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余晖 蜀汉帝国的最后十年》
第19节

作者: 陟云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12-25 17:50:15
  第六章 《仇国论》的出台
  37
  段谷之战的大败足以让蜀汉数年走不出失败的阴影,但姜维却并不甘心。吴、魏两国都处在多事之秋,他还在期待着下一次出兵的机会。果然没过多久,又一个震动天地的消息自淮南遥遥传来:魏国征东大将军诸葛诞举兵反叛了!
  诸葛诞和夏侯玄是中土并称的名士,且交情甚笃,按理上次毌丘俭在淮南举兵时诸葛诞该拉他一把才是,可那时的诸葛诞对司马家还抱有幻想,并不想掺和毌丘俭的事,所以毌丘俭派人来邀他起兵时,他不仅斩杀了来使,还带兵围剿毌丘俭。毌丘俭族灭后,因他先到的寿春,朝廷即委派他主持淮南军务。
  诸葛诞初抚淮南,逐渐发现朝廷对他并不信任,且朝中内外并无自己可充为盟友的成员,于是危机感越发强烈。因淮南在抗吴的第一线,之前邓艾又建议在淮南灌溉屯垦多收粮食,所以粮仓中的积储很多。《晋书�6�1食货志》追述当时的情景说:“淮南淮北,皆相连接,自寿春到京师,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诸葛诞为拉拢人心,将库藏都取出来赈济百姓,还赦免有罪之人换取百姓的支持,并且在扬州各地招募了数千轻侠果敢的勇士作为心腹。他还制造假消息,声称吴国要进攻徐堨(今安徽省含山县西南,此地属寿春管辖),请求在濒临淮河一带筑城,并拨付十万人的员额守备寿春。按照他的本意,是要等上一段时间准备就绪后才动手,可一个意外事件打乱了他的部署,促使他在仓促之下举兵。

  这个意外事件是贾充的到来。贾充是贾逵之子,同时也是西晋开国功臣,可在后世声名一向不佳,不仅因为他主使刺杀了高贵乡公曹髦,还因为他有一个善妒且唯恐天下不乱的女儿贾南风,生生断送了西晋的天下。按下后事不说,此时的贾充身为大都督府长史,早就卖身投靠了司马昭。他见到魏国四境的方面大员各按强兵,唯恐他们不服,于是建议司马昭派遣人员分巡四方,观察这些征、镇将军的动向。镇南将军王基、安东将军陈骞、征西将军陈泰、镇西将军邓艾对中央命令都执行得甚为坚决,司马昭并不担心,只有诸葛诞既有声名又有强兵,颇让司马昭忌惮。于是司马昭委派贾充作为特任使者前往寿春。

  贾充到寿春后,和诸葛诞论说起了时事。贾充故意将话挑明:“洛阳的诸位大贤,都愿意再行禅代,您以为如何?”诸葛诞厉声说:“你不是豫州刺史贾逵的儿子吗?你家世代受大魏的恩泽,怎么能看着社稷沦到他人之手!”并且还旗帜鲜明地表态:“如果洛中真有什么事,我将为此赴死。”站在诸葛诞的角度讲,其实他的这番话正处在一个道德悖论之中。他如果不表明态度,含糊其辞的话,或许可以拖延时间,但却有损于自己名士的头衔,魏晋时的士人,对声名顾得极紧,且将其看得高于生命(后来的阮籍、嵇康也皆类此),诸葛诞自然不愿让贾充抓住把柄,于是义正词严的指责贾充背叛魏国。贾充当时无话可说,回去后却添油加醋地转告司马昭:“诸葛诞在扬州得士众心,现在召他入洛,他肯定不来,但是反叛迅速祸患较小;如果不召,则反叛虽会延迟但祸患较大,不如召他回来。”司马昭听从了贾充的建议,于公历5月24日下令让诸葛诞还京,且以司空的虚衔予以羁縻。诸葛诞哪肯回到洛阳任人宰割,索性举起反叛大旗。

  日期:2015-12-26 17:47:17
  38
  诸葛诞的这次举兵,是淮南三叛中的第三叛。不同于王凌和毌丘俭,诸葛诞广有声名又善抚众心,所以拥护他的人很多,他将淮河两岸屯田的士兵全部聚合,得到十多万兵卒,又纠合扬州新附胜兵四五万人,这样他手头实际拥有的兵员应在十六七万左右。此外他还储备了足够这些人吃一年的粮食,暂时不用担心食物来源问题。为了确保成功,他还命征东将军府长史吴纲作为特派代表,带着自己的小儿子诸葛靓和诸牙门将的子弟到吴国为人质,换取吴国方面的支持。

  吴纲到了吴国后,孙綝十分高兴,不仅封诸葛诞为左都护,假节、大司徒、骠骑将军、青州牧,封寿春侯,还派出了两路援兵,一路由全琮之子全怿领衔,带同全端、唐咨、王祚、文钦等多员将领直奔寿春援救诸葛诞,这一路有三万人;另一路由镇南将军朱异统领三万人进屯安丰,为文钦等人的外势。孙綝本人则紧急动员国内军队,做上述两路军队的后援。因此诸葛诞起兵,一开始就轰轰烈烈,声势造得极大。由于诸葛诞怀疑扬州刺史乐綝(乐进子)向上面说了自己的坏话,所以首先把他抓来杀掉,让他做了第一个倒霉鬼。

  司马昭在听到诸葛诞异动的消息后也迅速动员全国军队,拼凑了二十六万军队杀向淮南,并裹挟皇帝和太后一同随行。这样交战双方的总兵力已接近五十万人,是不折不扣的三国规模最大的会战。不妨拿几次决定性会战的兵力作一对比:官渡之战袁绍兵力十万人,曹操三万人左右,总数十三万人;赤壁之战曹操二十余万人,孙权三万,刘备和刘琦共有兵一万余人,总数不超过三十万;夷陵之战孙刘两方兵力均在六万人左右,总数十万出头,对比之下即可知此次战役规模之大。

  公历7月23日,魏国皇帝曹髦的车驾到达项城,司马昭的大营位置稍前,此时已进驻丘头(今河南沈丘东南)。针对诸葛诞据守坚城,作持久打算的计划,司马昭命令镇南将军王基代理镇东将军,并都督扬、豫诸军事,和安东将军陈骞一起引兵围困寿春。王基的动作稍慢于吴军,他到达城下尚未完全合围,全怿和文钦等人因山乘险,从城东北突入城中。这样城中除了诸葛诞的十多万兵马,又添了三万吴军,双方协力守城。司马昭知道如果硬攻损失一定很大,于是发布命令给王基让他坚壁敛军。王基初时屡次请求进击,司马昭并未同意。正好这时吴国镇南将军朱异也率三万人抵达安丰,司马昭于是命王基所部改屯北山以拒朱异。王基对手下诸将说:“今围垒转固,兵马向集,但当精修守备以待越逸,而更移兵守险,使得放纵,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王基的观点是所部既然已经部署停当就不应轻动,否则防御圈出现空隙让诸葛诞大军在淮南纵横,那就不是轻易能平叛得了的。王基并上疏向司马昭阐述“不动如山”的重要性,司马昭最终同意了这个计划,并派遣奋武将军监青州诸军事石苞督率兖州刺史州泰、青州刺史胡质简选精锐为游军,专门针对朱异进行防守。而王基和陈骞等人利用这段时间对寿春四面合围,内外布置了双重防御体系,沟堑和壁垒都十分森严。文钦等人见城外大起土石,便数次引兵破坏。王基对此早有防范,文钦未能得手。

  而在外围之战中,州泰在阳渊(今安徽寿县与霍邱之间)击破朱异。朱异败走之时,州泰在后面追击,又杀伤了两千人,朱异睹势不利,本身对此次作战又不愿尽力,于是率领部曲退回吴国。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