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余晖 蜀汉帝国的最后十年》
第27节

作者: 陟云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01-11 17:31:52
  55
  宗预最早出使东吴是在公元234年。当时东吴因诸葛亮去世而在边境有所动作,并增加巴丘守兵万人,蜀汉听说后也相应在永安增加了守卫。宗预见到孙权后,孙权抢先质问宗预:“东吴和西蜀就好像一家一样,现在听说你们增加了白帝的守卫,是怎么回事呢?”宗预不卑不亢地回答道:“我以为东吴增加巴丘的守备和蜀汉增加白帝的守备,都是时势使然,而不值得相问。”宗预性格刚直,虽然不为人屈,但却缺点灵气,所以孙权对待他亚于邓芝和费祎。以后宗预又多次奉令出使,在孙权晚年的一次会面时,孙权握住宗预的手,感叹道:“你每每衔命结二国之好,现在你年齿渐长,我也日渐衰老,恐怕将来不会再见面了!”于是赠给宗预一斛大珠。

  樊建也曾在孙权晚年以校尉的身份出访吴国,不过当时孙权病重,没有亲自接见樊建,只是委托诸葛恪与樊建交谈,后来孙权问起诸葛恪樊建与宗预的优劣,诸葛恪答道:“樊建的才能识见不及宗预,而器量闲雅有过宗预。”
  李密也曾经在蜀汉末期出使吴国,这个李密就是中学课本中《陈情表》的作者,这篇表文寓情于文,字字含泪,千百年来不知感动了多少孝子,所以后人才会有“读《出师表》不哭不忠,读《陈情表》不哭不孝”的说法。李密是犍为武阳人,是杨戏的同乡,早年历官州从事尚书郎,大将军主簿,以太子洗马的身份出访。吴主问蜀汉马匹多少,这件事涉及军事机密,照实说于理不容,拒绝回答又有伤情面,但李密机警地回答:“官用有余,人间自足。”没有透露具体数字,也对吴国君臣有了交代。吴主又与群臣泛论道义,就兄弟之间究竟是该当哥哥还是该当弟弟展开争论,结果是愿意当弟弟的人居多。李密回答与大家相反,他给出的理由是做兄长的孝敬父母的时间较长,此语受到吴国君臣的一致好评。

  而罗宪出使吴国应在李密前后。罗宪出使时的身份为宣信校尉,前后共有两次,吴人对他的评价也很高。
  蜀汉频频造访东吴,东吴自然也要派人回访。据不完全统计,东吴派出的历任使者有诸葛瑾、张温等,而记载于史的最后一位使者则是薛综之子薛珝,他于公元261年奉孙权之命前往蜀汉。薛珝除了公务往来之外,也肩负着观察蜀汉发展现状的使命。回到东吴后,孙休问他蜀汉朝政得失,薛珝回答道:“主闇而不知其过,臣下容身以求免罪,入其朝不闻正言,经其野民皆菜色。臣闻燕雀处堂,子母相乐,自以为安也,突决栋焚,而燕雀怡然不知祸之将及,其是之谓乎!”薛珝已经看到蜀汉的大臣们忙于自保,没有人敢向上说直言,而最凄惨的还是蜀汉的老百姓,脸色都是绿莹莹的,这是严重饥饿导致的营养不良,难怪百姓会如此怀念诸葛亮。据此薛珝作出判断,蜀汉离大祸已然不远了。

  日期:2016-01-12 17:29:38
  56
  姜维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展了他此生最后一次北伐。景耀五年冬十月,在杳中的麦子收割结束后,他对魏国狄道开始出兵。出兵之前右车骑将军廖化就说了这样一番话:“‘兵不戢,必自焚’,伯约之谓也,智不出敌,而力少于寇,用之无厌,何以能立?《诗》云‘不自我先,不自我后’,今日之事也。”廖化首先引用了《左传》中的经典名句,表示兵犹火也,用之不当必将自焚。接着他又批判姜维智算不出敌人所料,而力量却少于敌人,用兵难以成功。廖化的这些话表明他有一种浓浓的厌战情绪,与张翼此前的论调相合,证明此时蜀汉朝廷对于屡屡出兵都有懈怠和不满,而此种懈怠和不满的源头却可以上溯到谯周等益州本土豪族散播的投降主义论调上。

  姜维在如此恶劣的内外环境下用兵,焉能不败?于是当他向洮阳(今甘肃省临潭县西)进军的时候,为邓艾所破于侯和(今甘肃省临潭县西南),姜维又退回杳中。《三国志》中对侯和之战的勾划太为简略,我们无法描述更进一步的细节,但有一点却值得注意,姜维此次用兵正值魏国境内内政平稳,风调雨顺,并没有什么异常事故发生,那么姜维为什么会选择在这时突然出师呢?答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

  一是对魏国实力的试探。姜维自从景耀元年回到成都后,有四年多的时间没有亲临一线与敌人战斗。四年其实是一个很漫长的时间,对于邓艾这种广有谋略的军事家来说,四年足够训练出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精兵。仅仅通过细作的道听途说难以对此准确把握,因此姜维需要通过战斗来认定。
  二是要藉此稳定自己在蜀汉的地位。朝中诸葛瞻和董厥打算将自己召回并改任益州刺史,而黄皓则上蹿下跳,急着要用阎宇来替代自己,阎宇也算是个有功绩的将领,但大多数时间都是镇守一方,抚民剿叛的时候远多于正规作战,其实剿平叛乱和同正规军作战完全是两个概念,武装到牙齿的羊也还是羊,没法和老虎狮子相比,姜维担心阎宇一旦出任大将军,会很快给蜀汉带来灭顶之灾。对姜维来说,此时内外猜忌同僚谗隙,姜维自保的唯一政治筹码就是他的军权,用兵可以稍加稳定自己的位置,不至于被阎宇迅速取代。

  姜维的这次出兵也引发了司马昭的重视。官骑路遗主动请求入蜀担任刺客,刺杀姜维以绝后患。荀爽的曾孙从事中郎荀勖劝司马昭道:“明公作为天下宰辅,应该依仗正义讨伐那些违逆的敌人,如果以刺客除掉敌人,这种做法不能够颁于四海”司马昭认同这个观点最终没有派出刺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