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余晖 蜀汉帝国的最后十年》
第18节

作者: 陟云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公历10月19日,孙峻病逝,孙綝被吴主孙亮加封为侍中、武卫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因主战的孙峻已去,于是命令吕据等人退还。吕据是东吴的高族,听说孙綝从一个偏将军骤然擢升为主持国家大事的权臣,登时火冒三丈。他仗着手中有兵,于是和手下的将领联名 向朝廷上表,要求以滕胤为丞相辅政。滕胤和吕据关系莫逆,两者又同娶夏口督孙壹之妹,用现在的话说叫连襟,因此吕据盼着滕胤能够上位。孙綝听说这个消息后,因10月21日老寿星大司马吕岱去世,将滕胤改任大司马,并派遣他去武昌镇守,想将滕胤彻底排挤出权力中心。滕胤当然不愿意就此被逐出朝,正在为难之际,他接到了吕据派人送来的密信。吕据说他已引兵回军,要和滕胤联手废掉孙綝。滕胤因诸葛恪被杀一事对孙家兄弟早有不满,因此一拍即合。吴国一场动乱就此拉开帷幕。

  孙綝听说吕据兴师问罪,派遣自己的堂兄孙宪率兵到江都抵御吕据,并以吴帝孙亮的口吻命令仍在吕据军中的文钦、刘纂、唐咨一起攻打吕据。孙宪和孙峻、孙綝都是堂兄弟,当年曾参与诛杀诸葛恪,因此被孙峻倚为左右手,此时官拜右将军、无难督,平九官事,真正是“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孙宪接到命令后没二话即出师北向。为了分化吕据和滕胤的攻守同盟,孙綝又命令侍中左将军华融、中书丞丁晏催促滕胤尽快去武昌上任。

  滕胤见这两人咄咄逼人,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将这两人扣在自己帐下,又令典军杨崇、将军孙咨声言孙綝反叛,迫使华融和丁晏向孙綝寄书质问。孙綝势如骑虎,怎肯轻易罢休,华融的书信他不加理会,上表直言滕胤作乱。孙綝还对将军刘丞说,滕胤犯上作乱,只要你参与平乱我就给你封爵。刘丞听后即率兵围攻滕胤。滕家虽有一定的部曲,但人数远远不够,华融作为左将军,手中倒是有兵。滕胤于是令华融写伪诏发兵。华融没有听从,滕胤将他和丁晏一起诛杀。

  当时摆在滕胤面前的有这样几种选择:一是干脆进宫劫持孙亮在手,不怕孙綝以皇帝的名义继续发号司令,但这样有挟上之实,日后孙亮当国后肯定会秋后算账;二是像他的部曲建议的那样,率领军队到苍龙门与孙綝对峙,滕胤毕竟在宦海打拼多年,声望远高于孙綝,只要振臂一呼,孙綝的部众很可能瞬间倒戈;第三种是放弃在建康城的观望,直接带兵去找吕据,两人合兵一处来与孙綝一分高下;最后一种就是稳坐原地,以全力与孙綝周旋,等待吕据的救兵。滕胤选择的就是这最后一种,并且他告诉部曲,吕据马上就要到了,你们可以安心。众人见滕胤谈笑如常,且认为吕据大军一到孙綝只有授首,所以在初起阶段无人背叛。可惜从半夜直到破晓,吕据一直没来,刘丞却带着军队杀到了。滕胤部众太少,孙綝大杀一阵,并趁机夷灭了滕胤三族。

  孙綝趁此机会成为头号辅政大臣,因孙亮年才十四岁,所以孙綝成为吴国的当家人。滕胤敢于藐视孙綝,孙綝免不了向他头上大泼污水,还在11月10日举行了带有庆贺意味的大赦,并改年号为太平。滕胤一去吕据势孤,文钦等人又站在孙綝一方,可谓已毫无胜算。有人劝说吕据投奔魏国,吕据说:“我耻为叛臣。”于是自杀。
  要说孙峻当权时虽然也没办过什么正事 ,但对大臣们面子上还过得去,孙綝可就不同,在他当权的第一个月里,他就和曾经帮过自己大忙的堂兄孙宪吵翻了脸。在孙峻时代,因为孙宪曾经参与诛杀诸葛恪,所以孙峻不仅委任他为右将军,而且基本上是有求必应,孙宪对此深表满意。然而孙綝对他就吝啬得多,孙宪不禁大怒,于是和将军王惇密谋杀掉孙綝。结果事情败露,孙綝杀掉王惇,孙宪被逼服毒自杀。

  吕据和滕胤被杀后,余音一直持续到次年六月才宣告结束。因孙壹是吕、滕二人的大舅哥,所以孙綝命令镇南将军朱异进讨孙壹。孙壹处理事情比吕据灵活得多,他听说朱异已从虎林进兵至武昌,便举家投奔魏国。魏国人正想用一位敌对势力的高级官员来宣传王化,吸引吴、汉两国的高级官员继续投奔,于是对孙壹甚为礼遇,不仅拜他为车骑将军、交州牧,还封吴侯,并开府辟召,享有仪同三司的特权。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