应该接近左右,请将其出任外官。不料司马炎追述许允的声望,又称述许奇的才能,反将其提升为尚书祠部郎,该职属尚书右仆射,虽然只有六品,却掌郊祀宗庙礼仪,也就是说司马炎放心地将太庙之行交给许奇去安排,可见其有一定度量。又有司奏为皇帝驾车的御牛青丝紖(穿在牛鼻子上备牵引的绳子)断了,司马炎下令让他们用青麻代替。

  日期:2016-04-14 17:47:58
  025
  司马炎根据需要,还于此时设置谏官,以开直言之路。最先被选作谏官的是散骑常侍傅玄和皇甫陶。散骑常侍本就为近于帝座的侍从官,由他们兼职谏官实称允可。傅玄认识到魏末士风颓敝,于是上疏称:“臣闻先王至御天下,教化隆于上,清议行于下。近者魏武好法术而天下贵刑名,魏文慕通达而天下贱守节,其后纲维不摄,放诞盈朝,遂使天下无复清议。陛下龙兴受禅,弘尧、舜之化,惟未举清远有礼之臣以敦风节,未退虚鄙之士以惩不恪,臣是以犹敢有言。”傅玄的意思是现在朝廷纲纪不立,一些大臣放诞无礼,希望司马炎能从外朝引入一些有清望的大臣,而斥退那些行为不检之人。司马炎虽嘉纳其言,并命傅玄起草诏书进上,但因傅玄所要斥退的多是从魏朝就依附司马家族并在篡位过程中充当鹰犬的勋贵,司马炎自然不能一下将其黜退,故虽然内心认可却最终没有革化成功。后傅玄、皇甫陶上书谏争,有司奏请寝之,司马炎为此专门下诏说:“凡关言人主,人臣所至难,而苦不能听纳,自古忠臣直士之所慷慨也。每陈事出付主者,多从深刻,乃云恩贷当由主上,是何言乎?其详评议。”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