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国生活》
第10节

作者: Kelly8209ABC
收藏本书TXT下载

  第二、学校安排专门课程教如何找工作。这个课程是必修课,老师是有着多年企业工作经验的老师,因为他们更清楚招收单位想要什么样的雇员。虽然国际生与美国学生有着天然的弱势,语言、文化、身份等等,这些弱势是我们无法在短期内弥补的,但是老师们也不遗余力的帮助我们在渺茫的机会中寻求希望。这里的老师经常用到的一个词就是:试试看。确实,对于当地生源找工作都很难的当下,一个外国人如何能找到工作更需要大胆的尝试。不放弃任何机会,大胆尝试,积累经验,说不定哪天就成功了呢。

  第三、学校安排很多找工作的活动锻炼学生面试技巧、帮助学生积累经验。纸上谈兵总是不行的,还是要靠实践。9月是校园招聘季,学校鼓励大家多去参加各类招聘会。招聘会跟国内的很像,大家都穿着正装、面带微笑、拿着简历一家一家看,一家一家做elevator speech.对于楼主来讲,虽然知道没啥用,但是也很积极的去参加了每一次的活动,第一次去参加招聘活动有点紧张,但是一进入会场看见大家都聊得那么HIGH也就放松了。有些公司特别直接,看见你是外国人上来就说你是不是美国公民?你是不是绿卡持有者?楼主说不是,他们就说对不起,我们不提供工作签证的。这样的企业楼主觉得也是挺好的,不浪费彼此的时间,但是楼主还是继续和他们聊了一下,因为楼主不为找工作就为练练口语和胆量嘛。大多数公司招聘人员都很Nice,他们给你讲解公司情况,还问你什么专业,什么时候毕业,还给你公司的简介还有一些小礼品。楼主发了几份简历,拿着一些公司介绍和小礼品(笔啊,杯子啊),跟好几家公司聊了一下就结束了第一次的招聘会。回来后还真的投了几个公司的实习简历,一家已经给我发了据信,另外几家还在等待中.....

  第四、实习机会很重要。目前为止已经有很多人告诉我实习机会的重要性了。学习成绩哪怕是4.0但是如果没有实习的话找工作恐怕也有些难度。因此,老师们一上来就告诉我们大家如果课业与实习时间冲突的话请实习为主,课业可以推后。所以,如果你想来美国学习工作,那么毕业前的实习非常重要,有些人有过好几段实习经历,之后才顺利找到好工作。楼主正在积极找实习,但是能不能找到也是未知数啊。

  第五、networking很重要。老美很重视Networking,反复强调它的重要性。但是要学习好,GPA高,又要认识人,networking与学习之间好难平衡啊。只能说尽量平衡吧。大家有没有什么好建议呢?欢迎留言啊!
  总之,在美国找实习,找工作就要积极,只有态度积极,行动积极才能有机会!不能懒,更不能禁不住失败的“打击”。当然有没有身份差别非常大,很多专业在这里根本不会给国际生机会,比如犯罪心理学,这个专业对口就是去FBI,CIA,工作敏感,根本不会给非美国公民机会的。

  对于我来讲,找工作和找实习的道路很漫长,希望我可以如愿找到明年夏天的实习生工作吧。
  日期:2015-09-20 11:44:00
  今天楼主想说一下在这里认识的国内富二代。随着美国留学越来越低龄化,留学门槛越来越低,如今国人赴美国留学比起90年代,80年代简单多了。国内中介留学机构,培训的,写文书的,买机票的,各种公司多如牛毛。美国大学想赚中国留学生的钱,也就把门槛相应放低,美国大使馆的学生签证也没那么难获得了。因此,在这里的中国留学生,从本科到研究生到博士生人数比之前几年多了很多,据说楼主所在的学校本科生中中国留学生有1000人左右,楼主不知道比例,也不好说到底是多还是少,但是至少比之前几年多很多了,再加上很多国内2加2项目交换的留学生,中国留学生人数在国际生中仅次于印度是第二大留学生来源。自然,能本科来美国读书的中国孩子家庭环境都差不到哪里去,各个都是“富二代”,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楼主来这里时间不长,但是借由各种机缘也认识了几个国内富二代男生,几个是读本科的,几个是读研究生的。总体来看,国内在这里的富二代男生(就我认识的几个人来看)都挺靠谱的,不是特别作,特别炫富那种。他们虽然住着月租1000多元一套的公寓房,开着奥迪、奔驰这样的高级轿车,穿着近1000元一套的西装,但是人都还不错,很低调,很内敛,也愿意帮助别人。

  富二代A君是北京人,家在北京二环。典型的富二代,父亲好像是做官的。他就读电子工程专业。很自信,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做主持人,帮忙迎新,一副很喜欢帮助别人的样子。别看只是大三的学生,已经做代购两年了,还开了一个公司,手下雇了好几个帮忙,据说一年赚100万元民币(不清楚是流水还是净赚)。很能社交,结识各路朋友,人很豪爽,人称一哥。楼主觉得他做生意的能力是一流的,至少目前看挺能闯。

  富二代B君是河南人,楼主在迎新活动上认识的。非常内向腼腆的小伙子,本科也是在美国读的,另外一个州上的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先后任职于政府部门和证券公司,由于觉得人事斗争无聊就辞职回到美国读研究生。他有一个双胞胎弟弟,也是同时在美国读大学,但是没有回国一直留在美国读书生活,现已结婚。B君很内向,很宅,住着豪宅,开豪车,但是人很谦和,并不张扬,也不炫富。B君说毕业后肯定回国,但是并不知道回国做什么工作好。楼主觉得B君家里很殷实,否则无法同时供两个儿子出国留学。B君虽是个不错的小伙子,但是少了阳刚之气,好像生活无目标,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不过,B君真心是个不错的男生,肯定也是对父母孝顺,对女友体贴的好男孩。

  富二代C君是杭州人。本科就出来读电子工程,非常聪明,记忆力过人,尤其是在专业领域,深受教授的喜爱。C君门门功课拿A,而且并不特别费力气。同时,C君还是一个全能型人才,各类知识都知道一些,尤其擅长历史和地理。C君很有个性,聪明的孩子往往有些自负,虽然不是刻意流露,但是字里行间,坦言举止会流露出“聪明孩子”的特性。但是不招人讨厌,不是特别自傲的人。C君有很明确的发展目标,非常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职业规划非常清晰。还没毕业已经做过很多个实习,深受公司喜爱,都纷纷抛出橄榄枝希望签约,但是C君应该会去一个他认为最有发展前途的公司吧。话说上次在CAREER FAIR上,楼主看见C君和一个世界500强企业招聘的人侃侃而谈呢。C君应该是前途无量的那种优质男,只是太瘦的,该锻炼身体强壮体格了。

  富二代D君是北京人,父亲是做生意的,他年龄非常小,不到20岁。虽然家里很有钱,但是据说父亲为了锻炼他让他住在非常破旧的House里,和好几个人合租的那种。D君很有意思,180的大个,也非常瘦,他非常非常非常宅,可以好几天不出门,在家里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他曾经说过:我到美国来就是为了享受的,不然那么辛苦我来这里做什么呢。D君之前在家里就老打游戏,估计家里人希望他去了国外就会“改邪归正”,但是谁知道没人管了就更肆无忌惮的。D君也是老实本分孩子,不炫富,不张扬,就是爱打游戏。有时连课都不上了就是在家打游戏。唉……。不知道他家里人知不知道他的情况啊。

  楼主还认识几个富二代,都是男生,都是踏踏实实在这里读书、谈恋爱、工作的,人都蛮好,毫无不良习气,当然这里的富二代也有不那么好的,也有炫富的,有一次楼主在走廊里等上课,旁边一些中国女生在聊天,无意中听到一个女生说他男友花5000美元充值那个电脑游戏,楼主很错愕,5000元就为了玩电脑游戏,好有钱啊。其实,这样的人在这里挺多的。楼主最近看了一个帖子说是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到美国读书的那些老留学生相比,现在的留学生条件不知道好了多少,但是那些名牌衣帽、高级电子产品充斥的当代留学生们来了美国之后不是每天关家里打游戏,就是血拼商场,要么就是到处吃吃喝喝,享受玩乐,他们的结局就是回国后继续啃老。与那些动不动就背了几万美元助学贷款读书的美国学生相比,那些富二代们真是太幸福了,但也许就是因为幸福感爆棚,让他们不知道珍惜,反而觉得理所应当。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